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威解读| 国家提倡“核心素养”,今后美术课得这样上

 jinjin1698 2016-11-18


 编者按 

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各个学科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该工作自2014年12月始,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预计将在2017年初颁布。此间,“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最为关键的概念,已渗透、融入到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全过程中,已成为预见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示灯”。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已经研制出来具有本学科特质的“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副主任段鹏解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和其引起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




作为一个学术词汇,“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这种“品格”和“能力”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而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种思维品质和行动能力。

中国教育界提出“核心素养”,是在广泛的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研究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在1997年就开始启动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提出了教育的“迪斯科”计划(DeSeCo)。




此后欧盟亦开始对其深入研究,并据此向成员国提出了教育与培训改革的参照框架。随后,美国、芬兰、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都跟进研究并发布了相关成果。尽管不同国家对核心素养的视角不同、切入点不同、研究成果不同,然其根本指向和所应对的问题是有其一致性的——均是为了应对业已到来的信息化社会、知识社会,及其由其所带来的快速而持续的社会变化、新的经济模式和职业形态、全球化对创新性人才的依赖等诸多挑战。

目前,世界上多数组织和国家所认同的、具有跨学科核心素养性质的是“4C”——4C’s,即合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创造(creativity)、批判性思维(creatical thinking)。


五环图解读核心素养


在此背景下,伴随中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我国教育部决定在各个学科推广“核心素养”,并据此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评定标准。目前,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在组长奚传绩教授、尹少淳教授的带领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周密思考和细致研讨,已经研制出来具有本学科特质的“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课标研制组组长尹少淳用“五环图”阐释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详细解释见文末


5大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美术后所要形成的基础素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图像的感受与认识能力,同时在“读图时代”学会选择、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运用美术表现能力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是前两个核心素养的衍生素养,目的在于使得高中生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体现较高的审美趣味,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可以说,5大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鲜明的美术学科的特色。其中,我们着眼于“视觉形象”这一美术学科的“立科之本”,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覆盖美术的基本活动方式——感知(观察、观赏)、理解(解读、阐释)、创造(表现)。

对此,课标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就形象地以“五环图”的方式进行了精妙解读——下面两环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体现了美术学科特有的“个性”;上面三环的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具有一些人文学科的“共性”,其他学科也会有所涉及(如历史学科中对社会文化理解、音乐学科中对美的欣赏和判断等)。然而,美术学科就其本源来看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与能力,是美术学科之所擅。


“核心素养”要求下

今后的美术课是这样的


美术学科5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普通学校美术课程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课程内容方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组织,设计了“美术鉴赏”和“美术表现”两大系列必修课程以及“选修”和“选修”课程。

其中“美术表现”课程中又分别下设“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和现代媒体艺术”六大模块。这些课程内容较之之前2003年版的高中课程标准来说更为凝练,各个模块在具体的“内容标准”“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标准”中均强化了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强调。




例如,在“现代媒体艺术”模块,其“学业质量水平三”就提出,经过相关内容的学习“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阐述(针对素养‘审美判断’);能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有关议题编写脚本,利用照相机、摄像机或计算机创作带有情节性的作品,并与同学交流、探讨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针对素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该如何开展美术课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中,探索如何推进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从宏观上来看,鉴于“核心素养”是指向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属性,因此其相应的教育行为应更为着眼于学习者“行为习惯”“思维品质”,而不是单纯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和美术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




具体论及对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美术实现从“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转变。

素养是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局限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讲授和练习,而应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进行课堂美术学习实践。教师的美术教学活动需要更多指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涉及美术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进一步增强美术学习的情境性。

由于素养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人性化的能力,其形成和发展需要诉诸真实的情境中。鉴于此,核心素养取向的美术教学,其学习内容需要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以给学生形成一种开放的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在“迁移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内容便有了“意义”和“价值”,也容易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强调“基于问题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问题探究能力。

美术学习中,仅有“情境”是不够的,如果美术教学不能在情境中让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其美术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强调“基于问题式的学习”,这可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任务”或“研究课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诉诸学生思维和行动的知识运用能力会有机会得到不断的锤炼,其学科核心素养亦会得到极大提升。

随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可以说,学校美术教育在此情境下面临着一个新的开始。值此也愿学校美术课程再出发,能够重新焕发教育的生命活力,真正为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贡献力量!


- 链接 -


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形式特征;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识别图像的类别;知道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选择、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形成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了解并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结合美术语言,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显示健康的审美趣味;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环境。


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养成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对物品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想,并通过草图、模型等予以呈现,与他人交流,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


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的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 


 | 段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副主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美术报官方微信
感谢有你一路同行
微信ID:meishub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