分享

福鼎黄姓源流

 温州黄建东 2016-11-18
黄 坚 定
黄姓已知最早迁入福鼎者,为唐代进士黄诜。据《福鼎县志》(清嘉庆版)载:“黄诜,字仁泽,唐乾宁二年乙卯(895年)登拔萃科(赵观文榜)。《三山志》载:璞之子,终左宣议郎节度巡察判官,始迁长溪白琳。有子二,长慕华,自白琳迁翁潭,官至水部员外郎。次慕风,自白琳迁侯官,官至给事。《中州志》载:自莆田迁长溪白琳。九世孙楫、楫之子沐之,沐之之裔宽。黄楫,字济川,诜九世孙十万子。封奉承郎严州教授,以通直郎老于家。宋乾道八年壬辰(1172年)黄定榜。黄沐之,字士澄,知丽水县。有传。庆元五年己未(1199年)曾从龙榜。黄宽,字洵饶。力学工文,耿介自重,能怡其亲。世乱避兵,归益贫。父母兄嫂四丧不能葬,以忧感卒,无后。袁天禄并其四丧葬之石坝,宣城贡师泰为志铭。所著有《四书附纂》、《时事直纪》。”从《福鼎县志》零星记载不难看出,黄诜自唐末迁居福鼎白琳,长子慕华一支即定居福鼎,传至十二世元代黄宽时无后。根据福鼎各乡镇黄氏宗谱记载,黄姓后裔徙居福鼎基本上处于明末清初这个历史阶段,而且先祖都是由北方入闽,由闽泉州分徙福建长溪(今霞浦),后徙浙江平阳(含今之苍南),尔后一部分才陆续徙居今福鼎。这一时期迁入福鼎的主要有泉州紫云派、莆阳岸公派、湖州推公与宁德鞠公派及虎丘敦公派,形成现在的福鼎黄姓族群。现福鼎黄氏遍布全市17个乡镇,5722户、25605人。本文介绍的福鼎黄氏派系以现时的福鼎市区域内黄氏为主。
㈠紫云黄氏
紫云黄氏始祖黄守恭(629—712),字国材,号一翁。远祖黄元方,河南光州固始人,任东晋晋安(治所今福州)郡守,后隐居侯官黄巷。隋末,裔孙黄崖,自侯官迁南安,卜居县治丰州东南郊(今属鲤城区),生守恭、守美。守恭公少习诗书,博通经史,蜚声士林,时称“郡儒”。初事货殖,后务农桑,辟桑园七里,种桑养蚕纺绸,富甲一方。为人倜傥尚义,乐善好施,救困扶危,人称“长者”。唐垂拱二年(686年),守恭因感桑莲肇瑞,遂舍宅建寺,建殿时曾有紫云覆地,因名紫云大殿。寺初称莲花道场,开元廿六年(738年)始称开元寺。守恭公元配李氏,生四子:曰经、曰纪、曰纲、曰纶;继配司马氏生子一,曰纬。守恭公舍宅建寺后,教子志在四方,各谋创业兴家。五子奉父命徙居“五安”:长子黄经居县北芦溪(今属南安县),次子黄纪居县东黄田(今属惠安县),三子黄纲居县西葛磐(今属安
溪县),四子黄纶居县南坑柄(今属同安县),五子黄纬居漳浦南诏(今属诏安县)。共以紫云为堂号。迄今海内外紫云黄氏族人数百万,共尊守恭公为“江夏紫云黄氏始祖”。
紫云黄姓合族字行:先人贻礼则,奕世种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行达明新学,修崇德性坚;安份跻仁寿,谦光乐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后贤;以斯善继述,振绳亿万年。
根据福鼎市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的调查摸底,福鼎的紫云黄氏仅见经、纪、纲、纶四房的后裔,未见五房纬公后裔传人。现将四房支派分述如下。
一、南安紫云派。开基始祖为守恭公长子黄经。黄经讳刚裕,字介夫,号逸庵。奔徙南安芦里隍山,又名黄山,为南安紫云黄氏始祖。蕃衍七世至黄春郎兄弟三人避难入吕洋,唯春郎有传,遂奉为吕洋一世祖。
