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

 寂寞的牧羊人 2016-11-20
 鼻咽癌为我国多发恶性肿瘤之一,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地 球上有三个地域高发区,分别是亚洲的东南部,美洲北部和非洲北 部;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华南诸省,发病率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我国 鼻咽癌的发病率占世界的80%;该病的发病还表现出种族易感 性,黄种人发病率最高,黄种人又以华人发病率为高,华人中乃以 操广州方言的人群居高,高发人群移居他国或外地,其后裔的发病 率还高于当地居民。鼻咽癌的发展与EB病毒感染、遗传基因和 环境致癌物质的剌激有着密切关系。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和侧壁的恶性肿瘤,位置十分隐蔽,不 易早期发现,常侵犯邻近的腔窦、颅底和颅内。临床以血涕、鼻塞、 耳鸣、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就其临床表现,类似于中 医“鼻渊”、“控脑痧”、“上石疽”、“失荣”等症。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咽为空气进出呼吸之通道,肺气通 于鼻,鼻咽癌始于肺热,肺气宣发失司则上焦热盛,热盛化火迫 血妄行,灼伤络脉,出现鼻衄,继而气血凝滞,郁久化火,痰浊结 聚而鼻塞变生息肉成癌。因过食、久食辛辣酒腥之品,或肝郁气 逆,肝胆热毒上移于脑窍所致。本病病位在鼻,但与肺、肝、胆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行于两侧颈部)密切相关。本病的病 性是本虚标实,虚以阴津亏虚、正气不足为主,实以热毒痰淤为 多见。早期以实邪为主,晚期邪气未除,正气巳虚,呈本虚标实。 病变早期往往表现为热毒蕴肺、肝郁痰凝、血淤阻络或痰凝血淤 等症,随着病情变化,正虚愈见突出,可出现气阴两虚或气血两 虚,或由于放射治疗,热毒进一步伤阴,还可出现肺胃阴虚或肝 肾阴虚之症。
 
  鼻咽癌绝大多数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极易扩 散转移。临床约有80%的患者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来诊,随 着颈淋巴结的肿大,远处转移机会亦明显增加,转移率约
 
  4.8%?27%,尸检发现高达76%。放射治疗为鼻咽癌首选,但 仅为局部治疗,最好疗效只能达到可见病灶消失,尚存有亚临床 病灶,同时可造成机体全身和局部不同程度的损伤,可见全身乏 力,口咽干燥,鼻衄,张口困难,饥不欲食,颈部肌肉焦黄,大便干 结,尿少色黄,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下降,放射性龋齿,放射性 脊髓损伤,放射性脑病等并发症、后遗症。中医药能有效防治这 类毒副反应,对放疗的协同作用可归纳为减轻消化道反应、恢复 肾上腺皮质和骨髓功能、缓解局部因照射而产生的不适、加强对 放疗的增敏作用等。从疗效看,放疗结合中医治疗明显优于单 纯放疗。
 
  放疗与中医药协同治疗鼻咽癌,使放疗顺利完成,提高了疗 效,又减少了患者的诸多痛苦;放疗疗程结束并不等于治疗结束, 患者可以继续采用中医药治疗,以减少和防止放疗后遗症、并发 症,预防鼻咽癌复发与转移。对于鼻咽癌复发、广泛转移的晚期患 者,经中医药治疗仍可获得疗效。
 
  1.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转移
 
  漏XX,男性,46岁,家住浙江绍兴齐贤镇聚贤街。住院 号:137011。'病史:2004年4月患者发现左颈部肿块,6月赴省肿瘤医院 诊治。鼻咽部咬取活检病理诊断(病理号:200404530)为(鼻咽 后壁)非角化性鳞癌(未分化型)。确诊后予以放射治疗及同步 化疗。2004年9月复查出鼻咽癌复发伴肝转移,再次人院接受 化疗。11月复查肿块未见缩小,副反应极重,于2004年12月3 日来诊。
 
