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论坛】?张兆麒先生谈黏劲

 tjboyue 2016-11-18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去上海拜访过张兆麒先生。张兆麒先生先后从师多人,都是名家,最后拜在孙振川先生的门下。张兆麒先生是一位隐修者,晚年打拳多在自家屋里,不喜欢与外界来往。很多孙氏拳老人都有这个特点,如胡俭珍、周仲英、牟八爷、驼五爷、何回子、章仲华等先生都是这样。

张兆麒先生晚年打拳以太极拳为主,有时也转转八卦拳。谈到太极拳,张兆麒先生讲太极拳在劲力上的特点就是黏随绵渗。他说孙振川先生的八卦拳也有这个劲,孙振川先生的八卦拳就是太极拳。

张兆麒先生讲:“黏劲有三种,第一种,我的手虽然只是搭在对方的手臂上,但我的劲于绵随之中能串住对手的重心,控制着对方的身体,使对方进不来又逃不掉。第二种,以神气黏住对手,我用手轻轻敷着对方的手臂,却使对方感觉他的内脏如被我揪住一般,使对方不敢动,完全听我的支配。第三种,以神意黏住对方,我的手不需要敷着对方身体,双方似挨未挨之际,对方已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唯有任我摆布。第一种黏劲各家太极拳都能练出来,后两种黏劲是孙氏太极拳独到的造诣,孙振川先生的八卦拳也练出了这种黏劲。他转掌时从你身边一过,即使没有碰到你,你就有被他控制的感觉。这样的功夫,后来碰不到了。”

另外杨世垣先生讲,何回子跟人推手,三个轮没走完,对方就受不了了,说劲入骨髓,疼痛难忍。

我认为这也是黏劲的作用,这大概就是张兆麒先生讲的黏随绵渗。

前面介绍张兆麒先生讲的三种黏劲,其作用性状不同,属于三种不同的劲力品性。

1992年在北体大的全国推手研讨会上,在讨论到太极拳八法时,孙剑云老师说我们家的拳也有八法,名字与各家的一样,但意思不同。随后与在座的几位名家搭手体会。当年《中华武术》杂志在介绍这次大会时称孙剑云老师的功夫叹为观止。其中与孙剑云老师搭手的一位名家下来后对白普山先生说:“孙老师的黏劲真是浑厚。”后来有人将这话转给孙剑云老师,孙剑云老师说:“我这点东西比我那些老师兄们差远了,我也就是给他们串上了劲而已。”

有位八卦掌名家比孙剑云老师年轻近20岁,且擅长技击,他与孙剑云老师搭手,未几,汗立下。他说真是浑身不得劲,进退不得。因此请求拜在孙剑云老师门下。如今总有人说,孙剑云老师是籍父兄之名,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功夫。其实要看跟谁比较。孙剑云老师若跟自己的父兄比,可以说没有功夫。但是如果跟现在这些太极拳名家比,那就不仅是有功夫,而且如当年《中华武术》杂志所评价的:其功夫“叹为观止”。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其黏劲都是在第一种黏劲里变化,只有运用巧妙上的区别,没有劲力品性上的不同。因为后两种黏劲不仅需要技巧,更是以深厚的内功修为为基础的,内功上修为没有到,出不来后两种黏劲。

什么是内功上的修为?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孙振川先生的神意劲、胡俭珍先生的绵渗劲都不仅仅是技巧,而是以内修造诣为基础的。

张兆麒先生讲:“练出黏随绵渗的功夫,就不怕跟人动手,无论他身强力大,来的多么猛快狠硬,只要心意松静,就能发挥黏随绵渗的功夫,应对起来游刃有余。”

我不懂推手,没有黏劲这种功夫。同辈中牟八爷、何回子等推手功夫高妙,如果活着都应该在百岁以上,想必早已不在世上了,且至今未见有何传人。

当代各派中,擅长推手者虽多,但其黏劲皆属于张兆麒先生所说的第一种黏劲,在劲力品性上并无稀罕之处。


我要练拳!去找大武术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