现福鼎市南安紫云派系分支主要有6支,其分布地点略述如下:
⒈硖门乡柴路竹岚下、磻溪镇坑料、贯岭镇何坑黄氏。明神宗四十三年(1615年),泮溪公(紫云第二十七世,紫云派系均以守恭公为一世推算,下同。)由南安吕洋徙居浙江平阳。三十世孙阳廷公迁居福鼎贯岭河坑、三十四世孙永豪公迁居福鼎磻溪坑料。
⒉店下镇小鳌洋、前岐镇下屿黄氏。紫云三十世孙友龙公,明天启甲子年(1624年)由福建泉州晋江南门开元寺徙居浙江平阳北港四十都北山内岙倪庄。三十五世孙宏侯公,字敦钦,移居福鼎四都店林西桥头,为福鼎始迁祖。其弟宏建公,字敦坐,移居福鼎店下小鳌洋,为小鳌洋始祖。三十四世孙文有公移居前岐下屿,为下屿始祖。
⒊沙埕镇后港黄氏。紫云三十四世孙孟章公,由兴化莆田县徙居福鼎沙埕后港。
⒋桐山街道四角井黄氏。紫云二十八世孙大时公,由莆田合浦连江里巷西境新义社迁鼎。
⒌桐城街道延达路黄氏。紫云二十七世孙员山公,原籍泉州南安十五都崩山井门,其五子瑞泉公迁居桐山甲场里。
⒍前岐镇小岳凤冠尾、塘头底黄氏。迁鼎一世祖为紫云二十八世孙玉胡公。
现福鼎南安紫云派系共有337户1517人。
二、惠安紫云派。开基始祖为守恭公次子黄纪。黄纪(658~?),名克纪、廷纪、明公、角廉,字道夫,号散湖,于垂拱三年(687年)徙居先祖黄道隆住过的县东黄田里(今属惠安张坂镇后边村),又称锦田,遂为惠安紫云始祖。查阅福鼎黄氏族谱,惠安紫云派系最早外迁其后裔迁居福鼎的,是紫云第七世黄晟公。晟公因闽乱弃官不仕,迁居长溪赤岸(今霞浦)。后徙居浙江平阳三十七都松山(今苍南桥墩镇),又因山寇扰害,率长子黄孝转迁江南龟山。现福鼎市惠安紫云派系分支主要有9支,其分布地点是:
⒈沙埕镇内岙黄氏。紫云二十六世孙荣德公,于明万历年间徙居浙江平阳十一都河西岸。三十六世孙克传公迁居福鼎沙埕。
⒉点头镇点头街、前岐镇岐阳街黄氏。紫云二十五世孙奕三公,于明季间徙居西堡,后迁苍南渎浦斗门头,三十二世孙文长公为点头、前岐始迁祖。
⒊硖门乡斗门头黄氏。紫云二十七世孙道荣公,生子三:文谷、文海、文秀,分松、竹、梅三房,三子文秀公(梅房)为硖门斗门头始祖。
⒋秦屿镇太姥洋岭头、沙埕镇后岙、前岐镇三条河黄氏。紫云廿九世孙王可公徙居浙江平阳灵溪河口(今苍南),其后裔方恩公(三十一世)为太姥洋岭头、沙埕后岙和前岐三条河黄氏始祖。
⒌点头镇海屿黄氏。迁鼎始祖为兴公(生卒失考),原籍兴化府莆田县下沙。
⒍白琳镇翁江小溪黄氏。紫云廿九世孙荣祖公,由闽南徙居福鼎白琳翁江小溪立业。昭穆为:荣世大文伯兆观有宗永士智克昌光上国。
⒎贯岭镇透埕黄氏。紫云三十二世孙文远公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徙居贯岭透埕,为透埕始迁祖。
⒏佳阳乡蕉宕虎坑黄氏。紫云二十五世孙奕二公由苍南龟山转徙十二岱,其后裔弘道公(三十四世)为蕉宕虎坑始迁祖。三十五世(虎坑一世)起辈序为:正大光明、开国成家、可传永寿,以绍祖泽。
⒐店下镇牛鼻岗黄氏。始迁祖为紫云三十世孙士登公。
现福鼎惠安紫云派系共有437户、1965人。
