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艾灸治愈率到底是多少呢?

 静幻堂 2016-11-20
  2016-11-19 脉脉艾灸


梅花针配合艾条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 

 朱其卉 (湖北黄石市中医院)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不全。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艾条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痛风的诊断标准:①多以单个趾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重,反复发作,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②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高嘌呤饮食、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③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1跖趾关节为见,继则是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出现痛风石;④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增高;⑤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石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1.2排除标准

继发于其他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及长期使用利尿剂、阿司匹林、抗结核药物等;痛风明显但血尿酸正常;白细胞计数低下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糖尿病患者。

1.3 一般资料

同期本院康复科门诊或病房该病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6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5天。 

2、治疗方法 

2.1 艾条灸

采用回旋灸即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点燃艾条,于皮肤肿胀最明显或疼痛最明显处用艾条距施灸部位约2~3 cm,均匀地回旋移动,使热感渗透至里,每次灸疗30 min。1次/d,5次为1个疗程。

2.2梅花针叩刺

艾条灸后,患者取舒适位,选取阿是穴或肿痛关节处最肿胀的周围给予皮肤常规消毒,在每个红肿关节的皮肤周围均使用梅花针重度叩刺出血,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针孔附近血迹,再用碘伏消毒。1次/d,5次为1个疗程。  

2.3 小剂量西药

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2次/d,口服,共5 d。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戒酒、低脂,忌食动物内脏、豆类、硬壳类、海鲜类等高嘌呤食物,少活动,多饮水。5 d为1疗程,脉脉艾灸提醒您疗程之间休息2 d,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血尿酸(suA)正常为近期治愈;

关节肿痛压痛明显减轻,活动基本正常,suA下降,较前有所改善为好转;

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suA未降低为无效。 

3.2治疗结果

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45例患者中,近期治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

4、讨论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日:“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痛风性关节炎是此病主要是由于过食膏粱厚味,以致湿热内蕴,侵渍于肌肉关节,又自外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自内劳逸不当,体质亏虚,导致正气不足,邪气侵袭经络而成。主要病机为外邪滞留肌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初起属实,久则正虚邪实,虚实夹杂。针对这一病因病机,治宜清热除湿、凉血消肿、活血通络止痛。 

艾灸治病的机理是艾叶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透人体内,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除寒的效果。艾灸治疗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表明,艾灸可以改善关节表面肿胀,保护免疫脏器,调节细胞因子,影响关节滑膜组织的肿胀、炎症与增殖,起到抗炎免疫的作用。 

梅花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是遵循“热则疾之“、“菀陈则除之”的原则,脉脉艾灸提醒您疼痛局部刺络放血,通过皮部一孙络一络脉一经脉,起到调整脏腑虚实,通经活络,平衡阴阳作用。西医认为梅花针治疗能明显减轻肿胀关节的内压,促进关节周围炎症渗出物的向外排泄,同时也可改善关节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尿酸的吸 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西药治疗因毒副反应大,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通过梅花针配合艾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好,且方法简单方便,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END -

  • 本文转载于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