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武学是大文化大艺术——荣华丰著

 许多郎 2016-11-22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是哪种哪门哪派哪个时期的武术所能全权代表的。只有取长补短,这么一个大文化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才能把前人研究出来的珍宝更多地挖掘出来。武术是文化,是艺术,无论哪门哪派都有着自己的内涵修养,文化讲究修养,艺术又是跟着修养走,修养好,艺术性自然会高,修养不到,艺术性也就随之而差。

 

武术,从字面上理解,只是一个武道的专用名词,似乎人人都知道什么是武术,知道它能强身健体,知道它能防身自卫。各门各派都有有心人,为研究提炼先辈们留下的精深文化,而刻苦努力着,这是说起来做起来都不容易的事。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人们对武术有着不同的感受。例如,在七十年代,人们会对练武的人有反感之意,甚至还会影响婚嫁,以至于一些武术爱好者要背着人偷着练。这还是因为大多数人对武术的不了解,把它看得太浅了。

 

武术,不是伸伸胳膊伸伸腿,不是几拳几脚,不是套路,武术是文化,深含兵法战略哲学思想。武术是艺术,各门各派的拳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技击艺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散手”,散手本是用手,做到随手而应,武术的艺术性就发挥到了极致。而用手又由技术含量的不同,而分为初中高不同的层次。技术含量包括武学文化的修养,阴阳哲理调配的细腻等。有的拳术偏重于力量,对全身各部肌肉的训练,在技击时如何节省体力,如何能使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击打动作。内家拳讲找劲,怎样找到功夫里面的劲,从而达到极高的艺术效果等等。又比方说,太极拳讲究松柔软,如何做到太极拳谱所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呢?这不是三句两句就能说得明白的,它隐藏着极深的文化、兵法哲学、处处虚实阴阳不能失衡的技术问题,断不是随便到公园里跟人打个拳就能得到的。

 

八卦掌讲究拧旋走转,粘化拿发,又要轻妙无比,真做到了这些,才是它劲道上的艺术体现。八卦掌高手表演,有着特殊的美感,赏心悦目。单人演练时,静气逼人,行如游龙,身体敏捷之变化如同泥鳅滑滚一般自如,上下钻翻如同蝴蝶穿花四旋飞舞,又如碧水之龙时而浪里翻腾时而穿云吐雾,步伐轻快,足似蹬棉。两人练习时,一触即发,只见形影不见人,脱身换影不留痕,这就是八卦掌的艺术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