  症见:面灰形瘦,神疲乏力,颈部肌肉焦黄,左颈可见巨大肿 块,触诊约10厘米X 8厘米,质硬,固定,髙低不平,融合成团,肌 肤灼热。左上肢活动受限,抬举不利,鼻衄,咽干,脘胁胀痞,纳食 少味,舌红淤苔灰黄腻,脉弦细。査出白细胞2. 5X109/升。
 
  分析:未分化型鼻咽癌恶性程度高,患者放化疗后复发转移, 颈部肿块明显增大,毒热炽盛,放化疗伤阴灼血损气,白细胞仅 2.5X109/升,正气虚衰。
 
  辨证:热毒邪盛,正气虚衰。
 
  治则: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处方: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苦参30克米仁30克 守宫3枚藿香12克(后下)佩兰12克(后下)
 
  绞股蓝30克天冬12克南北沙参各12克芦根30克 白茅根30克炒三仙各12克
 
  30帖
 
  外用:每日用青黛15克,茶水调敷左颈肿块处。
 
  2005年1月8日二诊:鼻魈未作,咽干缓解,纳食有增,颈部 灼热感减轻,肿块未见明显缩小,舌红淤苔灰,脉弦细。继续清热 解毒,养阴生津。
 
  处方
 
  南北沙参各12克天冬12克芦根30克石斛15克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绞股蓝30克守宫3枚 炙鳖甲12克(先入)苦参30克米仁30克炒六曲12克 二参一仙40克
 
  30帖
 
  外用:一仙10克,雄黄6克,陈醋调敷左颈肿块处。
 
  2月22日诊:左颈肿块明显缩小,触诊约4. 5厘米X4厘米。 患者说:“外敷时肿块有被拔起、拉出来的感觉。”咽干,左上肢活动 便利,屈伸自如,右胁稍有隐痛,纳可,便畅,舌红苔灰,脉弦。治宗 上方内服外敷。
 
  按语:
 
  患者颈部肿块乃痰、毒、淤凝聚,淤毒蕴热,则抚之灼手。初诊 以青黛调敷,灼热感减轻,但肿块未见缩小;二诊以一仙、雄黄外 敷,颈部肿块明显缩小。
 
  雄黄能燥湿杀虫,祛痰解毒,用作腐蚀药,脱毛药,又治鼠瘘, 痔疾,恶疮。作用与砒石同,外用之效则较胜于砒石。雄黄苦平, 辛温有毒。其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能搜剔百节中 痰淤结聚也。
 
  2.鼻咽癌放疗后骨转移
 
  杨X X ,男性,42岁,家住杭州拱北小区东蔡马村。
 
  病史:患者因鼻咽癌于2002年5月在浙二医院接受放射治 疗及同步化疗。2004年2月出现左下肢无力不能工作的情况,同 年11月8日浙二医院ECT检查报告为鼻咽部、右侧第5、6前肋、
 
  左侧耻骨放射性异常浓聚,肿瘤骨转移不能排除。四处求治,收效 ?甚微,于2004年12月29日由病人介绍来我处求治。
 
  症见:形体消瘦,搀扶行走,左脚抬举受限,口唇多白沫,言语 重浊不清,颈部肌肉焦黄,浑身疼痛,烦躁不安,彻夜难眠,咽干且 痛,饥不欲食,舌红绛苔黄厚腻,脉弦数。触诊左侧腹股沟可及肿 大淋巴结多枚,大者3厘米X6厘米,质硬,固定。
 
  分析:鼻咽癌邪毒内陷,放疗热毒伤津动血、灼阴耗气,化疗 邪毒损伤元气、耗伤精血。正虚邪乘,毒邪泛滥成灾,鼻咽癌复发, 远处骨转移,淋巴结转移;癌块压迫,行走受限,疼痛难忍。
 
  辨证:阴阳失调,邪毒炽盛。
 
  治则:调整阴阳,排毒消瘤。
 
  [坤方丨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苦参30克芦根30克 守宫3枚蜈蚣3枚蜂房15克南北沙参各12克 银花12克淡芩12克生草3克玉竹12克 藿香12克(后下)金钱白花蛇1枚
 
