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汽车行业趋势洞察-市场竞争格局

 一叶知秋6012 2016-11-22

本报告是易湃发布,汽车后市场观察整理生成,版权归发布单位所有,转载请申明!

报告分为三部分:产业篇、市场篇、专题篇。本篇为市场下半部分。


第二章 市场竞争格局


一、汽车市场细分新标准


目前我国乘用车市场有包含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在内数百个车型系列,包括轿车、SUV、MPV等三种车型,可以说我国汽车市场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最复杂的汽车市场。随着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生产厂商和经销商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针对市场的日息万变,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制定产品、营销策略。那么对于厂商和经销商来说,如何准确把握不同“细分市场”的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把握汽车细分市场多层面需求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地细分。


市场细分的变量有很多, 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汽车市场细分方法主要按照德国汽车市场的划分标准体系来进行,根据车辆的车长、轴距、发动机排量三个指标将整体市场划分为A00级、A0级、A级、B级、C级、D级六个细分市场,仅依据车辆的产品属性来进行市场细分。这套体系在欧美市场相对适用性及实用性还是准确的,但是鉴于我国汽车市场的复杂程度,单纯依据车辆产品属性进行的市场细分弊端尤其明显,并不能满足厂商深入研究汽车市场更加复杂的差异化需求,需要一套与现在市场现状更匹配的市场细分标准体系。


汽车市场主要是由“车”和“人”两大核心要素组成的,想要科学划分中国汽车细分市场,在以车为主导的同时,同样需要加入车的载体——“人”这一重要因素。消费者选车意向轨迹可以将人和车紧密的联系起来,而易车平台订单线索数据可以真实的反映消费者选车意向轨迹。所以我们基于人和车两大核心要素为基础,从消费者购车意向轨迹出发,以易车平台大数据做支撑,重新细分中国汽车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一系列模型、算法对各细分市场、车型进行量化评估,对细分市场车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生态圈。



(一)汽车竞争生态圈


汽车竞争生态圈是以汽车市场的产品和消费者( 即车&人)组成的市场联合体为基础,利用选择行为的共生信息重新划定汽车细分市场格局。每个细分市场称之为一个车群,并绘制出相应的竞争生态图;同时进一步创建一系列数学模型,研究计算竞争生态圈内各车型的竞争力指数、竞争链指数,各车群的竞争网指数。


竞争生态图是利用一个三维立体图形将整体汽车市场中的车型和各车型的市场定位,以及车型与车型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我们根据关联规则将目前汽车市场主销的240个车型划分成17个车群,这17个车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各车型在车群间的坐标位置或车群间的合并与分拆会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而变化。


竞争生态圈的竞争力指数、竞争链指数、竞争网指数三个产品彼此关联且呈递进关系,共同构筑竞争生态圈,且又可作为单独指数产品独立运用。


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汽车市场中某一车型在不同时期综合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竞争力指数是一种相对指标,由车型相互之间的竞争得到体现,通过千分制标准进行量化。


竞争链指数是反映汽车市场中某一车型与其竞品在不同时期关联密切程度的指标体系,竞争链指数侧重车型间的关系梳理,包括主体与客体,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值,同样通过千分制标准进行量化。


竞争网指数是反映某一车群(多个车型共同组成的群体)内部竞争激烈程度的指标体系,竞争网指数模型以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为基础计算,最终也通过千分制标准进行量化。


(二)价格指数产品


价格指数产品是通过将终端经销商对各车型的价格折扣情况进行量化处理得出的另一套分析工具,可以反映不同时期各车型在终端市场的价格促销策略,具体包括价格指数、价格宽度、价格深度三个指标。


价格指数反映了不同时期某一车型的价格折扣幅度,指数值越大代表该车型折扣力度越大,反之折扣力度越小。


价格宽度反映了车型折扣区间的大小,值越大代表该车型折扣区间越大;价格深度反映了车型折扣组合种类的多少,值越大代表该车型折扣组合种类越多。价格宽度和深度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车型价格促销策略的灵活性及覆盖人群。


运用价格指数这一分析工具,我们可以监控某一车型价格指数的长期趋势,从而得出该车型的价格趋势及销量走势之间的关联。通过竞品车型之间的指数对比,可以发现车型的价格促销策略是否具有竞争力,对车型价格促销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整体市场指数分析


