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豆汁配卤煮?老北京人表示不服

 九州好人 2021-12-30

人说北京是美食的荒漠。这一说法并不是说北京没有好的餐厅:在新疆巴州驻京办,你能吃到让老库尔勒为之点赞的烤包子在广西驻京办那兰酒楼,你能品尝到一碗让南宁男人沉默、女人流泪的老友粉去宜宾招待所,在等候了50多号后,一碗燃面能瞬间把你带到那个被金沙江和岷江滋润的川南小城。

图片

▲巴州驻京办中香喷喷的烤包子

国内驻京办自不必多说,北京三元桥至三里屯,使馆区周边国际餐厅的菜品水准也足够让来自欧美、印巴、土耳其甚至伊朗的国际友人们寻找到他们姥姥的味道。

图片

▲土耳其餐厅西庭·秀色的诱人美食

但是依然有人说北京是美食的荒漠。传统的八大菜系并无北京菜,提到北京特色美食,人们似乎只能想到烤鸭。除了烤鸭以外,北京美食就只剩下被人调侃、戏谑的豆汁和卤煮火烧了。

图片

▲烤鸭怎么了?!倍儿香!

事实上,自从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建立紫禁城以来,世代生活在北京的百姓们经过数百年的琢磨,研发出了不少好吃不贵的美食。奇怪的是,在全国各路美食四散传播的今日,北京小吃依然“敝帚自珍”,极少走出四九城。

图片本期《小艾玛的游乐园》,天洪和Emma就来为大家盘点下,那些不暗黑的北京小吃

豌豆黄:北京甜点天花板


鲁迅曾经说过,如果你来到北平却没尝过豌豆黄,那你算是白来一趟。在Emma和天洪以及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看来,豌豆黄堪称是北京小吃的天花板

图片

图片

豌豆黄本是北京民间小吃,后来因为味道太赞,进了宫成为一道宫廷小吃把豌豆洗净、去皮、磨碎,再煮烂后糖炒、凝结成块。成品色泽呈柠檬黄色,放入冰箱冷藏取出后,冰冰爽爽,入口即化,细腻至极。

图片

图片尽管北京的豌豆黄以北海公园内的仿膳饭庄最为出名,但它并非高高在上的名吃。几乎所有做京菜的餐厅均有豌豆黄出售,且价格合理。如果不想为了一盘豌豆黄而专程去餐厅消费,遍布北京城的护国寺小吃有装好盒子外卖的豌豆黄。

图片

▲护国寺小吃的豌豆黄外卖

面茶:不用筷子不用勺


面茶不是茶,而是一种由芝麻酱糜子面组成的一种糊状物。在北京,面茶常能在早点铺见到。“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满满一大碗粘稠的碳水化合物下肚,一上午都不会饿。

图片

芝麻酱和糜子面,都属于吃起来没什么味道的食物,所以一般餐厅会提供炒香的芝麻盐芝麻盐是用芝麻、盐、花椒粉和干姜末一起炒制而成的调味料,撒上一点以增加咸味,面茶的味道更香。

图片最后,传统的面茶是不需要用勺或筷子的。老北京人喝面茶讲究的是用嘴贴着碗边,一边吸溜着一边转碗这样方便喝到温度合适的面茶,还能让入口的芝麻酱和糜子面的比例刚刚好。当然,如果觉得这种做法不够雅观,就踏踏实实拌匀了,用勺子像吃黑芝麻糊一样挖着吃就好。

图片

▲咱老北京人喝碗面茶

炒肝:更清淡的卤煮


不少人很难接受卤煮火烧浓浓的内脏味,觉得过于重口味了。想试试北京小吃中的内脏,又不想吃卤煮,那不妨试试老北京的另一道名吃:炒肝

图片

图片

▲炒肝就包子

顾名思义,炒肝的主要食材是猪肝,除此以外还有猪大肠。炒肝起源于宋代民间的“熬肝”和“炒肺”。如今使用淀粉勾芡后,形成了糊状,吃起来没有浓重的大肠味道,但又有吃动物内脏时该有的独特味道,值得尝试。

图片和豌豆黄一样,炒肝在做北京菜的餐馆均能吃到,而北京人最经常吃炒肝的地点依然是早餐店,传统的吃法除了用勺子,像面茶那样溜边转碗也是个好办法。

图片

▲您也来一碗!

