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生命观

 鶴崧軒森 2016-11-21

目录


引言

一、生命的本质

二、万物的生成

(一)万物生成的动力

(二)万物生成的过程

二、万物的存在

(一)万物的生长

(二)万物的病态

四、万物的死亡

(一)死亡的内涵

(二)死亡的过程

(三)生与死的归宿

结语


正文


引言

在日常的语境里,“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应激反应等的复合现象。生命个体通常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以适应环境。这符合《周易》的看法,但《周易》对“生命”的看法远不止此。

《周易》的生命观

《说文解字》释“命”:“使也。”命令发布者,是以其所拥有屋舍(作为上级)为前提的,听命者在此不得不服从,就像人由母亲诞下之后,不得不拥有父母,拥有一个身体,生活一定的年岁并面临成长、疾病、衰老、死亡。因此“生”与“命”二者组合而成“生命”,表示人、动物、植物等生存的意思。目前,笔者目力所及,最早记载“生命”一词者为《战国策》。《战国策·秦策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其次是《北史·源贺传》:“臣闻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 这里的“生命”,已经与我们今天的意思非常接近了。

在《周易》的世界里,我们所言说的“生命”对应的涵义是一切事物的发生、存在、消亡的过程。《易经·系辞下》:“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一切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周流,周流具体又呈现为上下、刚柔之间的相易。所以,事物的出现,必然走向它的消亡。《易经·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一切事物最基本的样子,是“始”,即生发,生发后,即向着发生的相反方向运动,“终”即消亡。可以,生命的存在和死亡,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最大的人生课题,《周易》作者对此有极为清醒的认识。《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周易》的作者亲自表示,《周易》研究的核心问题,即是“原始要终”。要,约束义、索求义、掌握义。可见,研究掌握万物的发生、存在、消亡规律,使人能够调整生命的状态,最后得到良好的终结,是《周易》的根本任务。

一、生命的本质

《周易》讨论一切问题,都是“天地”的范围里进行。《易经·系辞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意思是,《周易》研究的问题是以天地为范围或准绳的,所以,《周易》的视野涵括了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对于“生命”这样重大的话题,《周易》也是以天地为范围进行讨论的。《周易》认为,“生命”是天地间最显著的现象或体量最大的事物。《易经·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天地,是万物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万物出生,当然,也必然地包含万物的成长、消亡。充满整个天地之间的,只有这一件事情,即是万物的出生、存在、消亡。

《易经·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行为或属性,就是“生”。从行为的角度上讲,天地作为万物存在的背景,最大的作用就是创造万物的生命,支持着万物的生命。从属性的角度上讲,天地最大的属性就是生,即天地本身的属性就是“生”,这当中包含了“天地也是有生命的”这个意思。

《周易》“天地”的涵义,大约是指宇宙和大地,包含日月、星辰、自然界等等。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日月、星辰等都是天体。宇宙大爆炸论是现代最有客观证据的宇宙诞生理论,通过这个理论及相关的勘测得知,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宇宙中的恒星,包括我们的太阳,是由弥漫在广阔太空中的巨分子云引力坍缩凝聚而成;我们的地球,则是诞生于46亿年前,太阳由于有巨大的引力,把地球纳入其引力范围;月球约与地球同时期起源,被地球捕获后,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天地”的大致格局。此时,我们的太阳已经处于成年期,围绕着它,有为数众多的行星。到中年期时,恒星将膨胀成超巨星,晚年到死亡,恒星将以三种可能的冷态之一为终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易经·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当中的“太极”是指宇宙伟大的开始。宇宙创生之后,再生两仪,两仪即刚柔,后来称为阴阳。《易经·系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宇宙间最显著的属于两仪的事物就是日月的往复运动。

《易经·系辞下》:“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这段经文指出,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处于静止不动的。基层运动是高层运动的基础,高层运动是基层运动的发展,前面运动是后面运动的前提,后面运动是前面运动的延续。

阴阳两仪的运动对于万物而言,是根本性的,但就连这个根本,也是从更基础的层级化生而来,也是有“生命”的。所以,从“生命”的角度看天地与万物,可以说是“生命中的生命”或说“生命再化生的生命”。天地的“生命”是万物的“生命”的母体,万物的“生命”是天地的“生命”的延续。所以,《易经·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以“生”为基础,推动“生”,生出“生”,即是易。

