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诸葛亮八卦阵而建,处处构八卦爻画,走进中国最大客家八卦土楼——饶平道韵楼

 周易风水图书馆 2016-11-20

依诸葛亮八卦阵而建,处处构八卦爻画,走进中国最大客家八卦土楼——饶平道韵楼



道韵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

    土楼,大家并不陌生,在杂志或电视上都曾看到过,有方、圆、五角、八角等多种形状。方形、圆形的土楼比较常见,而八角形的土楼就比较少见,在南方工作的时候,有幸实地考察了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的道韵楼。道韵楼建于明末清初,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被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客家八卦土楼,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八角形土楼,以“古、大、奇、美”而名闻海内外。。2006年5月25日,道韵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而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分布着大大小小600多座土楼,其中最为盛名的当数“八卦”土楼——道韵楼。
 

  道韵楼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建成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前后三代人历经110多年建成。远看道韵楼巍巍壮观,坐南朝北,据介绍,道韵楼楼体周长328米(不包括周围围屋),内切圆直径101.1米,墙厚1.6米,高11.5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如加上围屋则约15000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正八角(八卦)形土楼。楼内有住房72间(正房56间,角房16间),每间隔皆三进两天井,深29米。前、中进为平房,后进是三层高楼。第三层楼前部有廊,前为木栏屏,后为活动木雕隔扇(即木墙),皆油漆或彩绘,外观整齐古雅而大方。有正侧两门道。中心是以卵石铺边的土质广场,约1000平方米。

 

    道韵楼的八卦风水意义

 

    民间传说,道韵楼当年设计为圆楼,但屡建屡倒,后来经风水先生指点说,此地为“蟹地”,要用八卦之形才能镇住,于是改成八角形,果然顺风顺水。从远处俯看整座楼是仿周文王八卦形建造,卦与卦之间有1.5米宽的小巷隔开,八面三进围屋象征八卦中的爻画。走近道韵楼的大门,门前一池碧水泛着清波,大门上方是明朝礼部尚书黄锦题写的“道韵楼”门额,镶嵌在楼门之上,字体飘逸、端庄秀丽。进入院落,可以清楚地看到主干道的设计成太极中的S形,两口公用的水井位于太极S的“两仪”,俗称“阴阳鱼”;院内的道路和屋内的明沟暗涵寓阴阳之合。

 







道韵楼是迄今被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

  据居住在此的老人讲:楼内充满8的倍数——72间房、32口井、112架梯。楼周围的墙壁上设有枪眼、炮眼,楼门顶还设有防火烧门的注水暗涵,全楼具有防兵乱、防乡斗、防火灾、防暴暑、防地震的八防作用。楼内房屋分为三进,前、中进为平房,中进后各留出一天井,屋虽深而光线充足。后进为3层楼周圈连在一起,第3层有檐廊,廊下前为木格屏,后为活动木雕隔扇,皆油漆或彩绘,外观整齐、古朴、大方。

 

  道韵楼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相当美观,一是有着总体庞大规整之美,二是结构对称美,三是楼廊整体划一之美,四有雕梁画栋之美:楼内有壁书壁画、灰雕泥塑、卵石图案、木雕窗扇等;特别是整座楼里,三环围成的楼房、平房、天井、厅、堂的统一有序和通风、采光、排水等,共同构成了居住的环境美。我在察看道韵楼的建筑特点时发现:道韵楼的墙基很简单,仅仅是在地面上铺设二层青砖后开始用生土夯墙,墙体下部厚约1.5米,上部厚约0.8米,呈梯形递减,这样巨大的建筑物居然没有打地基,历数百年不倾倒,让我大吃一惊。据导游讲解,1918年,闽粤地区发生大地震,很多土楼倒塌,而道韵楼内仅有几间房屋的墙体出现倾斜及裂缝,整体没有任何变动,可见道韵楼呈八卦形在结构上的聚合力和生土的粘结力非同一般。道韵楼在建造上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如固桷用竹钉而不用铁钉,至今没有一梁一桷遭虫蛀;各户虽相朝而门不相对;楼的八棱角指向山缝不对山峰;中有四眼私家水井筑于两户界墙之下各得其半,皆可汲水;阴阳沟数百年来保持通畅久不堵塞等。







 明代古建筑道韵楼

  八卦土楼,六世风雨,经历了400余年风雨的道韵楼每天还在演绎着居住在这里最普通人的生活,楼内的居民由全盛时期的600多人下降到现在的100多人,且老的老、小的小,完全不见青壮年者,行走在卵石铺就的道路上,透过古朴的大门,三五成群的老人坐在家里悠闲地品着工夫茶,在烧开的开水升起的袅袅蒸气中,老人和漆皮斑驳的家具、吸满茶垢的茶具渐渐地模糊起来……现在,道韵楼作为历史、文化、民俗观光旅游的胜地,吸引着不少游客和专家学者前往参观游览。

 