三、安溪紫云派。开基始祖为守恭公三子黄纲。黄纲(661~737),又名克纲,字善感,号幽轩。垂拱元年(685年),因军功封车骑将军之职,旋辞退。垂拱二年,奉父命分居小溪葛磐(今安溪凤城)。公怀宏志,带领子孙家人,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历尽艰辛、辟地千顷、兴修水利、种谷植棉,为开发闽越古地,置县清溪,做出重大贡献。公传播中原文化,布公施教,为人慷慨,济贫扶危,行善积德,原住民感戴地尊纲公为黄长者,称葛磐公。公原配夫人柯氏,生有五子:克肩、克復、克俊(隽)、克心、克明,兄弟分为:和、平、昭、穆、序五房。公次配夫人王氏,生子良谋。又配夫人吴氏,生三子:圣明、圣珠、圣宝。纲公于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十月二十一日仙逝,与王氏、吴氏二妣合葬于安溪县城东门外凤山之麓尾塘岭下,穴形号“猛虎渡口”,俗称“凤山墓”,1995年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纲公分居安溪历经1320年,后裔分衍于闽、浙、赣、台、粤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并远播于欧、美、澳各洲,瓜瓞绵长,人才辈出,衍传四十余世。但葛磐历遭水患兵燹之灾,谱谍散失,年湮代久,世系难稽,且福鼎安溪紫云支系繁多,据福鼎市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初步调查,福鼎安溪纲公派支系共有82个之多。限于篇幅,在此仅将支系分布居住地点记述如下:
店下镇:溪美老虎洋、马坑垅、溪美富老洋、溪美、下岚亭清溪、西洋顶、尼姑岭、彭家洋、坑门、巽城、西坑门、小巽瓦窑、贡洋。
沙埕镇:后港、小白露、沙埕街道、南镇、水岙、吴家山西洋顶、水岙城仔内、虎头鼻、岙腰。
秦屿镇:东加埕、水村、水井头。
龙安开发区:金竹湾。
前岐镇:岐阳街、大兰、小岳坑口、龟岭、朱主墓、井头、西宅、江湾、照兰、照兰坪山。
管阳镇:洋头、沈青。
白琳镇:藤屿、柘姑洋、旺兴头南派早田。
佳阳乡:罗唇岩坑、蕉宕九龙井、燕丘、蕉宕东巷、三丘田三条岗。
点头镇:龙田朱家坪、山柘大杉岚、碗窑、官仓七斗坡、汉山大岗。
硖门乡:西垄里、永家垅、硖门街、瑞云大乾、庙后、渔井、翁家洋。
贯岭镇:北山下、蕉潭洋、军营岭边、溪底九斗、溪底三罗、上坪园、静关。
桐山街道:王厝巷、路边亭、北门、溪西桥、小西关。
桐城街道:北山下、柯岭、山门底后垅、岩前三门口、塘底、南湾、沙垅。
山前街道:山前、马井、梅溪、腾埠(兰田)
叠石乡:苏家山、长岗岭。
白琳镇:后岐。
现福鼎安溪紫云派系共有3393户15129人。
四、同安紫云派。开基始祖为守恭公四子黄纶。黄纶(669~755),又名肇纶,字彬夫。垂拱二年,守恭公舍宅建寺后,从匡护禅师言,纶公迁入县南坑柄(今同安金柄),遂为同安紫云始祖。现福鼎市同安紫云派系分支有16支,其分布地点如下:
⒈桐北镇边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二十九世孙玉芳公。
⒉点头马洋后岚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二世孙一章公。
⒊贯岭张家山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二世孙一环公。
⒋桐城岐头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三世孙茂珍公。
