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银行砸2.55亿布局消费金融,揭秘其独特的风控体系

 long16 2016-11-20

昨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出资2.55亿元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并持有51%股份。公告透露新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但未公布其他股东。

根据目前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股东情况来推测,华夏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估计是消费品公司或具有消费场景的企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股东背景一览》见阅读原文)

华夏银行第三季度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华夏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2737.23亿元,比年初增长12.53%;实现净利润146.17亿元,同比增长5.07%。

其贷款资产质量中,正常贷款占比94.13%,关注贷款占比4.27%,次级贷款占比0.52%,可疑贷款0.77%,损失贷款0.31%,也就是不良贷款率为1.6%,较上年度期末增长0.08%。

相较于银监会公布的监管数据,截至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6%,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见闻君不禁好奇其风控体系。

在见闻君找到的资料中显示,2008年,华夏银行曾进行过一次信用风险体制改造

2008年1月,遴选了总分行32位首席风险官,正式“挂牌”工作,组建信用风险管理专门人才团队。

华夏银行与管理咨询公司合作,规划出“信贷管理整体框架”方案,改革形成总行垂直管理的首席信用风险官制度

在总行层面成立信用风险管理总部,管理其下的授信审查、信贷支持和资产保全部门。

分行层面也比照总行的规制分别成立信用风险管理部及下属三部门,相关人员皆为总行编制,由总行垂直管理考核,与分行的人事机制相分离,分行首席信用风险官与行长级别相当。确保风险部门的独立性。

其组织架构是:董事会下设置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和风险管委会,分别负责交易管理和定立全行风险管理战略;总行信贷政策委员会的职责是重大信用风险管理政策的定立与实施;总分行建立风险管理与内控委员会;总行、地区信用风险管理部分别负责全行、所在地分行信用风险管理;根据授权体系和业务风险状况,对重点行业和业务实行专业审批。

另外,华夏银行的授信审批采取分级审批的方式,地区信用风险管理部及分部负责权限内授信项目的审批,总行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超地区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权限的授信业务、分行申请仲裁的复议授信项目以及总行专业部门上报的授信项目审批。采取的审批政策是授权审批与授信审批委员会审批相结合的政策。授信业务经过授信审查后,依据授权审批与授信审批委员会审批的业务范围和限额,确定审批方式。

以华夏银行某分行为例,其授信管理流程如下:

华夏银行砸2.55亿布局消费金融,揭秘其独特的风控体系

可见其风险管理流程较为完善,且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制度,有效的控制了风险。

但是,其授信审批效率略低,在未来拓展消费金融业务的路上,如何提升授信效率是华夏银行将面临的一大难题。

微信关注iconfin,回复“信用风险管理”可查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