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的函授教育 一、党校开展函授教育情况 一九八五年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指出,中央党校开办的函授学院和省级党校开展的函授教育,对于加快干部的培训是有利的。这就充分肯定了党校函授教育事业。 一九八四年以来,黑龙江省以省委党校为主,各地、市、县党校共同协作,在全省开展干部函授业余教育,两届共招收函授业余学员6000多人,现在,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省委党校为中心的全省党校系统的函授教育网络,函授业余教育已成为全省干部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函授教育是加速干部培训的重要途径。 二、党校为什么要开展函授教育 1、党校开展函授教育是加快干部培训速度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适应实现四个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一九九O年以后十年经济腾飞准备人才基础,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快干部培训速度和实现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并且提出,在一九九O年以前要使四十五岁以下的干部都要达到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在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中,又对干部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也作了规定。完成上述培训任务,就必须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办法,特别是党群系统干部需要全省各级党校来培训,对此中央已有明确要求。所以,除积极扩大原有培训班、理论班、进修班的招生名额之外,就是要大力发展函授教育。因为函授教育不受某一党校校舍规模、设备条件等空间限制,也不受工作、生活等时间限制。它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招生量大、方便灵活的办学形式,是一种多快好省地、大规模地培训干部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2、函授教育是党校教育工作上的一项重要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教育事业在改革中都在蓬勃发展,出现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种类的办学形式,干部教育也在逐步走向正轨化。一九八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文件中提出,提倡和鼓励干部自学或参加社会上的业余、函授、广播、电视等各种类型学校学习。一九八三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文件提出,各级党校要逐步做到有统一的班次、学制、课程、教材、考试考核制度;党校的培训班和理论班,都要实行考试考核制度和学历制度,根据入学前的文化水平和入学后的学制,所学课程经考试合格者,取得同国民教育体系相当的学历和待遇。随着干部教育工作的发展,中央又明确提出,干部培训工作要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社会化办法,形式多样,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黑龙江省各级党校有一百几十所,都有一定规模的校舍和教学设备,有一批师资力量以及行政管理人员。过去,党校是关门办学,只把注意力放在脱产班上,只考虑各自的条件所允许的招生能力上,只注意在三尺门里办学,没想到三尺门外发挥作用,没看到党校系统参与社会办学的潜力和优势。随着党校教育正规化工作的进行和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才逐步认识到,党校参与社会办学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大有优势。优势就在于:各级党校都有一定的办学条件,很容易上下形成网络;又都有一定的辅导力量,可以帮助学员自学,这是其它单位办函授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掘校舍设备的潜力,充分发挥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就可以通过函授业余教育,多快好省地培养更多人才,大大加快干部培训步伐。从而,使党校教育不仅注重关门办学,而且也注重社会办学;在保证搞好校内各种主体班次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党校系统在社会办学中的作用,办好干部函授业余教育。可以说,今后在党校教育中,离职培训与在职函授培训,二者将成为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两种办学形式。 3、党校函授教育是基层党委和广大干部的迫切要求 党中央提出干部要实现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以及在各级领导班子调整中强调知识结构的改变,都大大激发了基层党委选派干部上党校的积极性和广大干部的学习热情。他们强烈要求给广大干部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机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能脱产学习的人,毕竞是少数。因此,大多数干部都欢迎既不脱产不离家,又能得到学习提高的函授教育形式。黑龙江省委党校第一年招生函授学员报名人数即达7000多人,第二年报名者竟达到11000多人;有的市县和林业局报名人数多达200至400人。广大干部踊跃报名,基层党委积极支持,在干部学习提高开发智力上投本钱的情况,是黑龙江省前所未有的。这也是当前社会办学所以能蓬勃发展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党校办函授教育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产物。 三、怎样保证和提高函授教育的质量 一九八五年的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纪要,在充分肯定党校函授教育这种形式的同时,明确指出,函授教育一定要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就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函授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保证教育质量,是任何一所学校能否实现培训目标和培养出合格人才的根本问题。函授教育,又是一种人多面广、业余自学的分散办学形式,加之当前社会上有些人存在着一种不择手段捞取文凭的不良倾向和不正之风对办学的干扰,保证教育质量就显得是更突出、更重要、更不容忽视的问题了。因为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培训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干部,还直接关系到办学单位的声誉和函 授教育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保证教学质量更是办好函授教育的关键。同时,保证教育质量也是对学员、对国家、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是从严治校的具体体现。 