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碎片化学习更利于创新

 高占国 2016-11-23
碎片化学习的最大缺点就是所学的知识零零散散、不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其关键在于碎片化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切断了。我们学习一个新知识点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它属于哪个学科哪个知识体系,它的上位知识、下位知识和平行知识是什么,有哪些相互关联。常常会产生好像学到了很多,又好像什么也没学会的感觉。

比如,我今天在手机里读到一篇《VR可用于五大教育领域》的文章,这篇文章很短,介绍了VR可用于开展全新的研究、用于编码和三维设计,用于解剖、用于激发学生兴趣、用于替代现场考察等五个领域。但没有这个知识点的上位知识介绍,例如VR是什么?VR现阶段进展的情况如何?有哪些成熟的VR产品?也没有相关的平行知识,如VR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等,也没有下位知识,如VR未来的走向和趋势等。

想象一下,如果是系统学习的话,那应该有一本厚厚的书,从头到尾把VR的来龙去脉、方方面面都由浅入深做一番详详细细的介绍,这样学起来会让我们对VR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缺点是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有许多内容未必是我们感兴趣的。

事实上,碎片化学习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如果我不是对VR有一定的了解,至少知道V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英文缩写,如果我不对教育技术感兴趣,甚至有研究的需要,我也许根本不会点开这篇文章,即使打开了,也可能因为看不懂而很快放弃。

因此,碎片化学习是在我们原有认知基础之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问题解决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有选择性的活动,她与系统学习的最大不同在于,后者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的,而前者是以个人兴趣与需求为导向的;其次,它是不连贯的、跳跃的、交替进行的;而系统学习是连贯的、线性的、循序渐进的。

从这一视角来看,系统学习更利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而碎片化学习更有利于满足个人兴趣和帮助解决个人面临的问题,更有利于创新。尤其是当我们有意识地将碎片化学习向我所主张的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转变的时候,更是如此。

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即零存整取式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更加主动、持续与聚焦,更有意识地采取零存整取学习策略与包容性思维,从而整合信息与知识碎片的能力更强、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要求学习者有意识地在碎片化知识之间建立新的关联,这种新关联不是完成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的复原,而是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的重构。这种重构出来的知识体系更有利于产生创新性学习成果。

忽然记起大学时期的一件小事,我在学习医学课程的闲暇时间,热心学习古典诗词并进行创作。我的学习方式是选读一些我喜欢的古代诗词大家如李白、杜甫、陆游、李清照、苏东坡、辛弃疾等的名篇佳作,对自己不太感兴趣的诗人诗作则读得较少。我的一位朋友对此颇为不屑,他告诉我,学习古典诗词应该系统学习,先通读全唐诗、全宋词之类的书籍,对古代诗歌全貌有所了解,再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钻研。当时我对他的博学高论佩服不已,但自己始终没有做到。

从后来我俩的经历看,单就诗歌造诣和创作而言,显然我的成就要大于他。我不仅出版过三本诗集,还有多首诗歌登上过国家级诗歌刊物乃至头版头篇,而他则从未发表过诗歌,他创作的诗歌大都属于模仿古典诗歌的习作,缺少个人风格与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