(一)竞争力指数分析


整体汽车市场按不同品牌属性竞争力指数来看,2016年1-8月份合资品牌竞争力指数(884分)要高于自主品牌竞争力指数(871分)。虽然自主品牌近两年凭借我国SUV市场爆发的红利整体竞争力水平提升明显,但较合资品牌仍有一定差距。


进一步从合资品牌各国别车型竞争力来看,德系竞争力指数(898分)最高,美系以889分位居第二位,韩系(880分)和日系(879分)竞争力相当,分列三、四位,几乎和德系同时进入我国汽车市场的法系(857分)车型市场竞争力表现糟糕,位列最后。当年的老三样车型法系神龙富康和德系桑纳塔、捷达曾在我国汽车市场叱咤风云,目前桑塔纳和捷达仍能保持月均2万台以上销量,而富康早在2008年便宣告停产,这也预示着法系车没落的开始,如今法系与德系两个品牌的地位已是天壤之别,就连发展较晚的自主品牌也已经跑在了法系品牌前面。


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位品牌中,德系品牌占据四席,美系、日系和自主品牌均占据两席,而韩系和法系品牌则无一能进入前十名。


排名前三位的一汽奥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均为德系大众旗下品牌,德系品牌在我国汽车市场处于霸主地位;另外,近年来自主品牌纷纷选择避开与合资品牌正面交锋,在中低端轿车和SUV市场蓄势发力,推出的新车型表现不俗,品牌竞争力提升明显,长安和宝骏两个自主品牌已冲进竞争力排名前十位置。



(二)价格指数分析


2016年1-7月整体汽车市场的价格指数呈上升态势,8月份小幅回落。三季度为传统淡季,车商的配车相对减少,无厂家政策的支持,因此优惠幅度有所缩水,加之7月份销量逆势上涨使得经销商销量压力较小,导致8月份促销力度有所减弱。


从价格指数和销量增速的走势对比看,除了2月份春节因素的影响导致当月销量增速下滑明显,二者的走势基本一致,反映出促销力度和销量增速之间较强的关联性。



从国别方面看,自主品牌走的是低端路线,降价空间小,因此价格指数远远低于合资品牌。合资品牌中法系的价格指数最高,其次为美系、德系和韩系,日系的价格指数最低。

由于近两年国内车市不景气,一向靠品质赢市场的德美系品牌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也开始以官方降价应对,在终端市场的降价促销力度远超往年。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虽然加大了促销力度但效果并不明显。韩系车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定价低于同级别美系和德系车型,因此折扣空间不大。日系车今年的促销力度也明显高于往年,但仍低于其他国别。


价格指数排名前十的品牌清一色为合资品牌,其中法系2个、美系3个、德系2个、日系2个,其他1个。排名第一的是法系的东风标致,旗下车型308、301 在全部车型价格指数中也位居前列。一汽奥迪2016年规划上新10余款车型,权重车型A4L、A6L、Q3、Q5均有改款/换代车型上市,老款促销力度之大也是史无前例。长安福特福克斯以861分位于全部车型价格指数的榜首,尤其是4月福克斯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后,为了提振销量,5月开始促销力度迅速提升。日系的东风英菲尼迪和日产排在前十名的最后两位,但其价格指数明显低于前八个品牌。



三、细分汽车市场指数分析


对比近五年各车群市场份额占比的变化可以发现,以宝来、朗逸等车型为代表的中低端经典轿车车群市场份额最大,2016年1-8月份为22.5%,但处于下滑态势;排名第二的中低端实用轿车车群市场份额为11.9%,但同样下滑态势明显;而以哈弗H6、吉利博越等车型为代表的中低端实用SUV车群市场份额从2012年排名第九位逐步上升至第三位,截止2016年8月市场份额达到10.8%,逐步威胁到中低端实用轿车车群的位置。


由于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对SUV车型热度持续不减,汽车厂商纷纷加大在SUV产品的精力投入,SUV销量连创新高,增长速度远超整体汽车市场增长率,各SUV细分车群市场份额不断上升。而轿车车群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已从2012年的82.6%下滑为当前的54.0%,SUV市场份额则从15.3%上升至37.5%,抢占了大量轿车市场份额。



