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小钢:歌剧《战争与和平》磅礴大气

 KVic 2016-11-18

  歌剧《战争与和平》

01

来自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的歌剧《战争与和平》演出海报

  

22

  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鲜见于世界舞台,除了在俄罗斯,也就在英国考文特花园、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几个少数驰名歌剧扮演核心演过以外,基本没辞世界其余各地演出过。主要缘由是超大规模与估算惊人。在新落成的哈尔滨大剧院,由马林斯基剧院带来的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给中国听众带来的世界级歌剧制造,令人惊喜。

3

  歌剧原作出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巨著。音乐由普罗科菲耶夫以十余年时间倾力实现。该剧放弃原作的巨大规模和浓烈的俄罗斯格调,共二幕十三场,场面壮观,人物单一,故事件节简单,舞台扮演切实,听觉、视觉及感情冲击剧烈。

4

每张剧照,都感触导演的舞台美术及灯光设计磅礴大气

  普罗科菲耶夫终身共写了十三部歌剧,其中《三桔子的爱》(1919年)最有名,上演次数也最多。根据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写成的此剧,从1941年不时写到1953年逝世之前,前后一共化了十二年的时间才实现,是普罗科菲耶夫最后的醉生梦死之作。 

66

外型异军突起的哈尔滨大剧院

  普罗科菲耶夫渡过十七年流亡生存后,1935年回到祖国,他想跟据“苏维埃题材”来写歌剧,为此化了多年时间搜集剧本,最后定了托尔斯泰的不朽名作,末尾尝试“能充散施展人造韵律的俄语歌剧”。经再三修正,实现忠于原著以宏伟的历史画面为背景,讴歌和平的超大型歌剧。 

6

 第一幕《和平》场面

  普罗科菲耶夫利用朗诵调与合唱来施展俄语的音乐性,在与管弦乐与声乐的对比上,他做出很大让步。但他仍以为这是“我所最青睐的作品一”。音乐每场之间过渡人造,性格描写非常粗疏,主要动机安排利用奇妙,全体上放弃了完整一致。

7

第二幕场景

  歌剧由“指挥沙皇马林斯基之魂”瓦莱里·捷杰耶夫亲身执棒,马林斯基剧院全阵容倾情呈现《战争与和平》。 捷杰耶夫是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总监与院长。在执掌马林斯基剧院的27年中,捷杰耶夫成了“马林斯基之魂”,并仰仗其卓越的艺术造诣拥被称之为“指挥沙皇“。因为他和俄罗斯总统普金的密切关系,和对待某些人文事物及价值观的立场,2014年他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歌剧季演出揭幕大戏《奥涅金》时,曾受到颇具规模的抵抗。

8

  马林斯基剧院在哈尔滨的演出获得圆满胜利,哈尔滨观众积极捧场,票价如此之高仍售完。观众不似北京那么疯狂,鼓掌略微矜持,但持续很久。

9

  马林斯基当晚的演出演员同样杰出,齐全没有用硬反射。尤其主角男高音,这是俄罗斯学派之强项。二十年代夏利亚平曾在哈尔滨开过独唱音乐会,哈尔滨也有中国第一所音乐院'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杰捷耶夫饶有兴味地观赏了一些中俄文明交融的历史场合。

10

 第二幕《战争》场面

  《战争与和平》歌词方面虔诚活泼地施展了原作的言语美。从各方面看,它都是普罗科菲耶夫最低劣的杰作,同时也是俄语歌剧中最低劣的一部。

11

导演别具匠心设计的场面,歌词内容并未涉此细节

  全国各地来了不少观众。十月的哈尔滨冰冷寒彻,城市显得空阔但深意十足。文明能点亮一个城市的灵魂。

12

大剧院内饰均为木质,歌剧厅音效令人满意

  第二幕中,男客人公的死去一场,导演手法别出心裁,令人印象深入。不经意间,俄罗文雅明大国的派头俨然可见。 

1111

库图佐夫的戏,导的却非常好

  开场设计简洁令人不测,制造水品却极高。几个窗户及油画吊上去,奢华的室内装帧就有了,非常睿智,合乎赴外演出的升高老本要求。

13

  

14

揭幕时场景

 

15

 幕布设计,令人纳闷能否走进了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

16

第二幕场景:血与火

  

17

 女主角谢幕

 

18

捷杰耶夫谢幕

  

19

  更多精彩剧照

  摄影by 段超、Nina

0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10


011


012


013


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