《易经·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段经文讲的是生与死的过程,字面意思是:精气产生万物,游魂使万物变化以至于死亡。当中,“游”,不固定、飘荡、离散的意思。《说文解字》释“魂”:“阳气也”。可见,生命的成长和终结是以精气的不断耗散为基础的。离散运动造成了生命的终结。由此推知,生命生成过程,是由于聚合运动产生的。《易经·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天地按照一定的方式奠定基础,精气就在此基础上按照“类聚、群分”的方式进行聚合,从而形成了生命。“生命”产生是以“类、群”作为路径,“类、群”的划分是以系统为基础的,所以,“生命”呈现出系统的特点,即“生命”是按某种条件聚合而成的系统。

在各种“生命”中,有的“生命”比较特殊,《周易》进行了专门的列举和论述。《易经·说卦》:“坎,其于木也,为坚多心……离,其于木也,为窠上槁……艮为果苽,其于木也,为坚多节。”三个“其于木也”,证明《周易》对于植物有特别的关注。《易经·说卦》:“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这是专章列举动物生命。《易经·说卦》:“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 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这是专章列举人的生命。

《易经·系辞下》:“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这段经文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属于考察“天地的生命”,“观鸟兽之文”属于考察“动物生命”,“观……地之宜”属于考察“植物生命”,“近取诸身”属于考察“人的生命”。

所以,生命的本质是某种条件聚合而成的层层叠叠、不断推进的系统的运动变化。有三种生命得到了《周易》的特别关注,那就是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

二、万物的生成

天地是万物生成的基础,万物都是在天地之内诞生的。

(一)万物生成的动力

《易经·序卦传》:“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万物化生是天地存在的自然结果。天地生成万物是由于天地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易经·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天地各有属性,天的属性是高,地的属性是低,地衬托了天的高,天彰显了地的低,天主动,地主静,这就是刚柔两种力量。《易经·杂卦》:“乾刚,坤柔。”刚柔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天地的运行,从而产生万物。天地共同作用总体的情况,就是“生”。《易经·系辞下》这样总结:“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经·系辞上》进一步解释天地不同属性的相互作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阴阳之义配日月”,所以,日月的运行,就是天地的运行,一寒一暑两种状态互相递进,天的作用犹如男性,具有开创性,地的作用犹如女性,具有成就性。

乾刚坤柔,天地分别的不同属性相互作用,就是万物生成的动力。

(二)万物生成的过程

《周易》对万物生成过程有一段非常凝练的经文。《易经·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醇,万物的精华。《康熙字典》:“精也。”南宋朱熹《《周易》本义》:“醇,谓厚而凝也。”天与地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产生了万物的精华,精华“厚而凝”,分为两种,一种属男,一种属女,男女两种精华媾和,从而产生了万物。

这里的出现了逻辑链条的断裂:“男女媾精”当中的“男女”显然是对应着“天地”,但与“天地”不同的是,“男女”的功能是“媾精”,“男女”是“媾精”的主体,“媾精”的前提是“化醇”,“化醇”的前提是“氤氲”,“氤氲”的主体是“天地”。“男女”所“媾”的“精”是“天地氤氲”所化的“醇”,那么,可以进行“媾精”的“男女”从何而来?

参考现代科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化学起源说”为大多数人所信服。其说认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光照、体量适当的水和大气层,在某个适当的时机,物质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再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然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最终演变为原始生命。这一阶段是在原始的海洋中形成的,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把生命起源的“化学起源说”与上述经文互参,可知生命起源的前期,确实只有“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原始的“醇”中,没有男女。原始生命诞生后,才有了雌雄、男女,此时,生命的生成过程是双线重合的,“化醇”和“媾精”同时进行,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和进程。

《易经·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聚合是产生生命的必要步骤。因此,“男女媾精”有几重涵义:其一,男女二者相互吸引;其二,男女相互聚合;其三,男女产生交媾;其四,男女精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物”。

