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之美』经络学说(中)

 愚公移山之志 2016-11-21


中医之美系列讲座(19)

到底什么是经络呢?让我们先从名称谈起吧。

所谓“经络”,实际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

经脉、络脉说的都是脉,那么“脉”又是什么呢?

据现有的资料,中医所说的“脉”早期主要是指血管,至今中医仍将切按手腕等部位的动脉搏动情况来诊病的方法叫做切脉(也叫号脉、把脉),就是这种脉与血管关系的痕迹。

以后随着针灸理论的发展,脉的含义越来越丰富,所指内容就不限于血管了。

从字面看,“经”本义为织物的纵线“络”本义为缠绕,引伸为网状物。

经脉是指脉的主干,纵向分布于人体,尤如江河的主流。

络脉是指脉的分支,由经脉横向分出,尤如江河的支流。

经络分布于身体的上下内外,无处不到,像网络一样把全身联系起来。

整个经络系统可以用下图表示:

经脉有两大部分,即“正经”与“奇经”,正经有12条,叫做十二经脉;奇经有8条,又称“奇经八脉”。

在整个经络系统中,“正经”是最主要的经脉,其命名极有规律,如凡是经过手的称“手脉”,经过足的称“足脉”。

分布于人体阳面的称“阳脉”,阴面的称“阴脉”。按照阴阳之气的多少,又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古人认为,经脉是连接体表组织与脏腑的通路,每条经脉都连通各自所联系的脏腑,故经脉名称中还含有脏腑名称。因脏属阴,故阴脉均含脏之名;腑属阳,阳脉均含腑之名。如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等。

奇经与正经不同,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其中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六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中,所以有腧穴的经脉只有十二经与任督两脉,合称“十四经”,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络脉有浮络、孙络等,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浮络”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我们再来看看十四经的循行分布特点。

12条正经中手有三阴脉、三阳脉,足也有三阴脉、三阳脉,而且在体表呈左右对称分布,所以每一名称的经脉实际有两条,共24条

手足的角度看:在体表,手经的一端在手,另一端手阴经在胸、手阳经在头;足经的一端在足,另一端足阴经主要在胸腹、足阳经在头。可见手足阴经都循行至胸腹,手足阳经都循行至头部,故称“头为诸阳之会”,说明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所以传统保健理念中强调“寒头暖足”。

阴阳的角度看:在体表,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阳经在头部的分布,大体为阳明在前(额面)、少阳在侧(颞耳)、太阳在后(枕项)。躯干部的经脉分布,阴经在胸腹(自前正中线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阳经中的足阳明在胸腹(前,比较特别)、足少阳在胁肋(侧)、足太阳在肩背腰骶(后)。

十二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参见下表:
      阳经在头、躯干部的左右分布也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上抵颏部,有调节全身阴经之气的作用,故又称“阴脉之海”。

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也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上至头面,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故又称“阳脉之海”。

所以许多用于急救、强身保健的重要穴位位于这两条经脉上

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冷汗出,四肢冰冷,脉细欲绝者,可针刺(按压)督脉上的水沟穴(人中沟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百会穴(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高热不退,可针刺督脉上的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或在腰背部督脉经上刮痧。

体质虚弱,经常腹泻、脱肛、感冒者,常灸任脉上的神阙穴(脐中)等可以增强体质,治愈或减少慢性病的复发。

古人认为气血在经脉中循环往复地运行。十二经脉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环行连接,以表达脉中气血运行是循环往复的,称为“经脉流注”。其连接的顺序为:


经脉气血的运行方向,可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记忆:以双手上举的站立姿势阳经皆由上向下行,阴经皆由下向上行,体现了阴升阳降的运动形式。如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接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接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以此类推。

了解这些经脉的分布与走向,对诊断与治疗疾病都有重要意义,如肺有病,往往会在相应的肺经部位即前臂内侧前缘出现酸麻疼胀等不适感,使用入肺经的药物或针刺肺经上的某些腧穴可以治疗。

利用经络理论来诊断、治疗疾病的具体内容我们下一期再接着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