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北京小吃 一道美食,一道记忆。蕴藏在北京传统美食里的其实远不只是美味那么简单,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融入市井百态,品尝京城百味名吃。 豆汁儿 推荐餐厅:锦芳小吃(磁器口店) 美食地址:东城区磁器口大都市街南1楼 豆汁是老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小吃,据传慈禧在幼年时,因家境贫寒就常以豆汁代替蔬菜,到后来豆汁更是成为了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 豆汁儿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成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行发酵而制成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老北京人爱喝豆汁,可对于第一次喝豆汁的人来说可能就不是那么美好了,那酸涩的味道真是让人难以忘怀。但您要是喝个几次就会发现容易上瘾哦! 豆汁、焦圈配咸菜是老北京人的标配早餐。梁实秋先生曾经描述过: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地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真真儿是妙不可言。 麻豆腐 推荐餐厅:智深烧烤 美食地址:丰台区南三环中路154号(刘家窑地铁站西南口西行200米) 麻豆腐与豆汁是同一种原料和方法制成的,将淀粉的下脚料,发酵后的豆汁用火烧开,过滤后流下去的是豆汁,上面就是麻豆腐啦!带着跟豆汁有相同味道的麻豆腐,也是相当受老北京人的喜爱哦! 著名的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就爱这一口,可谓是麻豆腐的忠实粉丝啦! ![]() 吃过麻豆腐的小伙伴都知道,一般麻豆腐都是用羊油进行炒制,所以膻味比较重,今儿小编推荐的麻豆腐可是用素油炒的,吃起来一点也不膻哦! ![]() ![]() ![]() ![]() 面茶 ![]() 推荐餐厅:马记面茶 美食地址:朝阳区潘家园华威西里38号楼 清代大美食家袁牧曾写道:熬粗茶叶汁,炒面兑之,加芝麻酱亦可,加牛乳亦可,微加一撮盐即可。老北京面茶颜色鲜黄,质地细腻,味道香浓,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风味小吃。 ![]() 面茶可算是老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了,先将面粉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再加入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后放入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就可以喝了。 ![]() 面茶的味道甜美,很受食客的喜爱,小伙伴们不妨也来感受一下正宗的老北京面茶。 ![]() ![]() ![]() ![]() 咯吱盒 ![]() 推荐餐厅:张三咯吱盒 美食地址:通州区梨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186号 咯吱盒是一种比老北京城还老的老北京特色食品,相传当年通惠河畔有一位山东老汉,他将家乡的煎饼切后放入油锅中炸,炸过的煎饼入口酥脆,满口奇香,嚼起来咯吱作响,于是便有了“咯吱盒”这道小吃。 ![]() 咯吱盒的原料非常广泛,麦、米、豆、谷,都可入选,磨成粉,调水成浆,摊成煎饼,再均匀撒上香菜末和椒盐,卷成卷切好,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入口酥脆,五谷香沁人肺腑。 ![]() 咯吱盒可以直接吃,也可以配上甜面酱、小葱或葱白一起吃,说到这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馋到不行了呢~ ![]() ![]() ![]() ![]() 炸灌肠 ![]() 推荐餐厅:丰年灌肠 地址:东城区隆福广场前街1号 炸灌肠是老北京的大众街头小吃,早在清光绪年间炸灌肠在京城就小有名气了~ ![]() 灌肠是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 ![]() 炸灌肠要吃现炸出来的。喜好脆口的可以提前告知店家切薄一点,这样吃的时候嘎嘣脆。厚一点的灌肠,外焦里嫩,吃的时候浇上盐水蒜汁,别有一番滋味! ![]() ![]() ![]() ![]() 豌豆黄 ![]() 推荐餐厅:四世同堂 美食地址: 西城区西便门内大街85号的金色夏日商务酒店一层里面 诗称赞豌豆黄:'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着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 ![]() 明代就已经有豌豆黄的记载了,清朝乾隆初年就传入宫廷,清官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来的成品色泽浅黄,细腻,入口即化,味道香甜。 ![]() 而这家的豌豆黄更是做出来不一样的花样出来,不仅味道正宗,质地细腻,更是玩起了创意,您可瞧好了,这麻将版的豌豆黄可不一般哦! ![]() ![]() ![]() ![]() 糖火烧 ![]() 推荐餐厅:尹芳斋 美食地址:朝阳区常营清真寺美食一条街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寒冷的冬天里,闻着麻酱和红糖混合色香味就能找到巷子深处的烧饼铺子。 ![]() 糖火烧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相传1640年,南京回民刘大顺乘船北上,以走街串巷卖油炸果子、糖火烧等小吃为生,后来糖火烧就在北京城火起来了! ![]() 糖火烧是红糖和芝麻酱的完美结合,香油味浓郁,外皮偏酥硬,入口后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在唇齿间回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