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律

 江山携手 2016-11-20

     中国古代对诗和骈文在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三国时李登作《声类》,以宫、商、角、徵、羽分韵,首以五声配字音。西晋陆机在《文赋》中说:“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也提出了字音的调配问题。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有“性别宫商,识清浊”的话,说明已经注意调配,能够识别五声。南齐周□作《四声切韵》,已开始分别字的平上去入四声。到梁代沈约进一步用五声来调配诗的音节,他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指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即要把宫声和羽声的字、浮声和切响的字互相调配。他又提出“八病”说,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前四病为浮声切响(即后来的平仄)的调配不当;后四病指双声迭韵的调配不当。后来更进一步用五声来配四声,但对五声与平、上、去、入关系的解释,却存在分歧。沈约所说的低昂或浮切,以及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所说的“声有飞沉”,都是两分法。四声怎样分为两种,在六朝时没有完全解决。“八病”说过于繁琐,沈约自己也不能遵守。到了唐朝,以上去入为仄,平仄相配,符合于低昂、浮切、飞沉的两分法,便逐渐形成了平仄协调的格律。  这种格律运用到五言诗七言诗,就成为律诗;运用到四六文,就成为格律文。它的特点是把句子分为音步,有双音步和单音步,如五言律诗的仄仄平平仄,就是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平仄互相交错;七言律诗即在五言律诗上加一个平仄相错的音步。一联中的两句平仄相错,联和联之间的平仄相承。再加上双句用韵,首句可用可不用,中间两联对偶,这就构成律诗的格律。四六文是以两个双音步平仄交错为四字句,三个双音步平仄相承又互相交错为六字句,构成上联,再与同样字句的下联平仄交错相对,构成格律文。声律对唐代近体诗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熟练地掌握声律,有助于创作出音调和谐、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的作品来。

    四声、八病: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四声,实际上是随着佛经的传译而兴起和发现的。四声,就是指汉字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这四种读法。现代汉语中已无入声。其实从元时起,入声已渐渐在口语中消亡。这也好理解。因为元人作为北方政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说话含混不清,不可把读出入声字。入声字读起来特别短促,这对于北人对说,简直是高要求。所以,渐渐的演变成今日的汉语中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了。也就是说古代的入声字都已分解到其他声韵中去了。八病,则是指诗歌创作中应该避忌的八个声律上的问题,它们是: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以上就两句的音节来讲),和大韵,小韵,旁纽,正纽(以上就一句中的音节来讲。因为它是一句中的音节,所以在两句中就比较宽泛些,不为病犯。)而在《文镜秘府》中,在归纳了沈约和唐代崔融、元兢等人的论述后,列举了如下八种病犯:“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傍纽,八曰正纽,九曰水浑,十曰火灭,十一曰阙偶,十二曰繁说,十三曰龃龉,十四曰丛聚,十五曰忌讳,十六曰形迹,十七曰傍突,十八曰翻语,十九曰长撷腰,二十曰长解镫,二十一曰支离,二十二曰相滥,二十三曰落节,二十四曰杂乱,二十五曰文赘,二十六曰相反,二十七曰相重,二十八曰骈拇。”(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