炸灌肠:不带一点肠的油炸香肠


炸灌肠用英语叫做Fried Sausage(油炸香肠),但实际上炸灌肠里没有一点肉,而是正儿八经的油炸淀粉。曾几何时,炸灌肠使用猪大肠中提炼出来的油炸制的,因此正宗的炸灌肠闻起来总有些奇怪的味道。

图片

▲刚出锅的炸灌肠

后来的炸灌肠几经改良,从传统的猪大肠子+大肠油+香料制造,改为猪小肠+植物油+香料制成。虽然每次改良,炸灌肠浓烈的味道渐渐消退,力求更加接近当代人的口味。

图片

于是,如今经过改良后的炸灌肠出于风味和健康因素的考虑,除了不再使用猪大肠油,肠衣也不再是猪的肠衣了。可以说,今天的炸灌肠目前除了名字里有个“肠”字,长得像个肠子,本身已经和肠没有任何关系了

图片

老北京炸灌肠届的劳斯莱斯“丰年灌肠”早在2016年歇业大吉,但在2019年于前门大街重装开业。如今尽管不少餐厅还卖炸灌肠,但大多已是失去了灵魂的淀粉坨子。既然如此,去超市或网上买上一袋灌肠,自己在家里炸了,拌上佐料大快朵颐倒也是个经济的办法。

图片

 ▲丰年灌肠店门口排队的食客们

图片

 ▲自己尝试做一回炸灌肠

豆汁儿:降三高的安全卫士


不少人开玩笑:看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无需听他说话或是查身份证。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汁儿放在桌上,蹙眉将脸转向一边,或是做干呕状的一定不是北京本地人。老北京的标准做法是把碗端起来“咕咚咕咚”喝上几口,然后抬头来一句:“有焦圈儿么?”

图片

就像“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豆汁儿和焦圈儿自古以来就是一对儿相互扶持,共同奉献的黄金搭档。尽管在文章开头我们说过,这篇文章不说黑暗料理,但是在北京人眼里,豆汁儿并不是黑暗料理。正相反,它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是寒夜中的温暖港湾。

图片

文章开头写鲁迅说“如果你来到北平却没尝过豌豆黄,那你算是白来一趟”那是扯淡,但是另一位文人汪曾祺在他的文章中确实写过“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这样的话。这话其实放到今天也不过时,尽管来自全国的游客都知道豆汁儿有一股泔水味儿,但是第一次来北京,坐在老北京炸酱面馆里,总要点一碗豆汁儿,十几人每人分上一勺。

图片

 ▲炸酱面就豆汁

豆汁是用制作绿豆粉丝剩余的下脚料和渣滓经过发酵后制成的,尽管争议巨大,但这饮料从健康的角度来讲确实有百益而无一害。除了养胃、解毒、清热去火,还能降三高。天洪的爸爸一度血脂高出正常范围不少,愣是凭着每天早上一碗豆汁儿的偏方把血脂降到了正常范围。

图片 

今天,天洪每次去京味餐厅吃饭,总要点上一碗豆汁儿,趁着热呼呼地喝掉。不同于常规的佐焦圈吃法,天洪更喜欢一口豆汁儿一口咸菜丝的搭配,酸酸咸咸,一碗下肚,身体微微发汗,畅快无比。

图片

  ▲心满意足的天洪

除了四样小吃,北京的各色小吃数不胜数,像驴打滚、蜜三刀、爆肚儿、麻豆腐、蛤蟆吐蜜等等。但是有些小吃并非北京独有,像驴打滚、蜜三刀这种点心,在北方不少地区都有相似的特产,因此不再过多赘述。

图片要想一次把北京的小吃吃个遍,您可能还真得亲自来北京呆上一周,吃上各种小吃、逛逛各种博物馆、打卡各种咖啡馆,在冬日的暖阳下看看书、发发呆,实在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图片
▲文/天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