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人活着最幸福?-三月冬不拉的回答

 骑火一川 2016-11-20

幸福可以说是人一辈子的终极追求,财富也好,健康也好,家庭也好,事业也好,多达成一些,离幸福也就多一步。

但在漫长的一生中,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答案。

1938年,哈佛大学开展了名叫The Grant Glueck Study的研究,这项研究持续了76年,在此期间,他们跟踪记录了724位男性,从少年到老年,年复一年地询问和记载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等,这个项目至今还在继续中。

2015年11月,第四任负责此项目的主管、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Robert Waldinger在TED上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开,这700段人生的幸福密码。

这项研究选择从两大群背景迥异的美国波士顿居民开始。

第一组研究人员从当年哈佛大学本科生中选出了268名高材生,他们当年才大二,他们后来全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大部分人都参军作战了。

另一组人是456名家庭贫困的小男孩,他们来自20世纪30年代波士顿最困难最贫困的家庭。大部分住在廉价公寓里,很多人家里甚至连热水供应也没有。

在76年的时间里,这些年轻人长大成人,进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成为了工人、律师、砖匠、医生,有人成为酒鬼,有人患了精神分裂。有人从社会最底层一路青云直上,也有人恰相反,掉落云端。

在研究的一开始,不管贫富,年轻人都坚信名望、财富和成就是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保证。而回顾他们的一生,他们发现并非如此。

这些人70年来给我们的答案是: 好的社会关系能让我们过得开心、幸福。

研究发现,那些跟家庭成员更亲近的人、更爱与朋友邻居交往的人,会比那些不善交际离群索居的人,更快乐、更健康、更长寿。

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了人际关系与金钱之间的关系:

比如,当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一个人金钱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与他人的关系水平;一个拥有“温暖人际关系”(warm relationships)的人,在人生的收入顶峰(一般是55到60岁期间)比平均水平的人每年多赚14万美元;智力水平在110-115之间的人与150以上的人,在收入上没有明显差别;儿童时代受到良好母爱关怀的人,平均比没有母亲关怀的人,每年多赚87000美元。

100多年前,马克·吐温回首自己的人生,写下这样一段话:

“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这项研究及700人的一生也许给我们的也是同样的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