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起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 秦昭王曾五跪求贤

 等待MYLOVE 2016-11-19

古今中外,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人才做为支撑,而如何招到合适的人才,不紧要有好的待遇,更要有足够的诚意才能打动贤才。当然,说起招贤纳才的诚意,我们不少人会很自然的想到“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刘备创业初期为了聘请诸葛亮做军师,三次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邀请诸葛亮出山而传为一段佳话。事实上,比起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历史上还有秦国的国君秦昭王为了招纳人才,他曾五次下跪来打动对方,显示了非凡的气度。

据《战国策》记载,秦昭王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后,秦昭王与其弟争位,最终成为了秦国国君。为了将国家发展壮大,他曾广招告于天下招贤纳才。后来,有人向他引荐范睢进行辅助,秦昭王听说后,急忙驱车前往,并五次跪求帮助治理国家。

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一国的国君呢,那么,这个贤才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他值得秦昭王跪求呢?这个让国君下跪的不是别人,而是范雎。范雎原本是魏国人,字叔,他熟知兵法又颇有远略。为了一展才华,他曾周游列国,希望周边的一些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而有所作为,但没有成功。后来,他回到魏国后,就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

比起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 秦昭王曾五跪求贤

有一次,范雎随须贾到齐国办事,可他们在齐国逗留了几个月也没有结果。可齐襄王却看中了范雎的才华,还派专人给他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等礼物。可范雎呢,身知自己是魏国的使者,所以他并不敢接受。不过,须贾知道后却大为恼怒,更心生嫉恨范雎。回到魏国后,须贾不但把没办成事的原因怪罪到范雎头上,还谣言说他出卖魏国利益换取黄金。魏国的宰相魏齐听后大怒,就命令左右近臣用板子、荆条抽打范雎,打得他胁折齿断。为了活命,范雎装死隐匿于厕所之中,后来,在郑安平的帮助下隐匿逃脱。逃出后不久,郑安平又通过自己的朋友找到秦国使者王稽,让他向秦昭王推荐了范雎。不过,由于范雎心存顾虑,一开始没敢轻易答应。于是,为了打动范雎,秦昭王五次下跪表露诚意。

比起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 秦昭王曾五跪求贤

对于这个秦昭王五跪求贤的故事,《战国策?秦策三》作了详细的记载: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意思是说,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不敢答应。秦昭王又一次下跪求教,可范睢显得仍欲言又止。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而这第三下跪,让范睢有些左右为难了,因为,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并且他自己还因为参与治理国家的建言而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言辞更加恳切,态度也显得更加的恭敬。范睢无奈之下,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深表理解,为了打消范睢的顾虑,他又一次诚恳下跪。而这五次的下跪,也让范睢感觉了眼前这位君王的诚意,于是,他把秦昭王搀扶起来,并答应辅佐他治理国家。

范睢到了秦国后,尽力地辅佐秦昭王成就霸业,不但巩固了对巴蜀的稳定,对秦以后的统一六国的战争也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同样,秦昭王五跪求贤的做法,显示了其非凡的纳贤气度,千百年来被人们所流传称赞。

比起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 秦昭王曾五跪求贤

作者:青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