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

 寂寞的牧羊人 2016-11-20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或淋巴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 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根据病理特点不同可分为 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 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仍属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 势,以青壮年居多。该病属中医“症瘕”、“失荣”、“上不阻”、“恶 核”、“痰核”、“瘰疡”等病的范畴。
 
  恶性淋巴瘤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晰,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 或某些物理、化学损伤(如放射线、化学物质或药物、除草剂、石棉、 砷及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皮质激素等的长期接触应用)有关。人 体本身免疫缺陷、染色体异常的人群其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失养,脏腑功能失调,内伤七情, 饮食不节,地土环境的有害因素等多种内外病因杂合伤害人体的 正气而“邪气所凑”。
 
  本病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削弱了 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给致癌病毒提供了繁殖的内在条件,即“内 虚”致病。其病机为寒痰凝滞,毒陷阴分或寒凝气结,或风热血燥, 搏结于内,影响脏腑、气血、阴阳、津液的正常生化。因痰之为病, 随气升降,无所不至,所以其病位涉及脏腑、经脉、肌肤。发于内则 是纵膈肿块,或肋下、胃肠症瘕积聚;发于外则是颈项、腋下、腹股 沟等处出现痰核,硬结成团。其起病缓慢、虚实交错,但以虚证为 主,故王维德在《阴疽证治篇》中曰:“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 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中医对皮色不变、无痛 无痒的肿块认为是阴阻。
 
  联合化疗和放疗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的 参与为了切除肿瘤,而更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活检而得到明确的病 理诊断。中医贯穿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全过程,既可与放化疗配合 起到增敏增效减毒作用,同时亦可抑制肿瘤的发展,扶正补元而改 善生存质量。当患者因肝肾功能不佳、血象低下而不具备接受放 化疗条件时,中医得到一个可以发挥的机遇。着者也曾治疗了数 例这样的患者而获得成功。
 
  周XX,女性,丽水松阳县三角潭人,期期被评为三好学生。
 
  病史:1981年春,周某10岁,不幸患恶性淋巴瘤,在我院行左 颈肿块穿刺活检,病理切片证实为霍奇金病(结节硬化型)。
 
  症见:形体瘦弱,畏寒身冷,倦怠乏力,面色少华,纳少无味, 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触诊示左颈多个肿块融合成团,约5厘 米大小,左腋下肿块3厘米大小,边界清楚,皮色不变,不痛不痒, 坚硬如石。
 
  分析: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健,精微布散乏源,正 气亏虚,浊毒内生;正虚无以抵御外邪侵袭,内外合邪,毒淤留滞, 大病乃成。恶瘤耗精伤血,损及正气,气血两亏,见形瘦,乏力;血 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
 
  辨证:禀赋薄弱,浊毒内凝。
 
  治则:1.化学治疗用COP方案:环磷酰胺400毫克,静脉注 射,每周第1、2天各1次。长春新碱1.0毫克,静脉注人,每周第 1、5天各1次。强的松片30毫克/天,分3次口服。连用两周,休 息一周,共4周期为一疗程。2.中医扶正,调补先后天。
 
  党参8克 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草3克
 
  当归12克米仁30克杭白芍12克肉桂5克(后下)
 
  炒鸡金10克
 
  治疗两个月,肿块消失,5年共用COP方案巩固化疗4次,5 年里医药费总共只花了几百元钱。以后读书、工作、结婚、育子,正 常生活已25年。2005年来杭看我,体征一切正常。
 
  按语:
 
  各类抗癌化疗药物对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是有效的,为治疗首 选。中药以八珍汤加减扶正为主,配合化疗顺利进行,提高机体免 疫力,巩固疗效。
 
  肿瘤患者在明确诊断之后,务必鉴别治疗,选择手术、放疗、化 疗、中医药,或综合治疗,一切以疗效好坏为准则。
 
  2.中药治疗霍奇金病
 
  李XX,女性,48岁,临海人。
 
  病史:1984年9月发现右颈肿块进行性增大3月余,伴乏力, 痰多。当地医院用青、链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半月无效,赴宁波医院 肿块针吸活检报告为霍奇金病。10月,浙二医院穿刺活检,再次 证实霍奇金病(淋巴网状细胞肉瘤)。因白细胞低(2.0X109/升), 医师无法对其实施放化疗,建议患者来省肿瘤医院诊治。我院生 化检查,白细胞1.8X109/升,转来中医科求治。
 
  症见:倦怠乏力,面色黄黑,右颈拘紧,胸闷不舒,两胁胀痞, 痰白量多,舌淡苔白,脉弦涩。右颈肿块5厘米X6厘米大小,质硬,固定,表面高低不平。
 
  分析:恶性淋巴瘤属祖国医学恶核、瘰疬等范畴,近代医学 认为其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及体内血循环处于高凝状态有 关。患者性情急躁,气滞血淤,“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肝肾阴 虚,虚火上扰,灼津成痰,痰浊凝滞经络,痰湿淤血胶结为患,肿 块日增。
 
  辨证:气滞湿阻,痰淤互结。
 
  治则: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消瘤。
 
  :…处A.:
 