  14帖
 
  2005年1月12日二诊:缓慢行走,咽干缓解,纳食有味,舌红 绛苔黄腻,脉弦。继续排毒,消瘤,养阴。
 
  处方: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苦参30克芦根30克 一参一仙30克 守宫3枚 蜈蚣3枚蜂房15克 南北沙参各12克银花12克淡芩12克玉竹12克 藿香12克(后下)天冬12克
 
  14帖
 
  外用:一仙10克,雄黄6克,调敷左腹股沟肿块处。
 
  1月26日三诊:能够自行行走,左脚难以抬高,偶有腹痛,大便 泻下黏冻状秽物甚多,臭不可闻,舌红绛苔黄,脉弦。触诊左侧腹股 沟多枚肿大淋巴结已见缩小,大者约2厘米X3厘米,质硬,固定。
 
  内服中药清热排毒,养阴生津;外以峻药调敷患处拔毒消癌, 诸症改善,肿块明显缩小。继以排毒,消瘤,养阴为治。
 
  2月10日四诊:触诊左腹股沟肿块又见缩小,大者约2厘米X 2. 5厘米,质硬,固定。舌红绛苔白,脉细。再拟排毒,消瘤,养阴。
 
  2月24日五诊:触诊左腹股沟肿块仅见1校,约2厘米X2厘 米,界清,活动度差。宗方续进。
 
  3月9日六诊:浑身不适,筋脉酸痛,寐劣,咽干,舌红绛苔黄, 脉弦。触诊左腹股沟肿块约1. 5厘米X0. 9厘米,界清,活动度 差。治拟清热排毒,养阴生津。
 
  :处方: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苦参30克芦根30克 一参一仙30克 守宫3枚蜈蚣3枚蜂房15克 南北沙参各12克银花12克生草3克天冬12克 藿香12克(后下)杭白芍12克玄参12克
 
  14帖
 
  按语:
 
  鼻咽癌晚期恶病质,放化疗无法实施,病者殷切期盼回天有 术,医者全心救治,内服与外敷并用,整体与局部结合,症状改善, 腹股沟转移灶缩小明显,提高了生存质量,此例又是一证。
 
  金XX,男性,36岁,家住杭州文新五联西苑。
 
  病史:2003年8月,患者发现右后颈两枚肿块,大小7厘米X 5厘米,即赴省肿瘤医院诊治。鼻咽部咬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鼻咽 部)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2003年9月26日至2004年2月25 日在省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及同步化疗,其间因放化疗副反应,于 2003年11月26日请求中医会诊。
 
  症见:形销肉脱,双目少神,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颈部肌肉暗 红浮肿僵硬,口角埚斜,张嘴困难,鼻塞,鼻舰,痰黄黏稠,咽干舌 燥,纳食少思,舌红淤苔黄腻,脉细数。白细胞2.8X10V升,红细 胞 3.3X1012/升。
 
  分析:肺开窍于鼻,在志为忧。患者遇事忧愁内结难以排遣, 忧伤日重,肺气虚损,卫外不固,毒邪乘袭为患,结于鼻咽,发为癌 瘤。放疗、化疗,热邪毒邪戕伤脏腑,灼伤肌肉脉络,食入运迟,生 化乏源,精、气、血、津液亏损,故而形销肉脱.精神萎靡,口角埚斜; 火热壅肺,热邪炽盛,耗气伤津,炼液为痰,则口干咽燥,咳痰色黄 黏稠;鼻塞、鼻衄乃痰热郁肺所致。
 
