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母校165中学

 古稀老人赵 2016-11-19


       许多年来,我一直想回我的母校北京165中看看,且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思念怀旧之情越来越浓。 
       今年初春时节的一天下午,我专程来到位于东四北大街育群胡同45号的老校址,但到了那里,才听说和原来隔壁的74中合并后,大门已挪到大佛寺街朝西开门了。(那其实是原来74中的门口)于是我转弯来到了大佛寺街,站在那个新门口前,我端详了老半天,说老实话,这门口实在有点对不起我们这个曾经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名校,那门口只是一左一右两个墙垛子,中间安装了一排电动金属栅栏门,右边留了一个不宽的过道,看着真让人憋屈。比我们上学时那个坐北朝南,像王府一样气派的朱漆大门差得太远了,那时的大门就像一个体面的贵族绅士,儒雅而高贵,而眼前这样一个简陋的门口,与以往相比实在显得有些寒酸。

       与保安交涉了老半天,我总算进了这座曾让我魂牵梦绕的校园。据史料记载:这所学校建于1870年,历史上曾经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原名"崇慈女子中学,1952年改为北京第十一女子中学。四十多年前我上学时正值文革时期,曾改名叫人民中学,1972年又改为165中学。这里原是一座典型的庭院式园林建筑,曾是清朝官人马定大人的府第,(文革前这条胡同也因此称为马大人胡同)那时这个地道的四进院落大宅门由大小二十多个院子组成,且各院相连,曲径通幽,院子里亭台楼阁,假山游廊,池水景致一应具全。这一点看我们学校50年代初毕业的老学姐们凭着记忆画的那张《适时母校示意图》就可一目了然。不过我1968年秋天入学时院子已经没有这张图画的那么大了,估计西边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院落分割给了隔壁的74中。

       站在操场铺有绿色和紫色相间的现代化塑胶跑道边上,环顾校园四周,我不禁感叹不已。这里已经找不到我上学时那个校园的痕迹了,原来朝南开的校门口那两扇朱漆大门、二道门那厚重的垂花门、一方院、二方院、海棠院、图书馆、四面厅,东边的小楼回廊、所有的院落和平房建筑早已被拆的踪迹全无。映现在我眼前的是围绕在操场北边、西边和南边建起的三座教学楼,琢磨了老半天,仔细辨认才看出来,除了北边那座楼之外,再也找不到我记忆中的那个老的校园模样了。即使那座老楼,外立面也被重新做了装修变了模样,不仔细分辨几乎认不出来,与文革前1965年盖的那座红砖楼相比早已面目全非,看着这些我不禁长叹一声:难道这就是我多少年魂牵梦绕的母校吗?也许是我老朽了吧!我还是更加怀念和眷恋我少年时的那座古老而精致的校园。我愣愣的呆立在那里,脑子里思绪万千,浮现出少年时的校园生活,那些老师、同学的影子,就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一幕幕划过......
        1968年秋天,我进这所学校上初中的时候才13岁。69年中苏两国因边界问题关系紧张,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于是在上面的号召下,我们开始备战挖防空洞,我们这些刚刚入校才几个月的新同学成了挖防空洞的主力军。小小年纪就去刨坑、和泥、坐着军车去立水桥拉沙子、徒步去安定门城墙上拆城砖,全校师生排着长长的队伍往回抱砖,学校的院子和操场都被挖地三尺盖防空洞,学校里到处是工地,这座园林式建筑被折腾的满目疮痍,面目全非。哩哩啦啦将近一年时间,我们都没有怎么正经上课,而今我站在操场上,不知这脚底下40多年前盖的防空洞还存在否。

       那时,操场南侧有一座很漂亮的建筑,叫做“四面厅”它是一间有四五十平米,四面建有廊子、窗棂,像演武厅一样的古建筑。古时修建时周边还有假山、水系,小桥流水,像旧时的大观园一样,不过民国末年改为学校时这里的建筑格局就慢慢的发生了变化。四面厅朝北面对操场有一水泥砌成的主席台,全校师生开大会以及各种重要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在学校三年多的时间里,除了教室,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应该就是这四面厅和操场了。除了必要的体育课之外,每年国庆游行练队的几个月里,我们天天都要在这里集合练习,有时还要集中去故宫太和殿练习,晚上再回到这里讲评。每年去农村拔麦子,去工厂学工,去学军野营拉练,也都是在这里集合,动员,出发,然后再回到这里总结。文革中,每次主席发表最新指示,晚上所有同学都会不约而同的集结在这里,然后扛着红旗,敲锣打鼓的去天安门游行。四面厅是学校各种活动的集结地,是政治、文体活动的中心。它就像这个学校的灵魂一样,每一位曾经在这里学习过的同学都会对它留下极深的印象。     

      除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式建筑陪伴我们之外,这座百年学府还有着很多市、区一级非常优秀的老师。不论是语文、数学、还是物理、化学、音体美等学科,他们的教学能力出类拔萃,甚至在那个时代,就拥有着许多国外留洋回来的老师担任着各门学科的教研组长。像我的语文老邓婉嫭先生、历史老师石宗本先生、物理老师何基斐先生、体育老师青映彤先生等都是市里、区里很有名望的老师,还有一些虽然没有教过我,但我也非常崇敬的老师,他们在传播知识和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很多。让我们这些十几岁刚刚迈向青春期的懵懂少年得以成长和锻炼。
         那些年,我们每天上学进大门,穿过二道门,一方院,二方院,拐弯走进教室楼,下了课在院子里、操场上追逐打闹,足迹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所有这些,都在我们的脑子里留下了难以磨去的记忆。

        当我站在这块故土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回想着四十多年前也是在这块儿地方发生的那一幕幕学习和生活场景,就像昨天一样,然而如今已是物是人非,那座精美的园林建筑、那座古老的校园已经不复存在了,真是令人惋惜,让人唏嘘不止......

        从不远儿的地方,走来一个男人,四方脸盘儿,从那额上的白头发看上去他应该也有50岁上下了,看那样子像是学校的老师。当他打量我的时候,我走上前自我介绍说:我是六八年在这儿入学,七一年毕业的学生,来这里不为别的,人老了喜欢怀旧,想回来看看母校。我指着北边那座楼3层从西边数第二个教室的窗户告诉他,我当年就在这个教室上课。我没猜错,他确实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听完我的自我介绍,关系一下拉近了很多,我提到的几位老师,他说都知道。我告诉他去年我和发小儿拍了一部名为《记忆》的纪录片,那里边介绍了咱们学校,在网上平台播放,有上万人浏览。2013年清明节前《北京晚报》“感动人生”栏目还刊登了我写的记念语文老师邓婉嫭先生的文章,他对我说的这些很感兴趣。

        他热情的邀请我去办公室坐会儿,说着把我带进了西边一幢小楼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聊了一个多小时。他从书柜里取出一套去年学校为举办145周年校庆活动时印刷的画册和明信片送给我,打开画册,我竟然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老师照片,特别令我惊喜的是那上面还有我的班主任蒋嘉勉老师的照片,那是她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照片,从我们六八年入校,到七一年底毕业,她一直是我们的班主任,睹物思人,感慨万端,只可惜她在前些年也离开了我们。

       耽误吴主任时间太长了,我站起来向他表示感谢。母校故地重游,也算了却了我一份多年的心愿。晚上回到家,翻看着那几本画册,思绪万千,久久沉浸在那个消失的年代中。 激情之下,我写下了这篇母校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