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江山携手 2018-02-22

2009年1月19日,2011年2月4日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坐落于县城北飞来岗上,坐西朝东,本为道教庙宇,明万历年间开始供奉佛像,佛道共存,“大庙”之名由此而来。轴线建筑依山而上,依次为山门(近代?)、九蟒殿(明崇祯,原山门)、香殿(明洪武,原在飞来殿月台上,1983年“因安全因素”东迁约 10米)、飞来殿(宋~元)、清虚院门(新建)、凌霄殿(新建)。其旁还有若干殿宇。其中飞来殿为庙宇大殿,原供奉东岳大帝铜像,后毁。大殿始建年代无考,或曰为唐代。重修于北宋淳化年间,名为天齐五行庙,有庙内存放的“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碑为证。元中期再次重修,名东岳庙,供东岳大帝,有“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为证。梁思成先生考查时,对现存大殿的修造年代没有找到确实依据,因与之相连的香殿金檩下,有“明洪武二十四年重修”字样,断定“飞来殿亦属明初遗物,就其结构而言尤存古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庙建筑进行了落架维修,在飞来殿前檐角梁上发现有“元大德二年”题记的铁钉,由此断定现存大殿主体梁架结构为元代重修后的遗物。

    九蟒殿立于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呈两间,抬梁式屋架,单檐歇山顶,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拾级而上为香殿,迁建后无台基,面阔进深与九蟒殿同,殿内无柱,亦单檐歇山顶。斗拱五踩共24朵,第一跳翘头刻成如意头,第二跳刻成鹰头,内托天花。明间平身科三攒,次间一攒。飞来殿立于石砌台基上,前面的宽大月台,即原来香殿的位置。抬梁式木构,面阔五间,前檐省二柱呈三间,进深八架椽,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檐柱有侧脚。前檐明间檐柱上有泥胎盘龙两条,龙身上立童男童女。出檐铺作38朵,明间补间铺作二朵,其余各间一朵。斗拱用材较大,为单抄双昂六铺作出三跳;华拱刻如意纹;头昂平直,刻成龙首状;二昂昂嘴向上卷曲,呈象鼻状,后尾撑于下金檩下,系真昂。斗拱雕刻十分精致,象鼻昂的使用属较早期实例,但亦有可能为后世更换。脊檩下有脊瓜柱和叉手撑托。屋顶为单檐歇山顶,原为小青瓦覆盖,现已换成黄色琉璃瓦,并添加了屋脊装饰。

    大庙飞来殿的历史价值从两个方面可见一斑。其一,由于气候和战乱的原因,四川境内清之前的建筑留存较少,飞来殿极有可能是蜀中最早的木构殿宇建筑遗存。其二,峨眉山是道教“第七洞天”,明以后该地佛兴道衰,至今除该庙外,道教建筑遗迹十分罕见。峨眉山大庙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初八为庙会期,初八极盛。各地民众赶来聚于庙外小河,放芦苇梯于水中,祈望已故亲人灵魂升起。每年初八至此赶庙会的人以万计。据说这个习俗已持续三百年!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渐强,大庙庙会因其独特的祭祀习惯而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部门近期正在筹建大庙祭祀区。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峨眉山大庙飞来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