从2016年1-8月17个车群竞争网来看,指数得分最高的为中低端经典轿车、中低端实用轿车和中低端时尚SUV车群,这三个车群为整个汽车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而中高端品质SUV、商务型MPV和中高端精致SUV车群得分较低,车群内竞争程度较弱。


以宝来、朗逸等车型为代表的中低端经典轿车车群是整个汽车市场销量最大的车群,也是竞争程度最为激烈的车群,主要以发动机1.6L及以下排量的紧凑型轿车为主,基本被合资品牌垄断,由于该车群拥有最为广阔的消费群体,历来就是各车企磨刀擦枪最激烈的细分市场之一。SUV车型正以势如破竹之势吞噬着整个轿车的市场份额,中低端经典轿车同样深受影响,近几年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但中低端经典车群中既有适合成熟稳重消费人群的朗逸、科鲁兹等偏商务车型,又有贴近年轻消费人群的英朗、高尔夫等时尚车型,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已打下巨大的用户基础,同时在购置税减半利好政策的影响下,中低端经典轿车仍旧是我国消费者首次购买家用轿车时的第一选择,中低端经典车群未来很长时间内仍会是份额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车群之一。


以前提到SUV,大多数消费者脱口而出的代表车型都是“丰田霸道”,由于当时SUV更多注重车辆的性能,但对于符合日常使用需求的外观和舒适性能方面重视不够,不太适合普通家庭使用,多数消费者将SUV定义为越野车。随着汽车产品日益普及,SUV车型也更加丰富,产品设计越来越符合家庭使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车时开始倾向于选择SUV车型,SUV市场连年高速增长,已经呈现出与轿车市场分庭抗礼之势。合资品牌进入我国的三十多年来,凭借成熟的技术水平在轿车市场一步步耕耘发展,垄断程度愈发明显,而由于我国SUV市场发展较晚,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SUV市场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自主车企自然不会放过趁机在SUV市场与合资品牌一决高下的机会,纷纷将目光瞄准了火爆的SUV市场,不断推出具备超高竞争力水平的中低端SUV车型。今年以来随着长安CS15、风光580、北汽绅宝X35、吉利博越等一系列自主车型上市热销,以自主品牌为主的低端入门SUV、低端经济SUV、中低端实用SUV车群竞争程度也不断加剧。


随着我国居民汽车消费能力不断升级,以及SUV车型的不断挤压,以自主品牌轿车为主的低端入门、低端经济轿车车群市场份额则不断下滑,多数自主车企不愿在轿车领域投入较多精力,仅依靠较大的市场售价折扣力度来进行促销,2016年两个车群中仅有奇瑞艾瑞泽5一款车型上市,竞争激烈程度也呈下滑趋势。



第三章 典型车群分析


一、中端品质轿车车群


(一)中端品质轿车车群概况介绍


中端品质轿车车群由包括德系大众迈腾、帕萨特,美系别克君威、福特蒙迪欧,日系本田雅阁、日产天籁等11个品牌的13个车型构成,车辆价格在18-35万元之间,全部为合资品牌车型。


中端品质轿车车群2013、2014年销量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从2015年开始销量出现下滑。2015年销量相比2014年下滑3.7%,仅为115.8万辆;2016年前8个月下滑速度进一步加速,同比下滑11.0%。而伴随我国乘用车市场总体销量的稳步上升,这“一降一升”也导致中端品质轿车车群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11.5%下滑至2016年前8个月的4.9%,下滑明显。


从品牌国别销量来看,2016年前8个月日系品牌以46.2%的车型数量贡献了37.7%的销量;德系品牌以23.1%的车型数量贡献了36.0%的销量,平均到单个车型销量优势明显;美系品牌以30.8%的车型数量贡献了26.2%的销量。


进一步从细化到品牌来看,2016年前8个月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都以7.7%的车型数量分别贡献了16.7%、16.1%的销量,表现抢眼。另外,贡献销量比重大于车型数量比重的品牌还有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其他品牌则均是贡献销量比重小于车型数量比重。


