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山西呂梁柳林香嚴寺(下)【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1-22

        寺院最南端为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前后檐下用四铺作单下昂斗拱,补间各一朵,内部梁架用三椽栿对前札牵。钟鼓二楼列两旁,为全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十字歇山顶,造型端庄,登楼可俯视柳林全城。毗卢殿建在最北端的高台之上,前有月台和礓碴踏道,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明次间前出廊,稍间用砖墙封围。前檐柱头和补间均用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斗拱,两山和后檐柱头用五铺作双抄斗拱,补间用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斗拱,补间各为一朵。殿门紧锁,内部结构不得一见,据说与两旁五座元代配殿一样采用草栿做法,元代特征明显。西附院的建筑都是明代风格,七佛殿位于最后,是一座两层楼阁建筑,下层开三眼窑洞,上层有回廊勾栏,佛坛上残存八尊明代无头彩塑,一字排开,结跏趺坐于莲花座台。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正殿是寺中年代最久远者,金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出廊,有月台,悬山顶。前檐用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斗拱,补间各一朵,均为假昂。内部梁架砍凿规整,四椽栿对前后札牵,四椽栿上再用驼峰和栌斗撑托平梁,平梁上设蜀柱,其上再用栌斗和丁华抹颏拱固定叉手,各缝有托脚。大殿平面采用减柱造,仅施两后内柱,后代维修时又增加两辅柱,柱间用内额和由额相连接。内柱铺作用单抄式,向外出华拱一跳承替木于下平槫,向内出压跳。殿内三周保留了元代的砖雕佛台,图案以花草鸟兽、几何纹饰为主,技艺娴熟。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传说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年大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武后下诏贴出皇榜:谁有办法解除旱情,封万户侯,赏万两银。可是皇榜贴出好多日子也没人敢揭。有一天,一个和尚揭了榜来见武后,他一不躬身跪拜,二不高呼万岁,武后心中诧异,寻思此人非同一般。就虔诚地请教和尚如何解决灾情,和尚二话不说,脱掉鞋子,伸出一双黑黝黝的脚丫,脚面上结着一层厚厚的黑痂子,笑着对武后说,你若真心求雨,就亲手给我洗脚吧!武后见和尚这样放肆,正要发作,但转念一想,和尚真的能解救百姓,让我洗脚又如何呢?于是就亲自端水给和尚洗脚,瞬间,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按照榜上所说,武后要封和尚万户侯,和尚摆摆手说:“我乃是天宫香严童子,此次下凡专为搭救百姓。今日私降大雨,触犯天条,死在眼前,我不要任何赏赐,只求一棺之地。”武后连连答应。和尚又道:“我死之后,可将尸体绑到午门外那只白象鼻子上,任它随意拖去。走到哪里,白象卧下不动,哪里便是我的安身之地。”说罢,仰天一笑,圆寂了。武后按照香严和尚的嘱咐,派了十个王侯随白象送葬。有一天,白象来到淅川南部的深山里,这里山青水秀、花香草绿,风景宜人,大象便卧下来不走了。十个王侯就在这里埋葬了香严和尚,并建了寺院,取名“香严寺”。  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雨洗礼,香严寺仍然巍峨地屹立在白崖山下。有着雕镂精细的巍峨檐角的大雄宝殿、华丽庄严的韦驮殿、小巧玲珑的凝月轩,古朴典雅的藏经阁,安静休闲的静修院等,整个建筑风格各异、布局严谨、宏伟壮观,基本上保持了明、清两朝建筑风貌。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山西柳林香严寺(金至明.国五)(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