⒌点头后井小横溪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三世孙祥秉公,系良肃公支系。
⒍硖门文渡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二世孙一米公,系良肃公支系。
⒎山前梅溪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二十八世孙丰以公,系良肃公支系。
⒏点头观音寺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二十八世孙丰成公,系良肃公支系。
⒐点头马洋头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二世孙一生公,系良肃公支系。
⒑硖门老虎岗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二世孙一名公。
⒒山前百胜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二世孙一温公(启范公长子)、一标公(启范公五子)、一举公,均系良肃公支系。
⒓点头江美垅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二世孙一瑞公。
⒔山前兰田蚶亭、点头隔门仔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二世孙一裕公,系良肃公支系。
⒕白琳坑内、点头承天黄氏。肇基祖为紫云三十二世孙一鸾公,系良肃公支系。
现福鼎市同安紫云派系共有841户、3784人。
㈡莆阳黄氏
莆阳即莆田别称。莆阳黄氏始祖黄岸(674~756),字宗极,祖籍侯官(今闽侯),后迁莆田县延寿里黄巷(今涵江区涵江乡黄霞村)。公孝弟纯笃,尤刻志学问,少俊逸,能文章,长于叙事,擢才德兼全科,初居史馆,唐玄宗年间,知者荐为桂州剌史。岸公力倡法治,禁暴缉奸,民风逐渐开化。在任三年后,因触怒皇帝的近侍和权贵,上疏托病乞归故里。岸公从南越乘船由海路北归,中途风浪大作,船只随风飘流到莆田福唐山(今莆田涵江区黄霞村)东的延福山。因喜欢延福山的胜景,遂定居于此,成为黄氏入莆始祖。此处因而名为黄巷。及卒,朝廷哀之,下制秩其官,为金紫光禄大夫,封开国公,谥忠义。子谣、典、乐,子孙繁衍成前黄(又分东黄、溪两支)、后黄三支脉,派下裔孙英才辈出。
据福鼎市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调查,目前福鼎莆阳黄氏仅有一个支系,即硖门乡柏洋阮家岗黄氏。其肇基祖为三十二世孙先交公(德秀公次子),原名圣交,讳维信,于清乾隆庚辰年(1760年)自兴化石厝(今福清市界下乡祥厝自然村)徙居福鼎硖门柏洋阮家岗,现繁衍有20户、95人。
㈢闽清虎丘黄氏
闽清虎丘黄氏始祖黄敦(854~911),字庆举,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与父亲黄霸等随王审知入闽。父卒后,谢绝王审知为其封官授职,于唐乾宁五年(898年)向王审知请求寻觅发展之地而迁居闽清梅溪村。他在那里兴创庐舍,垦辟田亩,种花果,使之成为“清居乐道”的富饶村落。配江南陈氏,生六男,曰:宗、礼、凝、勃、启、余,后子孙繁衍,因称“六叶”。敦公卒后,墓葬梅溪村凤栖山上长松坞下,世称“虎丘墓”,虽已越千余年,仍完好保存。