具体到车型来看,作为中端品质轿车车群销量第一的上汽大众帕萨特,2016年前8个月罕见的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滑高达25.0%,销量仅为10.6万辆;而同门兄弟一汽大众迈腾销量同比略有上升,销量直追帕萨特。整个车群中仅有迈腾、雅阁、速派和思铂睿4个车型销量同比有所增长,其他8个车型(金牛座2015年9月新上市,不做同比分析)均销量同比下滑10%以上。


(二)中端品质轿车车群指数分析


1、中端品质轿车车群竞争网指数分析


中端品质轿车车群2016年各月竞争网指数都大于各车群竞争网指数每月均值,车群内部竞争相对较为激烈。从各月趋势看,指数处于上下波动状态,内部竞争激烈程度也不断波动,每一次新产品的上市均会对竞争程度产生一定冲击。随着2016款雅阁于3月19日全新上市,竞争开始加剧;蒙迪欧5月份停产后销量大幅下滑,内部竞争略有减弱;而随着7月份全新一代迈腾上市,车群内竞争激烈程度又开始增强。


2、中端品质轿车车群竞争力指数分析


中端品质轿车车群各车型竞争力指数排名中迈腾以932分高居首位,第二名帕萨特得分为931分,与迈腾基本相当,第三名雅阁得分为916分。


整体上中端品质轿车车群竞争力可分3个梯队,第一梯队车型为帕萨特和迈腾,竞争力指数得分都在930分以上,且竞争力水平相当;第二梯队各车型竞争力开始拉开差距,共有6个车型,竞争力指数得分区间为884-916分;第三梯队车型共有5个车型,竞争力与第二梯队差距较大,各车型竞争力指数得分基本在850分以下。


中端品质轿车车群按国别竞争力指数分析,德系车竞争力指数得分最高(903分),美系车次之(885分),日系车得分最低(874分)。


再进一步从品牌来看,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凭借迈腾和帕萨特的强势表现占据品牌竞争力前两名;上汽通用别克和长安福特两个美系品牌基本都位于竞争力中游水平;日系品牌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虽然竞争力指数得分排名第三至第五名,但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和东风本田三个品牌竞争力指数得分则位于最后三名,拉低了日系品牌在中端品质轿车车群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3、中端品质轿车车群价格指数分析


中端品质车群的价格指数走势和整体市场相似,1-7月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8月迅速下滑。除了淡季厂家收紧促销力度外,7、8月份迈腾、天籁、金牛座、凯美瑞、君越等改款车型集中上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车群的促销力度。


从价格指数和销量走势的对比关系看,中端品质车群的促销力度和销量关联性不强,反映了该车群消费群体的品牌忠诚度较高,选车决策受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


中端品质车群价格指数的得分集中在760-780之间,除了君威和金牛座外,该车群中其他车型促销折扣力度相差不大,但价格宽度和价格深度存在较大差异。帕萨特和迈腾,价格深度明显高于其他车型,发映出帕萨特和迈腾的终端促销种类较为丰富,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君威是该车群中价格折扣力度最大的车型。单从价格策略方面看,君威的关注点侧重促销力度,但忽视了价格宽度和深度,促销政策的灵活度不够,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三)典型车型分析


作为本田旗下大家最为熟悉的一款车型,雅阁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1999年第六代车型被引入到国内后,毫无争议成为了广汽本田的当家车型。


在整个中端品质轿车车群销量2015年后开始处于全面下滑态势的情况下,雅阁逆势而上,2015年销量达到近13万辆,较2014年增长18.1%。2016年1-8月份在中端品质轿车车群总销量同比下滑11.0%的大盘下,雅阁仍旧表现出色,保持了11.9%的同比增长率。


1、雅阁竞争车型


从竞争链指数得分中可以看出,雅阁竞争关系最强的车型为凯美瑞(898分),其次为迈腾(878分),但雅阁与迈腾之间竞争关系已相对较弱。


作为雅阁竞争关系最强的车型,凯美瑞竞争关系最强车型也是雅阁(905分)。说明雅阁和凯美瑞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两个日系品牌车型互为彼此最核心竞争对手。