  辨证:癌毒内结,热盛伤阴。
 
  治则:解毒散结,清热养阴。
 
  :.i处U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鱼腥草30克芦根30克
 
  淡芩12克生草3克南北沙参各12克玄参12克
 
  炒三仙各12克米仁30克茯苓12克象贝12克
 
  7帖
 
  12月3日二诊:神情有振,纳食增加,余症略减。宗方续进。
 
  12月11日三诊:神振,纳可,双目有神,鼻魈未作,张嘴较前 便利,舌红淤苔薄,脉细。治拟清热解毒,养阴扶正。 :处方: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米仁30克南北沙参各12克 芦根30克 天冬12克 生草3克 炒六曲12克 绞股蓝30克玄参12克淡芩12克生晒参10克
 
  7帖
 
  守方服用,放化疗疗程顺利结束。
 
  2004年11月10日省肿瘤医院B超(检查号:0414800)复查 见左肝3. 7厘米X 3.1厘米大小团块,自上而下腹主动脉可及 1.0?2.0厘米大小低小结节。印象:1.左肝占位(转移灶考虑);
 
  2.腹主动脉多发淋巴结肿大(转移灶首考)。11月22日鼻咽部 CT示:1.鼻咽癌放疗后,前鼻咽部以放疗后改变为主;2.两侧 颈部后方淋巴结影。上腹部SCT示肝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 影,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腹主动脉旁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影。 印象:1.肝内多发转移灶;2.腹主动脉旁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2004年11月26日诊:形体消瘦,体倦乏力,脸愁眉锁,言语 低怯,盗汗,纳食乏味,脘腹胀痞,矢气频作,大便溏烂,舌红淤苔 糙,脉细弦。
 
  分析:除恶未尽,痰、淤、热、毒蕴结体内,随气血流行散溢,旧 恙复作,且侵踞肝脏、腹腔,势不可挡,敌强我弱,凭何以拒?
 
  辨证:正气亏欠,淤毒嚣张。
 
  治则:扶正健脾,解毒化淤。
 
  炒冬术12克茯苓12克半枝莲30克杭白芍12克 二参一仙30克牡蛎30克(先下)南北沙参各12克 乌药12克炒三仙各12克炒鸡金12克糯稻根30克
 
  14帖 12月10日诊:正气有振,诸症改善,再拟扶正健脾,解毒攻癌。
 
  ; ^ :
 
  炒冬术12克茯苓12克半枝莲30克二参一仙50克 杭白芍12克南北沙参各12克炙鳖甲12克(先下) 炒山楂12克炒鸡金12克糯稻根30克
 
  14帖
 
  12月22日省肿瘤医院B超复查见左肝多发实质性占位,大 小1.3厘米X0.8厘米,腹腔后多发淋巴结肿大。上腹部SCT示:
 
  1.肝内多发转移灶较前缩小;2.腹主动脉旁多发肿大淋巴结。 盆腔SCT示:1.盆腔内未见明显占位灶;2.腹主动脉旁多发肿 大淋巴结。
 
  12月24日诊:予前方扶正攻癌,癌块缩小,口干咽燥,纳食不 馨,舌红边淤苔少,脉细数。仍拟扶正消瘤,上方加炒六曲12克, 石斛12克。
 
  2005年1月28日诊:前几天因儿子深夜未归,夫妻俩心急如 焚,四处寻找,既急又愁,过劳,症状陡然加重,脘腹气机攻冲,腰部 酸坠,纳食痞满堵闷,矢气频频,舌红苔少,脉弦细。治拟疏肝理
 
  气,扶正消瘤。
 
  处
 
  玫瑰花6克荔枝核12克炒三仙各12克杭白芍12克 米仁30克 生草3克 芦根30克 绞股蓝30克 二参一仙40克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
 
  7帖
 
  2月4日诊:面色红润,形体颇丰,展眉微笑,双目灵动,言语 响亮欢快,张嘴便利,纳食有味,脘腹稍有胀痞,口咽觉干,舌红边
 
  淤苔少,脉细。治拟扶正消瘤。
 
  南北沙参各12克玄参12克芦根30克炒天虫12克 二参一仙50克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银花12克 生革3克炒三仙各12克石斛12克天冬12克
 
  14帖
 
  仍在继续治疗中。
 
  按语:
 