对万物生成后的进一步演化,《周易》有更为系统的描述。《易经·说卦》:“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易经·说卦》:“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雷”,对应震卦,代表能动性的力量;“风”对应巽卦,代表流溢性的力量;“雨”对应坎卦,代表向心性的力量;“日”对应离卦,代表离心性和力量;“艮”对应艮卦,代表封闭性的力量;“兑”对应兑卦,代表开放性的力量;“乾”对应乾卦,代表时间;“坤”对应坤卦,代表空间。这些力量,两两一对,“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虽然各个卦代表了各种力量,但各种力量总体的属性是“刚柔”,因此,这些力量相互作用的是:“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易经·系辞上》)。

关于人类种群是如何从万物中诞生的,《周易》并没有给予特别论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诞生也是“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自然结果。《周易》关于人类的生成,尚有特别的篇章。 《易经·说卦》:“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这段经文是描述用符号模拟人类社会规律,但同时也说明了人类生命是由父母二者交媾而成。

在近几十年来的《周易》研究中,人们喜欢用《周易》的符号系统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核心理论相附会。现代生物学认为,生物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细胞核中储存着全部遗传密码的基因链,称为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简写为DNA。DNA由被称作A(adenine腺嘌呤)、T(thymine胸腺嘧啶)、G(guanine鸟嘌呤)和C(cytosine胞核嘧啶)的碱基组成,正是它们构成我们人体的基因。DNA的排列有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和拓扑结构等。通常我们所了解到的是二级结构,即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按这些结构组成的基因链,通过配对,可组成以四种碱基为基础的三联体,即遗传密码。附会者以四种碱基分别用《周易》符号系统的四象(即老阳、少阴、少阳、老阴)来表示,而四象的三联体,即是六十四卦的卦象。如此,《周易》实在是解开人体生命奥秘的说明书。但实际上,碱基并非只有四种,上世纪80年代初,碱基家族中迎来了第五名成员:甲基胞嘧啶。近日,西班牙科学家在最新出版的《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存在着第六种碱基——甲基腺嘌呤。另外,近几年,有人将表观遗传学修饰——5-胞嘧啶甲基称为第5种碱基,5-羟甲基胞嘧啶称为第6种碱基。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研究人员发现了第7种,和第8种DNA碱基:5-胞嘧啶甲酰,5-胞嘧啶羧基。所以,由《周易》符号系统附会分子细胞生物学,只是无知的表现。《周易》的真正实力,并不在此。

三、万物的存在

万物既生,就面临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与环境互动、以怎样的资源维持生存、什么样的状况会导致病态等等。

(一)万物的生长

《易经·象传》:“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天的下面,雷在行走,万物都被震动。先王取法这个卦象,动用丰盛的资源,与时节配合,而培育万物。这说明,万物的生长,需要消耗相当的资源,用掉一定的时间。在这里“茂”是指各种资源丰盛多样的意思,“时”是指恰当的时节、一定跨度的时间的意思。可见,万物的生长,需要在“时”、“空”二者配合下才能完成。这是万物生长的基础。

《周易》详细地描述了万物(包括人类)生长的过程。《易经·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故受之以咸;咸者夫妇之道也)……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终遁,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垢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参研这段复杂的经文,我们得到如下几个领悟。

其一。万物出生之后,就面临的成长,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经文说“物生必蒙”,“蒙”是必然的,“蒙”代表着生命诞生后的一系列际遇。

其二。万物成长则需要在养护配合之下进行,养护最重要的是供给生存的必要资源,那就是“饮食”,而饮食则应该是有限的,所以,面对有限的资源,必然发生争讼。物物相竞则会引发群体事件,在群体中,又发生个体与个体的相互亲密的关系,这样,对于个体而言,有同伴作支持系统,即是有了一定的资源的累积,在此基础上,按一定的规则进行交往,个体则越来越顺遂。但是顺遂也是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所以,就会出现滞涩不通的情况。不通则需要求助,而获得帮助之后则会迅速壮大,在盛大的情况下,保持开放的状态,则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有所预备,这属于成熟的表现,就会有同伴来跟随。可以看出,个体生命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生命因为有限,所以需要从外界吸收能源以扩充自我。结合“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段落可知,生命赖以生存的资源主要包括“饮食”和“时”二者。“饮食”维持生命的形体,“时”维持生命存在的时间长度。“时”对于生命是客观的,“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出自《易经·系辞上》。]”,对于所有的生命,时间的往复,是很公平的。相对“时”、“饮食”的分布则非常不均。不均而量少,使得生命必须通过掠夺才能获得足够的“饮食”,这是“讼”的根本原因。生命的有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使得生命既需要同伴以对抗其它生命的掠夺,也需要同伴来掠夺其它生命,而同伴又随时可能变成与你相互掠夺的对象。《周易》的作者看到了丛林法则的天然存在。

