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牛弹琴,觅知音

 第一收藏 2016-11-18


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幅《对牛弹琴图》。此画构图十分奇特,上下分层,有多人题跋的诗句,而诗句占了大部分画面,只留下方清然淡雅的对牛弹琴图。且随音乐一起来体味这,知音难觅唯有对牛弹琴


清 石涛 立轴 纸本 墨笔 《对牛弹琴图》

纵132.5厘米 横53.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高士粗笔湿墨,神情静穆,手抚七弦,眼望着画外,自吟或自喻。玄牛墨染健硕,画中取背,抬头倾听,鼓掌或惊绝。


画中诗句:

古人一事真豪爽,未对琴牛先绝赏。

七弦未变共者谁,能使玄牛听鼓掌。

一弦一弄非丝竹,柳枝竹枝欸乃曲。

阳春白雪世所希,旧牯新犊羞称俗。

耸背藏头似不通,徵招角招非正宫。

有声欲说心中事,到底不爨此焦桐。

牛声一呼真妙解,牛角岂无书卷在。

世言不可污牛口,琴声如何动牛慨。

此时一扫不复弹,玄牛大笑有谁尔。

牛也不屑学人语,默默无闻大涤子。

 

石涛难遇知音,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他将牛作为倾诉的对象,化为能“鼓掌”能“夸赞”的知音。表达的却是一种卓然不群,遗世独立的反讽,这是何等的孤独落寞。



“对牛弹琴”本是出自一本宣扬佛教的《弘明集·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后人读之,嘲讽、讥笑的皆是公明仪。可公明仪为何非要对牛弹琴?实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在最孤独寂寞时候,知音是动物,是山川草木,是日月星辰,是世间万物。情感依托的知音其实便是自己心中的感悟。


伯牙鼓琴,一曲高山流水,钟子期心领神会,相成知音;

司马相如客居临邛,奏琴歌二章,卓文君为琴心所动,与之私奔。

而此等知音岂是说有就有?


每个人都注定是灵魂的独行者。多么崇高的感情,也不过是一颗独行的灵魂对另一颗独行的灵魂最深切的呼唤与回应。当你独自一人,当你难寻知音,当你孤独落寞时,静下心来,随着琴声,独自品味心灵的喜怒哀乐,释放那份自有的情意,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然是那最好的知音。




琴定我意、琴醉我心;琴破喧嚣、琴淡红尘


留恋昙花一现的辉煌 

忘却琴瑟勒弦的忧伤 

铭记刻骨铭心的过往 

恍然花落凋零的凄凉 


那是非在谁手上 

回望谁在声声唱 


为何时光总是压抑着胸膛

弹不出那流水般明亮

琴弦交错总弹拨流浪 

一时间 

一世间 

梦一场 


为何你的影像在梦中流淌 

水波纹弹拨不出的殇 

只是慌张总在梦中迷茫 

一只花 

一首歌 

感伤

感谢观看、评论、转发。

更多精彩请关注《第一收藏》微信公众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