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人之长

 mypkm 2016-11-20
用人之长
管理者应如何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只抓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身之所长。利用好这些长处可以给你带来真正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要知道任何人都必定有许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1、要用人所长

2、发挥上司的长处

3、发挥自己的长处

要用人之长
管理者要运用人的长处,面临的第一关即在于择人。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什么为基础。所以,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不管是谁,如果他在任用一个人时只想避免短处,那他所领导的组织最终必然是平平庸庸的。所谓“样样皆通”,实际上可能是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多。

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是十项全能。与人类现有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合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世界上实在没有真正全能的人,最多只是有在某方面特别有能力的人。

一位管理者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识人之长,因而刻意避其所短,而非着眼于发挥其所长,则这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之所以用人,是用人来做事,而不是用人来投主管之所好。他们知道,一位红得发紫的女明星能有票房,让她发发脾气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他们问的是:“他贡献了什么?”他们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他们问的是:“他能做些什么?”

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组织,使人的弱点不致影响其工作和成就。换言之,我们可以把组织设置得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长处。一位优秀的税务会计师,自行执业时可能因拙于待人而遇到挫折。但是在一个组织中,他可以自设一间办公室,不与其他人直接接触。人的长处可在组织中产生实效,而人的短处可以使其不产生作用。

在用人择人时,一套恰当的考评方式,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的管理者,通常采用这样的考评方式:第一步是列出对某人过去职务和现任职务所期望的贡献,再把某人的实际绩效记录与这项期望贡献相对照,然后检讨下面的四个问题:

1、 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2、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3、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4、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
发挥上司的长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要设法充分发挥上司的长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却很少看见哪位管理者注意如何管理上司的课题。他们也许会说:“管理下属,我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我如何能管理我的上司呢?”管理上司其实不难,但只有有效的管理者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运用上司的长处。

要使上司能发挥其所长,不能靠惟命是从,应该从正确的事情着手,并以上司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建议。

有效的管理者常问:“我的上司究竟能做些什么?他曾有过什么成就?要使他发挥他的长处,他还需要知道些什么?他需要我完成什么?”

有效的管理者了解他的上司是人,所以也知道他的上司一定自有一套有效的方式,他会设法探寻上司的这套方式。所谓方式,也许只是某种态度或某种习惯,但这些态度和习惯却是客观存在的。

正因为人有各种类型,所以要了解上司的长处,并发挥其长处,需要有一个过程。它所涉及的,以其说是“提什么建议”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如何提出这一建议”的问题。换言之,向上司提出建议时,应考虑的不光是轻重是非,更重要的是陈述的先后顺序。
发挥自己的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肯定关心自己所面临的局限性,但他们也应该了解自己能做的和该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尽管有人觉得委屈,不能做事,但有效的管理者却能勇往直前。由于他们能勇往直前,所以别人感到非常严重的限制,在他们面前却都烟消云散了。

这样看来,所谓“别人不让我干”,恐怕是惰性和没有勇气的借口吧。就算是客观条件真有限制(事实上任何人做任何事均免不了有限制),也一定仍然可以做出许多有意义的重要工作来。有效的管理者会发掘机会。他只要先问:“我到底能做些什么?”他准能找出许许多多重大的工作,就只怕他的时间和资源不够而已。
 
重要的是,有效地管理者会顺应自己的个性特点,不会勉强自己。他注意的是自己的绩效,自己的成果,从而发展出自己的工作方式来。他会问:“哪一类工作别人做起来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我做起来却是轻而易举?”

有人适合单独行动,从头到尾一手包办。也有人擅长谈判,特别是进行情绪激烈的谈判,例如劳资合约之类的谈,在这方面,往往需要预测劳方的对策。有人料事如神,有人却常常判断错误。

如何用人所长,不仅是个态度问题,而且是一个敢不敢去实践的问题。用人之长,可以从实践中获得改进。我们只要注意认识我们的下属,观察我们的上司,多问“此人能做些什么”,而不必问“此人不能做些什么”,最后我们肯定能养成重视人之所长及善用人之所长的态度。久而久之,我们也能以同样的问题来问自己了。

在一个组织中,有效性的每一面,都是“机会的开发,问题的消失”。尤其是对人,这一点更是特别重要。有效地管理者,把每一个人都视为可以开发的机会,包括他本人在内。

总而言之,管理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管理者的任务,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就像圣经中那段“塔兰特寓言”所说的一样,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让个人的才智、健康以及灵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
彭信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骐骥资本联合创始人、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资深讲师,国家开放大学特聘专家与客座教授,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顾问,国际行动教练协会认证教练。

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