丛林法则是指自然界和社会中,万物共同存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互利互惠是生存的法则。人类拥有智能,是万物灵长,在丛林法则的运用方面,胜过其它生命。如果完全遵照丛林法则,那么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可以无限攫取天地的资源,而这样最终会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反过来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生存,也就是丛林法则会毁了人类。虽然,《周易》的作者不如我们今天这样清晰地知道人类在地球上的行为造成的破坏,但也敏锐地指出“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并对应地在六十四个卦后面都附着如何解决该卦所面临的问题的建议。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名句所代表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核心部分。

其三。生命的成长过程总是起伏往复的。“物不可以久……”即表示:事物不会长久地处于某一种固定的状态。“故受之以……”即表示:所以接着是某某状态。“物不可以终……”即表示:事物不可能以……的形式终结。生命总是在各种不同的状态当中变换。《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周易》指示的原则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才恰当的。“生生之谓易”,随着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周易》。

(二)万物的病态

事物的病变是通过吉凶刻量出来的。《易经·系辞下·第一章》:“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吉凶”是表明事物保持其之所以为自身的量度,事物保持其自身,即是“贞”,“贞”则该事物存在,即“吉凶者,贞胜者也[ 胜,意为“经得起存在,有足够的理由存在下去”之义。]”;《周易》的使命就是研究天地运动的规律,而实现自我的“贞”,即“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怎样研究和实现“贞”呢?日月是宇宙中运动规律非常固定的天体,通过研究日月运行的规律,在日月的“贞”的范围内进行考量,就会彰显“贞”的状态,从而得到统一的“贞”的规律,此即“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事物是否保持“贞性”,取决于“情伪相感”,“情”是指事物的本真,自然不可易的特质,“伪”是指“情”的对立面,是事物非特质的部分及外围环境侵蚀、攻击、转化事物的“情”的力量。事物保持其“情”,就是保持了“贞性”,会拥有吉祥。事物为“伪”所攻,丧失其“情”,就失去其“贞性”,则为凶。所以,生命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处于一个可使自己“贞性”保持的环境。《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处于恰当的环境,与环境关系融洽,则吉,否则即凶。

由此,我们知道。生命的病态是由于“方不类聚,物不群分”所带来的。由于不类不群,物物相杂,相杂不当,则生凶。

《周易》直接指出生命的病变的篇章是《易经·系辞下》:“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经文指出,所有一切生命运动演化的过程,某两个事物相互靠近而不彼此投合,则凶,即病。

《易经·说卦》:“坎……为心病、为耳痛。离……为窠上槁。”《易经·风山渐》:“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周易》列举了一些生理的病态,并不是很系统。

四、万物的死亡

(一)死亡的内涵

《易经·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推究事物产生的根源,考察事物死亡的原因,就可以知道死和生的道理。男女精气结合,就化生万物。游魂则是精气的变化,据此可以知道“鬼神”的性质和状态。

“精气为物”是“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更凝练的说法。男女二种精气相互媾和之后,就化生了生命。新产生的生命就是“物”。新生命的成长壮大仍需要男女两种精气在其体内进一步化生。精气既推动新生命的产生,也推动新生命的不断成长。这就是“精气为物”。

生命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与外界产生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情”与“伪”相互摩擦、纠缠,产生各种变化。精气支持和维持生命这一切运行,但这对于精气而言,这是消耗和变化。因此,精气从生命诞生一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处于耗散当中。而生命体本身也在运行中不断地耗损和衰老,这也是耗散,两种耗散,都属于“变”。精气耗散殆尽或生命体本身终结运动变化,就是生命的终结。

为延续生命,使其不至终结,需要在生命气机旺盛的时候,进行生殖,“男女媾精”,产生新的生命,这样,把生命的接力棒一代代传递下去。一个生命体属于某个种群中的一个个体,这个个体的出生及生殖,为种群延续生命作出了贡献,而他的死亡则为种群节约了资源,使得种群更为精壮,从而获得更多的“饮食”和“时”。每一个生命体都有从属的种群,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由其它生命体构成的集合。即每一个生命体的出生、成长和死亡,都是对其它生命的贡献。