2、雅阁与主要竞品竞争关系解析


从雅阁和凯美瑞销量趋势来看,两个车型近几年销量都如同过山车一般,凯美瑞2013年销量大幅增长,达到峰值,此后销量开始一路下滑。雅阁销量在2013年同比增长后,同样在2014年出现下滑,但此后销量一直稳步增长。两个车型相比较来看,2015年之前凯美瑞销量远远高于雅阁,进入2015年后两个车型销量基本持平,2016年1-8月份雅阁销量已经成功超过凯美瑞。


从2016年1-8月份竞争力指数趋势来看,凯美瑞3月份竞争力水平出现大幅下滑,此后几个月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但变化不大。雅阁自今年3月份新款车型上市之后,竞争力水平迅速提升,并在当月一举超越凯美瑞,此后同样变化不大,处于较为平稳状态,但均高于凯美瑞。



从两个车型价格指数趋势来看,凯美瑞1-7月份价格指数比较平稳,8月份价格指数急剧下滑,价格折扣力度减弱。雅阁3、4月份由于新款车型刚刚上市,折扣力度较小,5月份以后价格指数逐步上升,价格折扣力度开始加大。对比两个车型市场终端价格折扣力度来看,凯美瑞市场终端促销折扣力度较大,而雅阁相比凯美瑞价格折扣力度较小。


3月份新款车型上市后,雅阁竞争力水平开始超越凯美瑞,虽然凯美瑞采取了更具优势的终端价格促销折扣力度,但仍无太大改善。虽然雅阁6-8月份折扣力度不断加大,但竞争力却呈现略有减弱之势。可见雅阁和凯美瑞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并不高,相比于价格方面的折扣促销,产品的换代升级更能吸引消费者。


(四)中端品质轿车车群分析总结


以前帕萨特、雅阁、凯美瑞等中端品质轿车主要销售对象是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在当时官车和商务车主导的时代里,中端品质轿车确实辉煌过,曾经都是各车企品牌形象和利润贡献的担当。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和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推进,中端品质轿车“商务车”的标签越来越淡化,消费者购买中端品质轿车作为家庭用车的比重越来越高。

这两年SUV不断推陈出新,多款SUV车型与中端品质轿车都有价格重叠区域,中端品质轿车的价格区间内可选的SUV车型很多,甚至可以买到豪华品牌的入门级SUV,比如奥迪Q3官方指导价23.42万元起,而且SUV在外观和尺寸上相比轿车更有优势。购置中端品质轿车的消费者很大一部分比例为二次置换,在首辆车为轿车情况下,多数消费者二次置换时在价格相差不大情况下更偏向于选择SUV车型。


另外,随着以BBA为代表的入门级豪华车价格进一步下探,以及人们提前消费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选择花更多的钱购买入门级豪华车。面对多面夹击,曾经风光无限的中端品质轿车市场进一步萎缩已在所难免。


单纯的价格促销对中端品质轿车车群的销量和竞争激烈程度影响不大,而新款车型的换代升级会对车群内竞争会产生一定冲击。说明中端品质轿车车群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较低,相比价格折扣,消费者更加看重产品本身。


二、中低端实用SUV车群


(一)中低端实用SUV车群概况介绍


中低端实用SUV车群内车型全部为自主品牌,由包括哈弗H6、长安CS75、传祺GS4、吉利博越等19个品牌的24个车型构成,价格基本在8-15万之间。


伴随着我国SUV市场爆发,以哈弗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加大SUV产品的投放力度,中低端实用SUV车型凭借时尚外观、超大空间和超高性价比深受消费者追捧,近年来销量一直呈现高速增长之势,2016年1-8月销量增速虽相比前两年有所放缓,但仍同比增长48.1%,远超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速,成为销量增长最快的细分车群之一。伴随销量高速增长,中低端实用SUV车群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已由2012年的2.7%上升至2016年1-8月的10.8%。


从车型品牌来看,2016年1-8月哈弗以16.7%的车型数量贡献了31.6%的销量,销量贡献在中低端实用SUV车群中绝对是独领风骚的一家。广汽传祺和长安轿车都以4.2%的车型数量分别贡献了14.5%、8.4%的销量,同样表现抢眼,而其他品牌则均是销量贡献比重小于车型数量比重。