    道韵楼仿照诸葛八卦阵而建

 

    道韵楼规模宏大,站在道韵楼正门洞前向上望,要仰着头才能见到墙体同蓝天接触的一线。墙壁都是土黄色的泥土和砖头砌成,斑斑驳驳、坑坑洼洼的墙体就像一张饱经风霜的老人脸。据了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道韵楼历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始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建成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前后花了110多年时间才建成。过去没什么机械工具,可以想像这座巨大而精致的“土堆”花去不少人的心血。

 

    道韵楼的八角造型是仿八卦的形状而建的,楼中每一卦长39米,各有楼间9间,卦与卦之间用巷道隔开,八卦共72间。楼间也仿三爻而设计成三进,一二进为平房,第三进联接外墙为三层半楼房,楼墙高11.5米。底层墙厚1.6米,由黄土夯筑而成,墙基仅垫二层青砖,固桷用竹钉,虽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如初。楼中除了各家各户自用的水井外,不特意在楼中的阳埕左右挖二眼公用水井,以象征太极两仪阴阳鱼之鱼眼。该楼还与一般土楼不同,它仿照诸葛八卦阵的从生门入、休门出的原理,特地在大门一侧另开一休门,以让族人从此门出寨。







 八角造型的道韵楼


    道韵楼最奇的是它的楼体为八卦布局:楼埕为太极,埕左右两公用水井象征“两仪”(俗称“阴阳鱼”);八面三进围屋像爻画;埕和屋内的明沟暗涵寓阴阳之合。其他结构多以“八”为倍数,如天窗16个、水井32眼、房72间、梯112架等。道韵楼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相当美观,一是有着总体庞大规整之美,二是结构对称美,三是一环楼廊划一之美,另外是它雕梁画栋之美:有壁书壁画、灰雕泥塑、卵石图案及书法家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所题门额。特别是整座楼里,三环围楼房、平房、天井、厅、堂的统一有序和通风、采光、收水以及栽花莳草等,共同构成了居住的环境美。

 

    道韵楼是全国最大八角围楼,楼前有碑文写着:“道韵楼肇基于明成化年间,经三代人营构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建成,以八卦形为建筑布局,三进三环围,内造房屋72间,水井32口,规模宏大,结构独特,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题写楼名石匾仍在,雕梁画栋,壁画泥塑犹存。”正中门楼石匾上有“道韵楼”3个大字,是明朝礼部尚书黄锦1647年所题。

 

    楼内房屋分为3进,深28米,前、中进为平房,后进天井用于采光;后进的3层楼房,顶层前部有走廊相通。道韵楼坐南朝北,气势宏大。如果再加上四周的围屋,整个道韵楼占地1.5万平方米。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高大的土楼却没有挖什么地基,居然是在地面垫上两层青砖后,用原生山土掺上细砂、石灰、红糖和竹片等,通过墙板夯筑直接垒筑在地面上。

 

    围绕楼中祠堂,使得围屋虽深但仍光线充足。后进3层围楼高11.5米,底层墙厚1.6米,楼上设有正房56套、角房16套,对内门窗、走廊环绕,彼此相连,可俯瞰楼下围屋的情景,对外则设有枪眼、炮眼,而位于门顶上方的围楼还特别设有防火烧门的注水暗涵,使得整座土楼犹如一座坚固的堡垒,具有防兵乱、盗匪、乡斗、兽害、干旱、水火、寒暑、地震等“八防”作用。

 

    道韵楼各处建筑多与八卦爻画及8的倍数有关

 

    土楼多个数据均呈“八”字:8面3进的围屋构成“八卦”爻画,中央的祠堂(楼埕)为太极,广场两眼水井左右对称,宛如太极之两仪,俗称“阴阳鱼”,而楼埕和屋内的明沟暗涵则寓阴阳之合。土楼外,环巷筑有围屋8列,即在主楼八角的棱角相对留出8条巷道,构成环护土楼的8排围屋,使得土楼内外总体上构成了八卦图的布局。有意思的是,土楼内的各组建筑也多是8的倍数。

 

    土楼具有“八防”功能:防火攻(楼门顶有注水暗涵)、防匪盗、防乡斗、防兵乱(厚楼墙设有枪炮眼)、防兽害、防地震、防寒暑、防干旱等。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破,土楼里的数百居民利用储粮和井水以供自己饮食,而在80年前的大地震中,附近的房屋大多倒塌,而土楼里只有几间房屋左右倾斜,反而支撑了整个土楼不倒。


 
  在道韵楼参观,不管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座古建筑,都能感受到它的精致与恢弘。作为历史、文化、民俗观光胜地,道韵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往参观。  来源:希热旺乾 据中国科学报,国际在线等整理报道

博主私人微信ID: ZGFSXY  专业风水及测算微信 ID: ZGFSPX 
加微信号说明:(暗号要求:不闲聊,非业务及非有需要者请不要随意加)zgfsxy 或 zgfsp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