从两年多的函授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中,我们体会到,要保证函授教育的质量,就要把好函授教学质量关、招生结业考试关和函授工作管理关,把从严治校的思想贯彻函授教育的始终。 1、把好函授教学质量关 把好函授教学质量关,要从教和学两方面着眼。函授教育的原则是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自学是 函授教学的基础,而面授是函授教学的关键。为此,必须从两方面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学员要保证和提高自学质量。函授是以业余自学为主,不脱产,不离家,大量的自学任务要在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之余来完成。所以,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度的学习自觉性,有见缝插针、争朝保夕、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和决心,有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有效的自学组织和必要的检查督促。否则,就不能科学地解决工学矛盾,就不能完成自学任务,甚至会使自学成为自流。在自学过程中,有两种较为普遍的倾向是应当注意加以解决的:一是有些人单纯为捞取文凭而学习,他们不去注意全面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不认真自学,也不按时听课,甚至有人只要文凭而不要知识。二是有些人平时不认真读书,不坚持自学,而把希望只寄托在短期的学校辅导和考试的押题上,少数人甚至不惜利用一切手段,想方设法透题,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纪律。对这两种倾向,除经常进行正面教育外,还要采取有利于促进其认真自学的措施加以解决。 另一方面,教师要保证和提高面授质量。首先,要编写适合学员自学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函授教材量要适度,要适合学员的水平和学习时间,而又有助于学员自学,切忌教材量过大,内容过多过杂,影响学员对本门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要提高课堂辅导的质量。面授辅导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学员的学习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特别是因为面授时间较短,既要突出重点,解决自学中的难点,又要使学员对本门课程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熟悉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又要有较多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学水平。可以说,讲课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为此,校方应规定,函授学员的面授必须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外聘教师也要坚持这一条件。由于函授学员数量多、面授点多,任教教研室除编写教学大纲外,在讲课之前要开好备课会,统一讲授内容重点及讲课方法。再者,出好复习思考题和作业题。认真批改作业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思考题和作业题是指导学员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自学本门课程的一种形式,还是检查学员学习情况、理解程度、运用能力的手段。教师批改作业必须认真负责,肯定对的,指出不足,使学员从教师批改作业中受到启发,有所提高。教师讲课不能迁就某些学员的不正当要求,例如在复习思考题范围内指重点、押题目,这不利于学员全面复习所学内容,是必须注意防止的。 2、把好招生和结业考试关 就如工厂要生产合格产品,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能入厂,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不能出厂一样,办函授教育,不符合条件的学员不能收,不合格的学员不能发给结业和毕业证书,考试就是把质量关。首先,命题要坚持标准,真正达到应有的水平,不能高也不能低。高了会影响学员的及格率,低了会降低标准和影响质量。其次,考场纪律要严。因为考场纪律好坏,不仅关系到能否考出学员的真实水平和成绩,也直接关系到办学声誉。最后,还要准确地评卷。评卷给分要符合标准,做到准确合理,不高不低,经得起检验。实践证明,当前在不正之风的影响下,命题、考试经常受到干扰。教师要去出题之前就客人增多,难以应酬;考场上打小抄等舞弊之风盛行,甚至有的人不顾廉耻,一犯再犯。教师面授讲课,学员就要求押题,缩小复习范围,照办者被看成是好老师,不满足要求者就不受欢迎。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损害办学声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校方应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改革命题办法,二是严肃考场纪律。也就是充分运用考试这一指挥棒的作用,抵制不正之风,保证教学质量,维护办学声誉。 命题办法的改革,就是将过去的临时命题改为试行题库制。考前抽签定题印卷,虽然刚刚实行,但感到题库制是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好处很多,势在必行。主要是它可以促使教师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进行讲授,促使学员全面地、认真地、老老实实地学习所学课程的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有了题库,混文凭的人再也混不下去了。学员再不要求老师缩小复习范围和押题了,教师也摆脱了因命题而招来的烦恼。 严肃考场纪律,既不让老实人吃亏,也不让取巧者占便宜。这样才能考出考生的真实成绩,才能维护办学声誉。因此,对考场上发现的舞弊者,不论抄了没抄,也不论在什么地发现的,一律取消此科考试资格,考卷作废,并要把情况通报本单位,也不再允许补考。不这样严厉就刹不住舞弊之风,因为考试对每一个考生来说,不仅是学习成绩的考核,也是党性和思想品德的一次检验。总之,我们绝不能让极少数舞弊者败坏大多数人及办学单位的名声。 3、把好函授工作管理关 要有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措施,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以适应大面积函授教学的需要,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多于经验,因为我们还缺乏实践经验。虽然有了一些管理办法,但仍很不健全,很不完善。如在学员学籍管理上,还不够细致,手续还不够完备;考试成绩公布和结业证件发放办理上,还不够及时准确;教材管理上,还不够科学严密,邮寄过程中还经常出现差错;巡视指导上,也没有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上下之间的情况交流和沟通也不够。总之,没有一个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就建立不起来正常的教学秩序,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把好函授工作管理这一关。 (此文发表于1986、4、1 党校工作指导,第十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主编张春国。参编王振岳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