  现代医学认为:鼻咽癌是由于多种致癌因素综合作用于机体 而产生的。未分化型癌恶性程度高,极易扩散转移,一旦复发转移 则来势凶猛,治疗非常棘手。
 
  患者放化疗后1年,发现复发转移,体内有癌瘤积聚之毒,有 放疗热毒,有化疗药物恶毒,毒邪炽盛;正气衰弱,据何以敌?中药 健脾扶正,调后天以资气血;解毒化淤,祛邪以扶正。正气曰盛,毒 邪渐消,癌块缩小,提高了带瘤生存质量。
 
  4.鼻咽癌、舌背癌
 
  潘XX,男性,35岁,富阳市中国水稻研究所职员。
 
  病史:1998年4月,患者因鼻咽癌在省肿瘤医院(住院号: 93494)接受放射治疗。1999年11月,发现舌苔中间有乳头状增 生,时轻时重,牵动舌头,表面不平约2厘米,再次人住省肿瘤医 院,先予放疗,2000年1月行舌背肿块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 为(舌背)分化性鳞癌,浸润至浅层横纹肌组织内伴多核巨细胞反 应。同年9月5日来我处求治。
 
  症见:面色红赤,目光暗淡,双眉紧锁,颈部肌肉焦黄,心烦少 寐,口咽干燥,口气臭秽,言语重浊不清,舌体疼痛,伸缩不利,舌质红,舌形左弯,左侧凹缺,荅干,脉细数。
 
  分析:患者多思多虑,七情郁结,化火化热,灼津成痰,火毒内 困上焦,痰毒蕴结肺经鼻窍,成癌成瘤。放射热毒炽盛,人里化火, 毒人营血,心主血,开窍于舌,热毒循经上灼于舌,舌体火毒淤痰互 结,脉络阻塞,发为舌癌。舌癌属中医舌岩、舌菌、舌蕈等范畴,《尤 氏喉科秘书?舌菌》云:“属心经火多,因气郁而生。”火性炎上,见 面色红赤;火热灼津损液,故口咽干燥;火热扰心,则心烦少寐。 辨证:热毒炽盛。
 
  治则:清热解毒,泻火养阴。
 
  淡芩12克银花12克生草3克穿心莲30克 山豆根6克大青叶18克南北沙参各12克紫草5克 七叶一枝花20克马勃12克射干6克肿节风20克 蛇舌草30克
 
  30帖
 
  10月10日二诊:表情自然,舌体疼痛缓解,舌红苔干,脉细。 原方续进。治疗1年,症状改善,夜寐安宁,纳食有味。2001年11 月13日省肿瘤医院复查未见异常发现。12月恢复上班工作。
 
  2002年1月22日诊:咽干,龈肿,舌红苔干,脉细数。治拟清 热解毒,养阴生津。
 
  淡芩12克生草3克穿心莲30克山豆根6克 南北沙参各12克 蒲公英30克 半枝莲30克 蛇舌草30克七叶一枝花20克马勃12克川连5克 芦根30克石斛15克中药治疗2年,症状改善,多项复査未见异常发现。
 
  2003年3月5日诊:咽干,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治拟清火养阴。
 
  ;处云!
 
  穿心莲30克淡芩12克生草3克山豆根6克 南北沙参各12克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芦根30克 石斛15克七叶一枝花20克天冬12克绞股蓝30克
 
  30帖
 
  中药治疗3年,症状稳定,多项复査未见异常发现。
 
  2004年4月3日诊:咽干较前明显好转,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拟清火,养阴生津。
 
  :处【丨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川连4克生草3克 绞股蓝30克天冬12克穿心莲30克石斛15克 南北沙参各12克
 
  30帖 一 >
 
  中药治疗4年余,症状稳定,多项复查未见异常发现。
 
  2005年3月15日诊: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颈部肌肉肤色与 周围相若,稍有咽干,舌体伸缩自如,舌形左弯,左侧凹缺,舌红苔 薄,脉细数,继续清火,养阴生津。
 