  柴胡12克蜂房20克 守宫3枚全蝎6克 炒苍术12克姜夏12克炒天虫12克黄药子8克 鹿角片30克夏枯草30克
 
  10帖
 
  方解:方中全蝎、天虫味辛,性平,功能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以祛除经络顽邪;蜂房、守宫攻毒,消肿,散结,破血积包块,治恶 疽、肿瘤;黄药子味苦,性寒,散结消瘿;鹿角片活血散淤消肿,通达 奇经八脉;夏枯草气禀纯阳,清内热,散结气,消痰火郁结所致之瘰 疬、瘿瘤;姜夏、苍术化湿去痰,消痞散结。诸药合用,有显着的化 痰散结、通络消瘤之功效。
 
  嘱其服药后复查血象,白细胞升高后,来院接受化学治疗。 时隔8年后的1992年11月,病人又来就诊,主诉:“当初服药 10帖,肿块逐渐消失,又在老家复方数次巩固,以后未做任何检查 及治疗,正常劳动。今年10月,右颈肿块复发……”
 
  按语:
 
  霍奇金病,首选放化疗,但该患者白细胞低,不能接受。中医 治疗也能获得良效。
 
  278 ~I
 
  - ? r
 
  沈XX,男性,46岁,现住慈溪市浒山镇东站。
 
  病史:2003年5月,患者在慈溪医院行胃癌切除术,术后病理 诊断为(胃体)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伴淋巴结转移性癌,侵及胃壁肌 层。术后予化疗。2004年3月发现恶淋复发,3月23日在浙江省 肿瘤医院行残胃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横结肠部分切除术。术 后行放化疗,8月份化疗疗程中,患者病情危重,白细胞仅0. 5X 109/升,化疗难以继续。2004年10月复查,恶淋再次复发。由省 肿瘤医院医师介绍,于10月22日来诊。
 
  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双目少神,言语低怯,畏寒肢 冷,右上腹疼痛胀满,五谷难下,大便完谷不化,舌质红苔白, 脉沉。
 
  分析:恶性淋巴瘤属中医“石疽”、“阴疽”、“症瘕”等范畴。清 代王绪曰:“阴疽色之不明而散漫,乃气血两虚,恶核寒凝甚结,毒 根自深。”患者平素好生冷,喜肥腻,饮食不加节制,“饮食自倍,肠 胃乃伤”,脾胃消化、吸收、运化功能受损,饮食阻滞。恶习日久不 改,食积寒凉蕴中,聚湿生痰,凝痰成淤;脾胃运化不及,气血生化 乏源,正气日虚,正盛邪自却,正虚邪更盛.痰淤凝结愈益顽固, 毒根日深,恶瘤内结。手术切除局部,伤气耗血;化疗戕伤正气, 虚其虚,痰淤复聚,恶淋复发。形瘦、面苍、畏寒皆气血不足之 象,癌毒内结中焦,是以右上腹疼痛胀满,大便完谷不化乃脾阳 虚损之象。
 
  辨证:痰淤内结,阳虚血少。
 
  治则:化痰散淤,温阳补血。
 
  方药:二参一仙汤和消瘰丸加减。
 
  :n
 
  二参一仙35克生牡蛎30克(先下)象贝12克 黄药子10克鹿角片15克白芥子10克蛇舌草3_0克 米仁30克炒苍术12克炒冬术12克炒三仙各12克 川连3克守宫3枚
 
  30帖
 
  11月26日诊:服上方30帖,腹痛大减,胀满不甚,纳食尚可, 便溏,舌红苔薄,脉细。继续化痰散淤,温阳扶正。
 
  处方i
 
  蛇舌草30克藤梨根30克米仁30克象贝12克 炒冬术12克茯苓12克鹿角片15克白齐子10克 牡蛎30克(先下)炒三仙各12克 二参一仙40克 守宫3枚蜂房15克
 
  30帖
 
  12月24日三诊:胃脘偶有胀满,纳佳,便溏,舌红苔薄,脉细。 再拟化痰消瘤,补血扶正。
 
  :醒:
 
  杭白芍I2克炒鸡金12克川连3冬二参一仙40克 象贝12克黄药子10克牡蛎30克(先下)鹿角片20克 守宫3枚茯苓12克舌蛇草30克炒天虫12克 蜂房15克
 
  30帖
 
  2005年1月28日诊:面色泽润,形体颇丰,言语响亮,疼痛全 消,偶有脘胀,便溏,舌红苔白,脉细。1月26日B超复查:1.肝、胆、胰、脾、后腹膜未见异常;2.胃切除术后改变。X线摄片示胸 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表现。血检出白细胞3.6X109/升。
 
  :+处方:
 
  炒苍术12克炒鸡金12克杭白芍12克象贝12克 二参一仙30克 鹿角片15克 牡蛎30克(先下) 炒天虫12克川连3克茯苓12克藤梨根30克 乌药12克
 
  30帖
 
  仍在巩固治疗中。
 
  按语: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侵犯结外组织的倾向大,往往多灶起病,西 医疗法以化疗为首选。患者手术未能切净,化疗难以继续,恶瘤复 发。中医辨证论治,配以二参一仙、守宫、炒天虫等虫类入络搜剔 顽邪,化痰祛淤,力起沉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