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位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

 昵称34168126 2016-11-23
位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自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阳明奉命平乱,至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病故于征战途中,辗转十几年,经历大小战役六次,数量虽不多,但是他从来没打过败仗。“位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是王阳明累累赢得战争的重要因素。

对于赢得战争的人而言,一般都会享受加官进爵、增加俸禄等待遇。但是王阳明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他一生七次晋升官职,五次属于征战有功,但都辞官,因皇帝不批准,他才勉强继续官职。

王阳明认为人生的大病,只是一个傲字。作为子女的,如果骄傲的话,就必定不孝顺父母,作为臣子的,如果骄傲的话,就必定不忠于君主。一个人骄傲就是时时心中只有自己,而如果做到无我的境界,人就能够变得谦虚和容易进步。王阳明他把骄傲列为一个人所有恶劣品质中最恶劣的一种。

不居功,不自傲的王阳明经常穿梭于百姓之中,体察民生。作为朝廷命官,他只想为老百姓做事,实现他经国济世的抱负。

事实上,官大不招摇,功高不自傲,高调做事,低调做人,需要有较高的修为。这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真正的智者,总是在声名显赫时藏锋敛迹,持盈若亏,从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一番大事业。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就深知这个道理。
徐达出生于濠州一个农家,儿时曾与后来做了大名皇帝的朱元璋一起放牛。他有勇有谋,为明朝的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朱元璋宠爱。

徐达虽战功累累,却从不居功自傲。他每年春天挂帅出征,暮冬之际还朝。回来后立即将帅印交还,回到家里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

朱元璋曾对他说:“徐达兄建立了盖世奇功,从未好好休息过,我就把过去的旧宅邸赐给你,让你好好享几年清福吧。”

朱元璋口中的这些就官邸,是其登基前当吴王时居住的府邸,徐达不肯接受。

朱元璋请徐达到就府邸饮酒,将其灌醉。徐达半夜酒醒问周围的人自己住的是什么地方,内伺说:“这是就邸。”
徐达大吃一惊,连忙跳下来,伏在地上自呼死罪。朱元璋见其如此谦虚,心里十分高兴,即命人在此旧邸前修建一所宅邸,门前立一牌坊,并亲书“大功”二字。

朱元璋曾赐予徐达一块沙洲,由于正处于农民水路必经之地,徐达的家臣以此擅谋其利。徐达知道后,立即将此地上缴官府。

1385年,徐达病逝于南京。朱元璋为之辍朝,悲痛不已,追封徐达为山中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朱元璋登基后,从1380年至1390年,因清洗丞相胡惟庸牵连被杀的功臣,官僚共达3万人;1393年,有赫赫战功的将军蓝玉及其有关的人士均被杀,先后牵连被杀的竟有15万人;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恒案,被杀者更多达8万之众。

朱元璋为强化其统治用严刑重刑,杀了包括功臣在内的10多万人,从小于朱元璋在一起的徐达,当然十分清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虽功高过人,却仍恭谨签核,最终换来了平安度日。
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喜欢骄傲自大的人,即使这个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出不俗的功业。任何时候,谦虚都是被人们喜欢的品质,因为谦虚就意味着对被人的尊重,没有人不喜欢被尊重。

王阳明贬斥傲,傲是一种可怜的自以为是,而谦虚才是一种竞争的优势,大凡有真才实学者无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当做出贡献的时候,需要知道并不是给领导做出功劳就可以高枕无忧,只有一边作出贡献让领导满意,一边又谦恭温顺不露出一丁点的骄傲,这样的成功者才不会惹来麻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