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ncotarget领衔系列研究:情绪与肿瘤密切相关|【37】

 健康胶囊 2016-11-18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吴育锋

  人类抗击肿瘤已有一百多年,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相继问世,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新技术亦层出不穷。在一系列对肿瘤的密集打击中,一些科学家正提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防治方法:快乐!

  国内外有新证据发现:精神因素不只关乎情绪,还与神经调控、免疫系统、激素分泌,以及最终癌的发生及治疗有着微妙关联。

  基于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这种新认识,我们的团队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提示了肿瘤防治的新路径。


“快乐小鼠”的肿瘤变小甚至消失了

  癌症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话题。

  有种说法:1/3病人死于癌症发展的自然规律,比如90%死于癌的转移;1/3病人死于过度治疗,把人给摧毁了;1/3病人死于恐惧与高度忧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被吓死的”。前两点是现在肿瘤防治的难点与热点,最后一点是应该引起人们格外关注的。

  2010年《细胞》杂志刊登了一个外国实验室的发现。实验室人员把一群小鼠放在一个“丰富的生存环境”,即笼子里放有各种小鼠喜爱的玩具,每只笼子中的小鼠数多于8只,保证它们尽情地互动,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小鼠被称为“快乐小鼠”。

  我们的课题组研究人员发现,将“快乐小鼠”跟对照组小鼠比较,“快乐小鼠”的肿瘤变小了,证明了良性的精神刺激对肿瘤竟有抑制作用。实验涉及的肺癌、胰腺癌、黑色素瘤都有类似情况。

  其中,Lewis肺癌的抑瘤率为36.5% Panc02胰腺癌的抑瘤率为58.2%,黑色素瘤抑瘤率43.1%,并且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其抑瘤通过影响细胞的转运蛋白,增加了化疗药物在细胞中的蓄积,进而减少了化疗的疗效(Yufeng wu, et al. BiochemBiophys Res Commun. 2016 Apr 29;473(2):593-9)。


肿瘤治疗不能“只见肿瘤不见人”

  传统概念认为“癌是局部组织的自主性异常生长:肺癌就是肺的毛病,肝癌就是肝的毛病”。那是一个多世纪前的观点,当时的金科玉律,走到今天,要变了。

  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癌症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对患者整体的关注,已经成为如今肿瘤防治的焦点之一。遗憾的是,大家忙着翻炒国外的主流理念,真正的关键问题我们还远远没有解决。

  由我牵头开展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共入选了186IIIb期及IV期肺小细胞癌患者,患者化疗前进行抑郁自评(SDS量表),并跟踪患者生活质量(QoL量表)、化疗反应、化疗进展时间、生存时间等指标发现,年龄越大、肿瘤分期越晚、身体质量指数BMI越低的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

  对患者化疗副反应的跟踪发现,抑郁程度可影响患者化疗呕吐程度,更易引起骨髓抑制并延长了住院时间。更重要的是,严重的抑郁可导致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减少。

  深入的研究发现,在“抑郁患者”的下丘脑发现了“脑来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低表达,并且发现BDNF可以通过影响细胞转运蛋白进行干扰化疗的疗效(Yufeng wu, et al. Oncotarget. 2016 Oct 24. DOI:10.18632)。

“快乐”影响了患者的胆固醇代谢

  人体有两大系统性调控系统:中枢性调控系统和外周性调控系统。中枢性调控系统包括全身的激素系统(肾上腺、性腺、甲状腺、其它激素器官);自主神经系统,这里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控制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等。这好比身体内的“中央政府”。

  外周性调控系统存在于各种器官,肝、胰、消化道、肺、肾、皮肤、脂肪组织等。这好比身体内的“地方政府”。这外周调控系统,正是国外所忽视的。

  2014年,我在文章中提出:“良性精神刺激改变了癌细胞的代谢,通过影响机体的胆固醇代谢进而影响到了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Yufeng wu, et al. BiochemBiophys Res Commun. 2015 Feb 20;457(4):614-20)”。

  这些研究提示,器官水平也可能存在一套甚至多套代谢-激素-免疫的调控系统,肿瘤就是在这两个调控系统“失衡”时诞生,并形成一个属于自己微环境的调控系统,这个系统如同帐篷那样保护着肿瘤细胞。


总结

  目前的一系列研究,都在肿瘤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诠释了“快乐无价”这一理念。这一系列研究再次提示我们:肿瘤并非孤立的,包括情绪在内的多种因素都可触动肿瘤的扳机。此外,化学致癌、病毒、细菌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饮食方式,关系到癌的发生及治疗。上述研究再度提示了神经紧张与癌的关联,这也是近年来值得科学家特别关注及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吴育锋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2014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取得肿瘤学博士学位。就读博士期间,从事肿瘤免疫、耐药逆转、肿瘤神经体液调控等基础研究,涉及肿瘤发生发展机制、肿瘤基因治疗以及抗肿瘤免疫等多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肿瘤研究经验。后加入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精神行为与肿瘤”课题组,在顾健人院士和屠红教授的指导下,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对肿瘤发生发展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审核:罗素霞

编辑:王晓凡

编我这厢有礼了

期待您的关注与来稿

hnszlyyxck@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