具体到车型来看,SUV市场的常胜将军哈弗H6一马当先,2016年1-8月销量达到32万辆,同比增长43.9%,不断刷新自己保持的SUV车型单车连续月销量冠军的记录。去年4月份刚刚上市的传祺GS4前8个月销量突破20万辆,排名第二,长安CS75、哈弗H2同样取得了月均销量过万的好成绩,海马S5、陆风SUV和名爵锐腾保持了50%以上同比增长速度。比亚迪S7和风神AX7表现则不尽人意,分别同比下滑28.7%、18.0%。(由于传祺GS4、东南DX7、猎豹CS10和吉利博越均为2015年1月份以后上市,本次不做同比增长统计)



(二)中低端实用SUV车群指数分析


1、中低端实用SUV车群竞争网指数分析


从各月竞争网指数趋势看,车群内部竞争激烈程度处于不断波动状态,随着3月份车群内热销车型哈弗H6放出降价杀招以及新款传祺GS4车型上市,热销车型相比其他弱势车型优势进一步拉大,销量开始向少数强势车型聚集,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减弱;而随着4月份后博越、帝豪GS、荣威RX5等新产品相继上市,车群竞争激烈程度呈现增强趋势。



2、中低端实用SUV车群竞争力指数分析


中低端实用SUV车群各车型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哈弗H6以978分高居首位,优势明显;第二名传祺GS4得分为959分;第三名长安CS75得分为910分,较排名第二的传祺GS4差距较大。


中低端实用SUV车群竞争力可分3个梯队,第一梯队车型有哈弗H6和传祺GS4两个车型,竞争力指数得分相对较高;第二梯队共有20个车型,各车型竞争力指数得分差距不明显,得分区间为840-910之间;第三梯队车型为奔腾X80和瑞风S5两个车型,竞争力指数分别为826分和825分。


从品牌竞争力指数得分来看,广汽传祺、长安轿车分别凭借GS4和CS75占据竞争力指数品牌排名前两名, 而哈弗由于有H5、H7等车型的拖后,排名第三, 一汽奔腾和江淮汽车则位于最后两名。


3、中低端实用SUV车群价格指数分析


中低端实用SUV车群的价格指数曲线呈现两端开口平缓的“V”字型,1-4月促销力度呈下滑态势,5月小幅回升,6月开始趋向平稳。4月份促销力度降 至低谷的原因在于3、4月份权重车型哈弗H6、传祺GS4、长安CS754、博越、哈弗H7等新款上市,基本无折扣,拉低了4月的整体折扣幅度。


该车群大部分车型为自主紧凑型SUV,价格区间在8-15万,价格是该车群消费群体购车决策时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从价格指数和销量曲线较为相似的走势也可看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从目前总体的市场表现看,紧凑型SUV细分市场的需求热度短时期内不会下降,再加上自主紧凑型SUV较之合资品牌的低价优势,预计该车群的价格指数年内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中低端实用SUV车群各车型终端价格策略略有不同,以哈弗H6、长安CS75为代表的车型,外观中庸耐看,定位更偏向居家使用,特点是价格指数、宽度和深度均相对较高,反映出这类车型终端价格促销力度相对较大,且促销方式更为灵活。以传祺GS4、吉利博越为代表的车型,定位更偏向年轻、运动型,这类车型的价格指数、宽度和深度均相对较低,反映出终端价格促销力度相对较小,促销方式较为单一。



(三)典型车型分析


收购沃尔沃后,吉利汽车依靠多年的沉淀积累和与沃尔沃联合研发/采购的条件,各方面飞速提升,推出的第一款全新第三代轿车博瑞大受欢迎。作为吉利汽车历时三年半时间打造的智能互联精品SUV,博越上市以来同样取得大量关注。自今年3月份上市,博越销量便呈直线上升趋势,7月份销量破万,一跃进入SUV销量的第一阵营。



1、博越竞争车型


从竞争链指数得分中可以看出,吉利博越竞争关系最强的车型为哈弗H6(892分),其次为传祺GS4(884分)和长安CS75(875分),与帝豪GS(847分)和荣威RX5(842分)竞争关系相对较弱。


作为博越竞争关系最强的车型,哈弗H6竞争关系最强车型为长安CS75(899分)。



2、博越与主要竞品竞争关系解析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说在整个中低端实用SUV车群博越与哈弗H6、传祺GS4、长安CS75之间竞争较强,四个车型互为核心竞品关系。


