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出炉 哪些岗位离职率最高?哪些岗位最抢手?哪些岗位挣钱最多?

 greatwallinsur 2016-11-19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发展高峰会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报告》通过对保险业组织架构与人员分布、员工结构、人才需求、员工流动、薪酬绩效、人力成本、培训与职业发展、企业文化、营销员调查等十个方面的调研、分析、汇总,立体展现了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和管理水平。


     《报告》显示,2015年,保险公司员工总体离职率为12.20%,其中,主动离职率最高的岗位分别是资产管理、非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客户服务、法律事务。整体来看,人身险公司员工的主动离职率显著高于财产险公司,尤其在某一岗位上二者相差近十几个百分点。如资产管理岗位,人身险公司的离职率高达19.28%,而财产险公司的离职率仅为5.92%。


图一:2015年保险公司主要专业序列员工主动离职率




《报告》指出,高学历人群与年轻员工是潜在的主动离职率趋高的人群从调研结果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在全体员工中占比仅为3.44%,但在主动离职员工中占比却达6.40%;25岁以下员工在全体员工中占比为22.22%,而在主动离职员工中占高达31.26%。


    《报告》指出,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亟需业务经验丰富、核保核赔、精算方面的专业人才。整体来看,保险公司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五个岗位分别是业务管理、核保核赔、销售、信息技术、精算。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对于业务管理、销售等岗位人才需求旺盛,很有可能是由于这些岗位的离职率太高引起的。而核保核赔、信息技术、精算岗位人才需求旺盛,一方面是因为行业竞争加剧,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培养周期较长。


《报告》显示,险企招聘员工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渠道,排名前五的依次是互联网新媒体、内部推荐、校园定向招聘、招聘广告(传统媒体)、猎头公司。近年来,保险公司在招聘渠道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互联网新媒体渠道在有效获取高质量人才中开始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其已经成为险企招聘员工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渠道。《报告》还指出,校园定向招聘、猎头公司、互联网新媒体招聘广告获取预期人才的效果最好。

 《报告》据显示,险企核心管理层(总公司班子成员)薪酬差异巨大,25分位值、50分位值、75分位值的个人总薪酬分别为58万元、97.73万元、147.23万元。调研显示,险企高管且仍以固定基本薪酬为主,浮动绩效占比仅为31.2%,这与外资保险公司、欧美险企核心管理层以浮动绩效为主的薪酬结构有较大差别。就财产险公司与人身险公司而言,财产险公司的核心管理层薪酬要普遍低于人身险公司


图二:保险行业核心层管理者个人总薪酬:




《报告》显示:高层管理者(部门负责人级),以反映市场中等水平的50分位值来分析,运营、风险管控和资源管理三个序列类别的高层管理者个人薪酬较高,在55万-57万之间。 而中层管理者的薪酬不同公司相差幅度不大,总体都在24-33万元之间。


图三:保险行业高层管理者分序列个人总薪酬




《报告》显示,普通员工中,精算、稽核、资管、法律岗位平均薪酬最高,也就是说对专业技能要求越高的岗位,薪酬水平往往越高。


此次调研将普通员工划分为14个具体序列,将不同公司的薪酬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后,标记出不同序列的25分位值、50分位值和75分位值。以反映市场薪酬中等水平的50分位值来看,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精算、稽核内审、资产管理和法律事务岗位的普通员工薪酬水平最高,个人收入均超过16万元,而相对对专业技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客户服务序列、业务管理序列、非代理销售序列和办公行政管理员工薪酬相对较低,在12万元以下。


图四:保险行业普通员工分序列个人总薪酬



对比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在各序列上的50分位值,除业务管理序列和教育培训序列以外,人身险公司的中等薪酬水平较财产险公司更高。其中,风险合规序列、法律事务序列、稽核内审序列和人力资源管理序列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大,个人总薪酬相差超过5万元。


图五: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普通员工分序列50分位值个人总薪酬对比




《报告》显示,目前,超过三成险企已经开展中长期激励计划。其中,针对公司核心管理层、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开展中长期激励计划的公司占比分别为38.3%、34.8%、29.75%。此外,还分别有26.4%和25.3%的公司实施了针对关键员工和全体员工的中长期激励计划。不过很明显,相对管理层的中长期激励计划,保险公司针对普通员工的中长期激励计划实施比例略低。 对比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除在针对核心管理层推出中长期激励计划方面,财产险公司的比例略低于人身险公司外,针对其余各个层级的员工推出中长期激励计划方面,财产险公司的比例都要高于人身险公司。《报告》对此分析认为,这种情况或与财产险公司薪酬水平相对较低有关。所谓“中长期激励”是指周期超过一年的员工绩效计划。


图六:保险行业中长期激励计划分群体施行情况



    

《报告》指出,险企最常使用的10种中长期激励方式包括:股票期权/购股权计划、限制性股票/受限制股份计划、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分红权、虚拟股票增值权、分红权计划、奖金池计划(利润分享)、绩效单元(长期奖金计划)、退休金计划和其他家庭福利计划。 其中,针对核心层管理者,最常见的中长期激励方式包括股权类长期激励、绩效单元长期奖金和退休金计划;针对高层管理者,保险公司使用股权类长期激励计划的占比有所降低,更多的选择以绩效单元长期奖金和退休金计划施行激励;而中层管理者的中长期激励计划与此类似。


图七:保险行业核心层管理者个人总薪酬中长期激励方式




保险经理人必备工具书

杂志订购:40008664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