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孩子”和"立规矩" 从来不是单选题

 sixu986 2016-11-20


f r o m 乐乎君



文 | 小君

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的父母主要是2种类型:严厉型和溺爱型。据我们分析了解到:忽视型以留守家庭居多;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家长是孩子最受欢迎的家长,可是却是非常的稀少。大家感兴趣做个投票,看看你是什么类型的父母?

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聊一聊溺爱型和严厉型育儿方法的利与弊。到底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呢?

1溺爱型和严厉型孩子的区别

我们到外面吃饭,偶尔会遇到一些小屁孩在围着餐桌疯跑的事情。期间不管父母跟孩子说几篇:“你们几个老实一会”。可对孩子的震慑力远远不够。显然,这是一个溺爱长大的孩子,他们可以说是有点无法无天了。

我一个朋友家,食不言寝不语是最基本的,写错个字父母也要把本子撕掉让孩子重写。是的,这是一个严格管教的孩子,小小的孩子似乎就不会笑了,我每次见他都是愁眉苦脸,失去了童真。

2“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

从来都不是单选题……

到底是溺爱孩子好,还是严格管教孩子好呢?很难选? 拜托!请大家跳出这种框框思维,“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从来都不是单选题。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民国年间,广东一位省长写过一本叫做《家庭教育》的书。书中写到“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过度溺爱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自私与懒惰、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与教;后者则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让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压抑和扼杀、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美国简.尼尔森《正面管教》倡导: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善则是爱的表现,坚定是对规矩、界限的坚定,两者是并行的。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

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

3家的本质是内心的归宿,

需要的是真诚的关怀和亲近,

需要的是人情味儿和同理心。

有人把英语中的爱“love”进行的拆分解读,

“L”代表Listen(倾听);

“O”代表Obligate(感恩);

“V”代表Valued(尊重);

“E”代表Excuse(宽容)。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正是需要这种“爱”。

倾听。在给孩子订立规矩之前,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最好是跟孩子进行一次充分的讨论,而不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行控制。比如孩子吃饭没规矩,东挑西捡,用手抓着吃、又或者孩子总是剩下半碗饭。家长完全可以耐心的询问孩子是什么原因。是因为食物不可口?不习惯用筷子?还是真的是因为吃不下了?

倾听、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再给孩子制定规矩。什么时间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果再调整之后再吃饭没规矩,再约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感恩。这里不只是给孩子立规矩时需要一颗感恩的心,而是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发自内心感谢孩子的到来,才能让自己有勇气与无数的琐事和让人崩溃的问题抗衡,才不会被自己情绪的魔鬼所左右,才能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管教。

前苏联教育家杰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孩子最喜欢爱她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尊重。给孩子立规矩需要表达出你的尊重。

孩子做客的时候没规矩、见到别人家的主人不打招呼、喜欢乱动别人家的东西、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理所当然的索要、在餐厅追逐打闹、在图书馆大声喧哗等等。

我们要尊重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这个年龄段爱玩爱闹的特点,也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约定俗成的礼仪。可以跟孩子订立规矩,告诉孩子在这些场景、场所,我们要保证不影响他人。

宽容。宽容不是溺爱,更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允许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

每个孩子都会有无知和调皮的时候,某一阶段某些事情上的“没规矩”,并不是天塌地陷般的灾难,也非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品质和人格。在孩子“不规矩”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规则之美,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规则教育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包容心远比强制力更能让孩子学到守规矩。

我们终究无法陪伴孩子一生,终究有一天要目送他远去。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们能为他做,并且让他受益终身的事情,那就是给孩子我们全部的爱,并教会他做人做事的规矩。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是我们的责任。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