从2016年1-8月份车型竞争力指数趋势看,哈弗H6和传祺GS4竞争力表现比较强势,得分稳定于前两位。博越自3月份上市后竞争力指数稳定上升,并在6、7月份超越长安CS75,但8月份重新被CS75超越。


对比四个车型价格指数,长安CS75和哈弗H6市场终端折扣力度较大,而博越和传祺GS4折扣力度相对较小。从各车型价格指数趋势来看,4月份长安CS75和哈弗H6价格指数出现下滑,而博越价格指数则出现上升。7、8 月份长安CS75价格指数开始上升,市场折扣力度逐步增大,而其他三个车型价格指数较为平稳。


结合竞争力指数和价格指数来看,8月份长安CS75价格指数上升,通过加大终端折扣力度,竞争力水平提升明显,重新超越博越。可见中低端实用SUV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相对较高,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原因。


(四)中低端实用SUV车群分析总结


中低端实用SUV的产品定位使得中低端实用SUV车群在我国拥有最广阔的消费群体基础,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企也嗅到了机会,仅今年以来便有吉利博越、荣威RX5、帝豪GS等一款款卖点十足的爆款中低端实用SUV车型上市,中低端实用SUV车群已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SUV细分车群,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车群之一。预计未来各车企仍会将主要目光瞄准中低端实用SUV车群,不断推出新款产品,中低端实用SUV车群竞争激烈程度仍会不断加剧。


由于中低端实用SUV消费群体家庭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其价格敏感度较强,价格是影响该车群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原因,加大市场终端促销力度可作为是提升销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商务MPV车群


(一)商务MPV车群概况介绍


商务MPV车群由美系通用别克GL8,日系本田奥德赛、艾力绅,自主上汽大通G10等4个车型构成。近几年商务MPV车群销量稳步增长,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增速同整体乘用车市场基本相当,占整体乘用车市场份额也基本维持在1.0%左右。



从品牌国别来看,2016年1-8月日系品牌以50.0%的车型数量贡献了40.6%的销量;美系品牌以25.0%的车型数量贡献了48.6%的销量,成为整个车群主要销量支撑;自主品牌以25.0%的车型数量仅贡献了10.8%的销量,相比合资品牌差距较大。


从车型销量来看,别克GL8今年前8个月销量同比下滑9.5%,仅为5.0万辆,但仍是其他车型销量的两倍以上;排名第二的奥德赛销量2.3万辆,也同比下滑9.4%;新一代艾力绅前8个月销量1.9万辆,同比增长332.8%,成为商务MPV车群的一匹大黑马;自主品牌车型G10自上市以来便瞄准了15-20万元的商务车市场,主动避开与合资MPV列强的直面冲突,销量稳步增长,前8个月同比增长25.8%,达到1.1万辆。

(二)商务MPV车群指数分析

1、商务MPV车群竞争网指数分析

商务MPV车群2016年各月竞争网指数远小于各车群竞争网指数均值,车群内竞争相对并不激烈。从月度趋势看,各月竞争网指数变化不大,竞争激烈程度也处于较为平稳状态。

2、商务MPV车群竞争力指数分析


商务MPV车群各车型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别克GL8以920分位于首位,本田奥德赛和艾力绅分列第二、三名,指数得分分别为879分和875分,较别克GL8均有一定差距,上汽大通G10以870分位列最后,但与奥德赛和艾力绅相差不大。


3、商务MPV车群价格指数分析


商务MPV车群的价格指数整体呈缓慢上涨态势,五一黄金周期间权重车型GL8加大了促销力度,带动整个车群价格指数迅速上升,但6月随着GL8促销力度回归正常水平,车群价格指数也回归到之前的增长轨迹。


该车群一直以来以其商务功能被人们熟知,客户群体较为稳定,市场表现也较为平稳。价格指数和销量曲线的走势正好印证了这一点,车群的整体销量走势平稳,受促销力度的影响不大。


