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乙肝治疗的一线药物:恩替卡韦

 喜欢上网看书 2016-11-21

慢性乙肝治疗的一线药物:恩替卡韦

我国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有相当多的乙肝患者并不了解恩替卡韦这种药物。实际上它是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很适合初治的患者,具有高疗效、耐药低等特点。

2005年美国FDA 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已相继批准它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恩替卡韦可有效治疗慢性乙肝且耐受性良好;单用或与其他核苷(酸)类药物(如替比夫定、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联用,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均有明显疗效。

使用方法

成人和16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口服本品,每天1次,每次0.5毫克。拉米夫定治疗时发生病毒血症或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患者为每天1次,每次1 毫克(0.5毫克两片)。本品应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肝功能失代偿患者无须调整恩替卡韦用药方案。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根据化验指标相应调整药物用量。

慢性乙肝治疗的一线药物:恩替卡韦

注意事项

乙肝治疗注定是一场“马拉松战役”,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药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

治疗过程中应对相关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随访,其中包括生物化学指标: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的监测,应在治疗开始后每月1次,连续监测3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个月1 次。病毒学标志物:治疗开始后每3个月检测1次HBV DNA,每3~6个月检测1 次HBsAg、HBeAg和抗-HBe;治疗监测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情可相应调整。抗病毒治疗应慎重停药,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停药后半年内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转氨酶、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以后每3~6个月检测1次,至少随访1年。随访中如有病情变化,应缩短随访间隔。发现疗效不佳,应及时进行HBV基因型耐药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随后可能出现的肝炎发作与肝功能失代偿等情况。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推荐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可考虑换用其他药物继续抗病毒治疗,不推荐服用恩替卡韦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作者: 方健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更多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营养,疾病防治,减肥保健,长寿养生等专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ishicankao(长按可复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