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第四卷 莫斯科失守了。京城彼得堡的上流社会,照常举行舞会和欢宴。在这时“接见和舞会是照旧的,法国戏院是照旧的,朝廷的兴趣是照旧的,官员的兴趣和阴谋都是照旧的”。这里,皇太子派、皇后玛丽亚派、法国人派和其它各种派别势力明争暗斗,追名逐利。交际花海伦过了一段荒淫放荡的生活后,病死了。 皮埃尔被俘后,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世。他被关进马厩里,后来又被押去陪斩。在俘虏营中,他认识了一个农民出身的老兵普拉东·卡拉塔耶夫。他是个宿命论者,在普拉东看来,人不可以去谴责别人和反对不公平:不管发生什么事,结果总归是好的;不管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上帝的判决”,看到天意的安排。他喜欢讲一个“无缘无故白白受苦”的商人的故事,商人在他生命最后一刻还饶恕了那个害他坐了许多年牢的强盗。他那“听天由命”和“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给了皮埃尔很深的印象。他决定奉行卡拉塔耶夫的哲学去生活。安德烈因为伤势过重,不幸去世了。 俄军集结在塔路齐诺一带活动。兵员和配给都得到了补充,俄法双方力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拿破仑写信给库图佐夫要求和谈,但库图佐夫不予答复。与此同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写信给库图佐夫责怪他不进攻法军。1812年10月4日,库图佐夫签署了作战命令。但下属准备迟缓,库图佐夫为此发了火。
10月6日和7日夜间,法军开始从莫斯科撤退。三百多名俘虏也被带走(其中有皮埃尔)。撤退时,一片混乱。由于法军大肆抢掠,连炮车上也满载着抢来的财物。沿途受到俄国游击队的袭击和俄军的追击。耶尼索夫的游击队表现得很出色。娜塔莎的弟弟彼佳也在游击队里。他勇敢冲击法军。虽然最后他中弹死了,但他和游击队救出了俄国俘虏。皮埃尔也在这次得救了。 10月28日,俄国冬天比往年都来得早,空中下着鹅毛大雪,严寒象利刃一样袭击着衣衫单薄的法军。沿途冻死饿毙的法军士兵不计其数。从莫斯科到维尔纳,七万三千法军只剩下三万六千人,其中死于战斗的不到五千。这数字后来一直在递减。 库图佐夫驻军维尔纳。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来到,授予库图佐夫乔治一级勋章。但在追击法军和进军欧洲的问题上,库图佐夫和亚历山大一世展开了激烈的争执。亚历山大一世责怪他进军缓慢,加上库图佐夫不同意进军欧洲的计划,俄皇大为发火,要解除库图佐夫的兵权。这时,库图佐夫因年高体衰,不久就去世了。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向法国进军。 皮埃尔回到了莫斯科。他把自己的历险经过讲给娜塔莎听。他们互相爱慕起来。1813年,他们结了婚。婚后,娜塔莎性格大为改变,她忙于家务和教养子女,抛弃了原来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同年,尼古拉·罗斯托夫从前线告退回到莫斯科。第二年,他娶了安德烈的妹妹玛丽娅为妻,搬到童山居住。他热心于农事活动。这样,三个爱国的家族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素号夫并做两家。他们以亲眷关系互相往来。 |
|
来自: hejunwei_yeah > 《方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