该车群除了上汽大通G10外,其他三款是清一色的合资品牌。别克GL8不论从价格指数还是价格深度、价格宽度来说,都是该车群的佼佼者,较其他三款车有明显优势。奥德赛的促销折扣力度大于基于同一平台打造的亲兄弟艾力绅,同时在价格宽度和价格深度方面也均有优势,奥德赛的促销政策更给力,且方式更为灵活多样。G10的价格指数、深度和宽度则均位于较低水平。


(三)典型车型分析


2012年,继奥德赛后,本田又一款商务MPV车型艾力绅正式在我国投产上市,2013年销量同比暴涨82.2%,突破万辆,然而2014、2015年销量连年下滑,仅维持在上市当年水平。今年1月份基于奥德赛车型打造而来的新一代艾力绅上市后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新一代车型一改老款艾力绅的颓势,前8个月销量达到近2万辆,同比暴涨332.8%。



1、艾力绅竞争车型


从竞争链指数得分中可以看出,艾力绅竞争关系最强的车型为同门兄弟广汽本田奥德赛(883分),其次为GL8(734分),但与GL8竞争关系已相对较弱。作为艾力绅竞争关系最强的车型,奥德赛竞争关系最强车型也是艾力绅(891分),与其他车型竞争关系较弱。

本田原本希望凭借更加倾向于商务用途的艾力绅与适合家用的奥德赛能够错位竞争,进行市场互补,但现在市场真实情况是两个亲兄弟已成为彼此的最核心竞争对手。



2、艾力绅与主要竞品竞争关系解析


上市之初,东风本田本希望艾力绅也能像奥德赛一样,在MPV市场分得一杯羹,从近几年两个车型的销量对比和趋势来看,2016年前奥德赛历经换代后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销量稳步直线上升,而艾力绅则一直表现低迷,两者销量差距越来越大。但2016年前8个月奥德赛销量开始同比下滑,而随着年初新一代艾力绅上市,2016年前8个月艾力绅销量猛增三倍多,大有追赶奥德赛之势。


从2016年1-8月份竞争力指数趋势来看,奥德赛各月竞争力指数不断上下浮动,竞争力水平处于波动状态。艾力绅2月份相比1月份竞争力提升明显,此后也处于波动状态,与奥德赛不相上下,交替领先。

从价格指数趋势来看,奥德赛1-8月份价格指数逐步上升,终端价格折扣力度不断加大,艾力绅1-8月份价格指数则逐步下降,终端价格折扣力度不断减小。对比两个车型价格指数,奥德赛市场终端价格折扣力度相对较大,而艾力绅价格折扣力度则较小。


今年1月份新一代艾力绅上市后,竞争力提升明显,已经与核心竞争对手奥德赛处于同一水平,奥德赛需警惕同门兄弟的冲击。自2015年7月新款产品上市后,奥德赛已有一年多时间未进行升级换代,目前来看较大的价格促销政策已经无法阻止销量下滑的颓势,需加快产品升级步伐。


(四)商务MPV车群分析总结


去年10月29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开始施行,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全面二胎时代正式来临。市场曾普遍认为随着我国家庭人口的增多,也将引发国内家用车市场的变革,拥有更大空间、更偏家用的7座商务MPV会成为家用车新的宠儿,而从2016年1-8月份销量来看,商务MPV市场并未迎来如期的爆发。


不得不承认,我国家用车市场发展相比欧美国家要晚很多,大多用户对自己用车需求并不明确。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日趋成熟,消费者用车需求也逐渐更加明确,越来越多的用户慢慢开始尝试具备超大空间和舒适性的MPV车型;同时消费者对于奥德赛、GL8等MPV原本“商务专属”的固有印象也正在慢慢发生改变,MPV已经成为许多家庭追求实用性的新选择。一般而言,从二胎政策正式实施到新生儿出生都会有一到两年的过程,未来随着家庭用车需求增多,商务MPV销量也会稳步增长。


总体来看,由于进入车型较少,以及别克GL8的一家独大,目前商务MPV车群竞争激烈程度并不大。即使在各种促销政策的支持下GL8和奥德赛仍旧没有阻止销量下滑,被新一代艾力绅抢走不少市场份额,可见商务MPV消费群体价格敏感度依旧较差。


下期预告:《2016汽车行业趋势洞察(专题篇)》之蓄势待发的中国汽车金融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