敦公后裔十二世孙富年公(何房支系待考),以文章自任,周游四方,晚年至浙江温州,教读于邑,笃师弟子,遂为家焉,为浙江平阳之始祖。十六世孙第庆公,字应祥,携子琏由平阳迁徙乐清八都蟾屿里前尚家垟。二十四世孙让裔公由乐清转徙平阳金乡石坪青山(今苍南),厥后子孙繁衍,分居坎头黄头涂等处。至二十九世,嗣麟公(父嘉珍公)于石坪青山迁徙福鼎二十都罗唇村宫口(今佳阳罗唇),为罗唇宫口始迁祖,现已传至三十五世;嗣辉公(父廷凤,二房)于石坪青山迁徙福鼎白琳楩树岔(勤俭),为楩树岔肇基祖。
现福鼎虎丘敦公系共有52户、234人。
㈣黄隆公派系
黄隆,号硝山,河南光州固始县人。隋文帝时,官西都留守、左班大学士,行十六,谥忠武。娶吴、林、陈、石、方、周、孟七夫人,生二十一子。时隋炀帝荒淫无道,贪逸暴政,造龙舟下扬州看琼花,工程浩大,百姓受残。隆公进宫面谏,炀帝不听,把隆公拘禁天牢。隆公自料必死,在牢中嘱咐诸子:“帝非明君,吾当尽职,尔等兄弟,应遣散他乡,以免后患无穷。”不久,隆公于隋大业九年(613年)九月初九日遇害。
是年,隆公诸子遵父嘱分逃他乡:长子黄淑,夫人朱氏,居光州;次子黄封,夫人吴氏,居武昌;三次黄通,夫人宋氏,居泰定;四子黄荣,夫人项氏,居松江;五子黄耸,夫人于氏,居庐陵;六子黄魁,夫人邱氏,居丹阳;七子黄开,夫人伍氏,居温州;八子黄推,夫人林氏,居湖州;九子黄槐,夫人武氏,居江西;十子黄鞠,夫人葛氏,居宁德;十一子黄松,夫人孔氏,居北燕;十二子黄震,夫人孙氏,居武平;十三子黄荫,夫人平氏,居永平;十四子黄平,夫人米氏,居汝州;十五子黄坚,夫人于氏,居蒲州;十六子黄挺,夫人沈氏,居南建州;十七子黄侗,夫人石氏,居阳城;十八子黄尧,夫人武氏,居荆州;十九子黄嵩,夫人朱氏,居杭州;二十子黄威,夫人李氏,居南昌;二十一子黄庞,夫人于氏,居西安。
从此,同根同源二十一子,分枝散叶大江南北,择地立业,“光州衍派”,遍布神州。
据福鼎市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调查,现福鼎隆公派系共有三支,即八子推公支系,十子鞠公支系和二十子威公支系。
一、黄推公支系。黄推公,隆公八子,生平佚。徙居浙江省湖州,为福鼎市、柘荣县两分支始祖。公娶林氏,生子章。章公生三子:让能、维贤、宗哲。让能公生子聪。聪公生三子:恬、穆、保义。保义公生四子:瑶、琰、瑁、玳。瑁公生子三:定、从、足。定公生子甫。甫公生二子:宇、宙。宇公官唐行军教授,由湖州入闽,居长溪县赤岸(今霞浦后港),为入闽始祖(一世)。传到八世明道公生二子:璨(迁宁德)、琏。琏公生四子:慕芹、慕薰、华、葑。慕芹公行十五,娶太姥山林氏,名王娘,生四子:讥、识、訢(欣)、恢。慕芹公于南宋绍兴年间由长溪赤岸迁居秦屿,与溢溪卓姓同时徙居于此。当时地广人稀,两族最大,有民谣云:太姥山东黄慕芹,太姥山西卓景伦,至今犹传诵之。公长子讥,行十四,徙迁浙江平阳三石桥;次子识,行十六,迁平阳昆阳高黎;三子訢,行十七,迁长溪点头王孙;四子恢,行十九,迁长溪大筼筜(今福鼎店下镇筼筜村),为福鼎市店下镇筼筜村、秦屿镇屯头村开基始祖。恢公自迁大筼筜后,因居家地处海边,屡遭倭寇、海盗劫掠,谱谍几尽散佚,因此后世族谱出现断代,未知几传。乃至恒公,恒公生缘,缘生聪,聪生耿,耿生子三:谦、让、谧,分为福、禄、寿三房。明嘉靖间,耿公及长子谦卒,让、谧二兄弟始由大筼筜迁秦屿屯头开基立业。自明嘉靖甲辰年(1544年)衍传至今,已历二十五世,人口达390户、1751人,其中秦屿镇屯头村220户、988人,斗门头村50户、226人,店下镇筼筜村81户、381人,甘家岐马仙宫8户、18人,沙埕镇后港村31户、138人。