《周易》把生命的本质表达为“生生”,死亡是“生生”的重要环节。

(二)死亡的过程

生命体一旦诞生,即开始了它独立成长的进程。伴随着生命体与外界的各种交互运动,生命体本身逐渐衰老。通常,这种衰老是由于精气的耗散产生的。男女二种精气媾和而产生生命,在新生命体内也产生新的精气。从上一代继承而来的精气再加上新生命体内自生的精气,二者共同作用支持着生命的运行。生命存在期间,不断地消耗着精气,同时也不断地产生新的精气以维系生命。“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媾和的结果,是产生“物”。“物”的存在需要耗散精气,精气耗散即是“变”。“变”的对应状态是“游魂”。“游魂”即是精气的耗散,“游魂”最显著的过程,就是生命体的死亡。死亡的刹那,也即是生命体精气消耗殆尽的那一刻。

(三)生与死的归宿

《易经·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这段经文表明,“鬼神”与的生死相关。

《周易》的生命观

另外,“鬼”字描绘的形象,身和头二者非常不和谐,很怪异。商周时,西北方边远民族恐怕就给人以怪异的感觉,所以命其名为“鬼方”,《周易》爻词中的“载鬼一车”、“高宗伐鬼方”中的“鬼”都是当时人们称呼西北方边远民族的族名。《山海经》又有“鬼国”的记载。

《说文解字》释“鬼”:“人所归为鬼……阴气贼害。”《尔雅·释训》:“鬼之爲言归也。”《列子·天瑞篇》:“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

要之,“鬼”字涵义多与神秘、难以理解有关,与“阴气”有关,同时又有回归的意思。

“神”字甲骨文写作,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中,当中的“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象祭台形。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像绳子,又像闪电,涵义有:束缚、伸展等意思。《说文解字》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康熙字典》注曰:“神,即引也。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阳魂为神,阴魄为鬼。”《广韵》:“神,灵也。”

《易经·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经文指出,“神”是使万物发生奇妙的变化的力量的表达。这种力量呈现在“动万物”,以“雷”为最,呈现在“桡万物”上,以“风”为最等等。

要之,“神”有灵验的意思,与“天”有关,同时又有生长的意思。

小结,“鬼神”字面上是“死生”的另一种表达,隐含的意思是:万物死生的推动力。“鬼”为生命最终所去之处,“神”为生命最初由来之所。“天地”是万物生命的基础,是生命生成和逝去的舞台。“鬼”字表明,生命最终会耗散在天地中,成为天地的一部分。“神”字表明,生命从天地而来,它本身就是天地的一部分。死与生之间,相因相承,死消失之后就是生,生消失之后就是死,“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 语出《易经·系辞下》。]”,没有绝对的死,也没有绝对的生,死和生只不过都是万物存在的暂时的状态。死和生之间这样的关系,《周易》总结为“原始终返”。

《周易》没有个体生命死后灵魂再投生的思想,“原始终返”的死生规律,后世被混淆而成了印度文明生死轮回之说在中华文明的呼应。由于《周易》理论里没有“灵魂”、“神识”这些的相关内涵,所以《周易》不可能回答当下人们特别困惑的“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之类的疑惑。《周易》似乎很不关心个体在生命进程中所受的苦与乐、悲与喜。《周易》对待生死的态度,冷峻而客观,没有堕入地狱痛苦不尽的恐吓,也没有死后一切归于虚无的妄断,更没有人体有寄居的灵魂的教说。在《周易》的世界里,人死后归于天地,是非常明确而美好的归宿,而这个归宿,又以新生命的生成作为其归宿。新的生命不是旧的生命投胎转世,而是“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自然结果。

结语

在空旷寂寥的宇宙中,像人类一样,拥有天地、拥有生命是一件仅见的事。关于“生命”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终极问题。《周易》以“原始要终,以为质也”的使命感,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宏大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规律;并质朴、从容地告诉我们:我们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是我们的全部,天地我们离不开的。有了“离不开”,才有生命。可惜,我们常常忘记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