  :坤.方
 
  淡芩12克芦根30克生草3克天冬12克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南北沙参各12克穿心莲30克 绞股蓝30克石斛15克川连4克
 
  2006年8月28日,患者又来复诊,一切安好。
 
  按语:
 
  火性炎上,上焦为患以火毒居多。毒热内结既是多种癌症的 主要致病因素,也是癌症的病理反应,实热炽盛多示肿瘤正在进 展,为病进之象。患者内生之火本炽,放疗火毒嚣张,鼻咽癌、舌背 癌双发,极易复发转移。中医投入大剂清热解毒之品,以抑遏邪毒 盛势,热清毒解症自却,鼻咽癌经治7年,舌癌术后5年良好生存, 达到了治愈标准。
 
  辨证论治是中医之精髓。鼻咽癌发病之初,多为上焦肺热,以 后出现痰浊凝聚或气滞血淤。放疗后,耗气伤津,体内热毒蕴郁, 临床常见热毒伤阴,脾胃失调,气血两亏,气滞血淤症型,治则是清 热、滋阴、健脾、益气、补血、活血、化淤。临证当攻补兼施,补法主 要是益气、养血、滋阴、健脾,以提高机体正气,减轻放疗所致副反 应,补法具有双向调整免疫功能机制,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 源,健脾和胃是恢复人体正气的重要前提;攻法主要是清热解毒, 活血祛淤,能抑制肿瘤发生发展。
 
  舌诊是中医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经 筋与舌相连,脏腑病变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映于舌象,舌质变 化可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正气强弱、病位深浅、预后好坏的征象, 临床常见舌象为淡白舌、淡红舌、红舌、绛舌、绛紫舌、青紫舌。经 过几十年、上千病例的观察证实,淡红舌或红舌者多见于该病早 期,症状轻,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绛紫舌或青紫舌多见于该 病晚期,症状重,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绛紫舌或青紫舌经过治疗 淤斑渐退者,预后较好,经治淤斑不退者预后较差。
 
  5.鼻咽癌放疗后右颞叶转移瘤如
 
  张XX,男性,47岁,职工。门诊号:300302。病史:因鼻咽癌两颈淋巴结转移,于1987年6月1日至7月31 日住我院放疗(病理号:87 — 2836)。1990年3月5日发生右眼疼痛, 复视,伴恶心呕吐。3月11日市红会医院CT扫描报告为右颞部低密 度阴影,疑为颅内转移性肿瘤。3月12日浙二医院CT片认为右颞叶 转移性肿瘤,CT值57Hh,周围大片低密度水肿区,脑室受压。诊断为 右颞叶转移瘤(CT号:25359)。因不宜手术及放化疗而转来我科。
 
  症见:切脉弦滑,苔少,舌红光剥。证属放射治疗及癌灶本身 邪盛伤阴,虚实夹杂,阴亏津少,肝阳上亢,痰火郁结,上扰清阳所 致。治拟先消肿平肝,豁痰清火,养阴生津。
 
  羚羊角1克(先煎)西洋参10克炒天虫12克
 
  全蝎3克地龙12克陈胆星5克西黄丸一瓶(分呑)
 
  青龙齿30克(先煎)蜈蚣2枚
 
  5帖
 
  服药5帖,头痛、复视、呕吐明显好转;10帖后诸症消失,尚觉 口干咽燥,有盗汗。原方加炙芪30克、糯稻根30克、牡蛎30克, 续方10帖。
 
  汗止以后处方加萸肉20克、女贞子12克、炙鳖甲12克、生地 12克,滋阴补肾,坚持服药5个月。8月12日浙二医院CT复查 报告示右侧颞叶转移灶有缩小,咽部未见侵犯性肿瘤,右颞叶转移 性肿瘤较1990年3月12日CT有明显吸收好转。11月9日又经 省中医院CT(CT号:451)复查,报告为:原右颞叶转移性肿瘤目 前基本吸收消失。
 
  按语:
 
  本例患者鼻咽癌脑转移无法手术,用中医药治疗使转移灶得 以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