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1-2-6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解析 由于是同一光电管,因而不论对哪种光,极限频率和逸出功都相同,对于甲、乙两种光,反向截止电压相同,因而频率相同,A项错误;丙光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较大,因而丙光的频率较高,波长较短,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故C、D均错,只有B项正确. 答案 B 2、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1-2-7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解析 金属的逸出功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A错;由Ekm=hν-hν0可知,Ekm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B错;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不会发生光电效应,不会逸出光电子,C错;由Ekm=hν-hν0可知图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D对. 答案 D 3、太阳能光电直接转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如图1-2-8所示是测定光电流的电路简图,光电管加正向电压. (1)说出电源和电流表的正、负极. (2)入射光应照射在________极上. (3)若电流表读数是10 μA,则每秒钟从光电管阴极发射出的光电子数至少是________个. 解析 (1)电源左边为正极,右边为负极,电流表是上边正极下边负极. (2)入射光应照射到阴极板上,即题图中的B极. (3)q=It=10×10-6×1 C=10-5 C, 而n= 答案 (1)电源左边为正极,右边为负极 电流表是上边正极下边负极 (2)B (3)6.25×1013 4、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得到Uc-ν图象如图1-2-9所示,根据图象求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c=________ Hz,普朗克常量h=________ J·s.(已知电子电荷量e=1.6×10-19 C) 解析 由题图线可知νc=5.0×1014 Hz,又eUc=hν-W0,所以Uc= k= h= 答案 5.0×1014 6.4×10-34 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_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解析 由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知,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 答案 6、如图1-2-10所示,当电键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1)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大小; (2)求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解析 设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阴极材料逸出功为W0,当反向电压达到U=0.60 V以后,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达不到阳极,因此eU=Ek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Ek=hν-W0 由以上两式得:Ek=0.6 eV,W0=1.9 eV. 答案 (1)0.6 eV (2)1.9 eV 7、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 解析 只有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子,其大小与光强有关,与光照时间长短无关,A、B错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知eUc=Ek=hν-W0(其中Uc为遏止电压,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0为逸出功,ν为入射光频率).C、D正确. 答案 CD 8、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 ![]() ![]()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解析 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必须使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X射线的频率大于紫外线的频率. 答案 B 9、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 解析 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hν=Ekm+W得: Ekm=hν-W,因此Ekm-ν图象的斜率为h,故D正确;Ekm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光强无关,B错;逸出功是由金属自身决定的,与ν无关,A错;当ν<ν0,无光电子逸出,C错. 答案 D 10、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 ![]() 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hν-W0,其中金属的逸出功W0=hν0,又由c=λν知W0= 答案 11、如图甲,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 V时,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_.图乙中,电压表读数为2 V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来的三倍,此时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是________. 解析 光子能量hν=2.5 eV的光照射阴极,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则能发生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hν= 对题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U′=2 V时,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Ek=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电压为2 V不变,则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不变,仍为2.6 eV 答案 0.6 eV 2.6 eV 2.6 eV 12、 (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 ![]() (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 解析 (1)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由-eU=- (2)减小 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 答案 (1)C (2)见解析 13、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针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________电(选填“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以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________红外线的频率(选填“大于”或“小于”). 解析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因锌板被紫外线照射后发生电效应射出电子而带正电,故橡胶棒的负电荷与锌板正电荷中和一部分后,验电器指针偏角变小,用红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偏角不变,说明锌板未发生光电效应,说明锌板的极限频率大于红外线的频率. 答案 正 大于 14、用功率P0=1 W的光源,照射离光源r=3 m处的某块金属的薄片,已知光源发出的是波长λ=663 nm的单色光,试计算: (1)1 s内打到金属板 1 m2面积上的光子数; (2)若取该金属原子半径r1=0.5×10-10m,则金属表面上每个原子平均需隔多少时间才能接收到一个光子? ![]() 15、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用某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在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反向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增大电压,直至电流计中电流恰为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称为反向遏止电压.根据反向遏止电压,可以计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现 ![]() ![]() ![]() (1)阴极K所 (2)用题目中所给条件表示普朗克常量h. 解 (1)由于阳极A和阴极K之间所加电压为反向电压,根据动能定理. -eU1=0-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其中W0=hν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