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孩子和立规矩,并不是单选题,真正爱孩子是让两者一起

 两口育儿 2020-07-04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父母都会进入这样的误区:既希望孩子得到更多的自由,充分展示个性,又担心孩子没有规矩的约束以后不好管教。因此,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常常让父母陷入两难的选择。

飞飞的孩子今年3岁,正是好奇心重喜欢到处乱跑的年龄,只要妈妈一不留神,他就会搞出一大堆的动作来。

不是把家里养的花草揪坏,就是把自己的玩具、鞋子等乱扔,弄得一片狼藉让飞飞忙于应付。

飞飞想“教训”孩子又觉得他年龄小可能听不懂,看着孩子流泪的样子,飞飞又心疼又气恼。如果不“教训”的话,又害怕孩子养成这种坏习惯。

那么,在爱孩子和立规矩之间,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爱孩子和立规矩并不是单选题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个“度”,不是管得太多就是管得太少。

  • 管得太多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总是考虑如果现在管教不好,以后孩子在社会上难以生存;
  • 管得太少的父母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就承受压力,因此,对孩子难免溺爱。

这两种方式看似有理,其实是进入一个误区,把爱和立规矩对立起来,让自己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进行单选。

事实上,爱和立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二者并不矛盾。

  • 如果对孩子溺爱过度,容易让孩子没有规矩,甚至不懂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 对孩子管得太严又容易让孩子养成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性格,也可能限制孩子的个性发挥。

但是,如果能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在关爱孩子的同时坚守规矩,在执行规矩时也能传递对孩子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给孩子立规矩应掌握原则

1、有规矩不能惯

有的孩子在父母不能满足其愿望时,往往用哭闹、不吃饭、耍赖等办法相要挟,面对父母的教育时拒不听取和服从。

这时父母不能妥协或者轻易答应,更不能降低原则和底线,必须坚决按规矩办。

否则,孩子一旦被惯坏就会得寸进尺,从而提出更多无理的要求,甚至因为要挟父母不成,发生离家出走、自杀等严重的后果。

2、能做的事必须自己做

不少的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不懂事,长大以后再教育再改还来得及,所以事事为孩子包办代替,这是错误的观念。

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做力所能及的事,父母要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长期坚持就能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否则会让他形成依赖心理,更会没有规矩。

3、能担的责任必须自己担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面对错误,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让孩子在犯错后不是选择逃避,而是思考办法弥补过失承担后果,才会得到不断的成长。


从小给孩子立下四个规矩

一、不能有粗野和粗俗的行为

有的孩子喜欢使用暴力强迫他人服从自己,有的则喜欢用语言威胁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言行,父母必须先让孩子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明确地告诉他不能这样做。然后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让他通过反省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外界获得更理性的认识,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

二、不能随便拿他人的东西

有的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占有欲望强烈,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随便取用。

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树立基本的道德准则,分清自我和他人的界线,知道别人的物品自己无权支配,让孩子懂得不能随便乱拿他人的物品。

三、不能随意打扰别人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由于长辈的溺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毛病,将来很难在社会中立足。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习惯,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及时纠正随意打扰别人的习惯。

这样的家规能让孩子从小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他人,有利于进入学校和社会中与人和睦相处。

四、不能逃避错误和责任

有的父母以孩子年龄小为借口,对犯错的孩子无原则的宽容,让孩子失去约束为所欲为,可能犯下更大的错误。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事情做错后,必须承认错误并勇于承担后果,这样能让孩子学会诚实守信有勇气面对错误。

同时,如果父母错怪了孩子,也需要给孩子承认错误,通过尊重孩子让他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更好地保护自己。

【暖心寄语】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为一个自信独立的人,这是父母的责任。在爱的过程中记得立下规矩,把爱和规矩结合起来,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既有爱心又有责任和担当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