慕芹公次弟慕薰公,行二十六,迁宁德霍童招提里,娶柳氏,生四子:夸、谈、词、论。谈公生子三:尚珠、后珠、成珠,传福鼎沙埕后港村一脉。三弟华公,行三十一,迁居白琳翁潭,后裔未详。四弟葑公,行三十二,迁宁德坡村,因年代久远,已失去联系。
宇公之弟宙公,时随宇公一同入闽,居长溪赤岸。娶夫人徐氏,生子普。普生原,原公生子三:詹、蘅、鈜。次子蘅公由长溪赤岸徙居白岩(今福鼎白琳镇白岩村)。至六世孙虎公,于元文宗天历年(1328年)由白岩徙迁柘荣前山,为柘荣前山肇基始祖。虎公十四传至玉禹公,于清乾隆癸酉年(1753年)徙迁福鼎管阳葫芦门小坝村,为小坝村始迁祖。至今已衍传八世,人口894户、2422人(其中柘荣前山800户、2000人)。
二、黄鞠公支系。黄鞠公,隆公第十子。隋大业九年,公遵父嘱,携眷举家入闽,后定居于宁德霍童石桥村,为石桥黄氏开山始祖。经一千三百多年的繁衍生息,鞠公一脉兴旺发达,人才辈出,瓜瓞绵绵,子孙后裔播迁于宁德蕉城、福安、周宁、霞浦、福鼎、屏南、政和、建阳等县(市),省外及国外亦有鞠公后裔的足迹。鞠公支系迁鼎一世祖是七使公,宋时官节度使,娶夫人何氏,生二子:三投、五投。三投公生五子:祖德、祖进、祖盛、祖豪、祖达。至清乾隆年间,七使公第十二世孙廷菊公,由宁德霍童石桥徙迁福鼎市磻溪赤溪村排头,为迁鼎肇基祖。现赤溪排头鞠公后裔已衍传29户、131人。
三、黄威公支系。黄威公,隆公第二十子。隆公遇难后,徙迁江西南昌。娶李氏,生子三:郇、邭、邵。邵公生守礼、守城。守礼公娶王氏,生子三:节、简、竿。简公生二子:允、兑。兑公娶王氏,生二子:元元、亢天。元元公五传至朝昪公。生二子:翰畅、翰候。翰畅公,字国裕,行戚九,官谏议大夫。娶夫人朱氏,生子三:玄一、玄二、玄三。时宋室南迁,翰畅公因直言指斥权奸,遭贬武夷。玄一公传孙璜八,由武夷出谷,迁于阳溪(今煖溪)。璜八公三传到万九公,生子二:元二、元三。元二公徙迁寿宁县芹洋;元三公五传至厚五公迁平溪上春。玄二公第二十一世孙道瑞公,字麟生,于清顺治年间,由寿宁芹洋迁居福宁州长溪县二十都王宫头枫树下(今福鼎白琳镇旺兴头村),乾隆四年福鼎置县,属福鼎县十五都下堡,为福鼎市白琳旺兴头始迁祖,衍传文、行、忠、信四房。
翰候公,朝昪公次子。娶丁氏,生子二:启星、启云。启星公生子二:文琰、文理。文理公二传至承显公,分迁福宁州大宁,至二十四世孙兆四公,迁霞浦蒲洋。二十九世孙圣仓公分迁福鼎磻溪坪后与白琳旺兴头。清乾隆年间,圣仓公族侄迁居福鼎点头洋中。现两地衍传37户、167人。
今福鼎隆公派系共有642户、2885人。
(根据福鼎市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供稿整理)
参考资料:《福建黄氏世谱·人物编》
《紫云黄氏安溪房宗史选编》
《苍南黄姓通志》
《晋江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