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争与和平》:反英雄主义的英雄赞歌

 eyupc666 2020-05-13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1966年苏联版,下同)
皮埃尔·别祖霍夫

1812年6月,法国皇帝拿破仑亲率六十万大军,渡过尼曼河,向俄国不宣而战。这支从未有过败绩的军队,以三倍于俄军的人数优势,一度攻下俄国的心脏莫斯科。然而在开战后仅仅半年,拿破仑就带着只剩三万人的残兵狼狈撤出俄国。

这场著名的俄法战争,也被俄国人骄傲地称为“卫国战争”。半个世纪以后,列夫·托尔斯泰耗费六年时间,以这场战役为背景,写下皇皇百万字的巨著《战争与和平》,被无数人盛赞为“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托尔斯泰坦言,他原本只打算写几个贵族家庭经历战争的故事,不知不觉把近乎一半的篇幅,用来详细描绘1805年到1812年的几次重大战役。显然,主要原因是书中的四大豪族大多直接参与历史事件,在时代风云的诡谲变幻中,家国命运与个人成长必定密不可分。

除了对战争的直接描写,托尔斯泰还花费大量笔墨,用以阐述他对战争、权力与历史进程的观点。跟大多数人的想法不同,他认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力量,并不是由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所主导。不管是沙皇亚历山大、凯撒大帝或者拿破仑皇帝,他们都是历史的傀儡,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所驱使。托尔斯泰甚至明确指出:

“统帅只是历史的工具,是身不由主的奴隶。”

这种离经叛道的反英雄主义史观,不仅决定了书中人物的情感与思想,更对他们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这正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题。

一、两个迥异的孤独者

跟《安娜·卡列尼娜》一样,《战争与和平》同样是双线并行的故事架构,以皮埃尔·别祖霍夫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为主角,讲述了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在1805年至1812年所经历的兴衰荣辱。

皮埃尔与安德烈

皮埃尔生得魁梧高胖,心思聪慧敏锐,由于过分善良坦率,反而显得有点笨拙傻气,容易受人摆布。当他还是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时,备受排挤;等到他继承了巨额财产和爵位,却成为社交界追捧的宠儿。他生性宽厚,宠辱不惊,对此全不在意。

安德烈个子不高,外形俊朗,性格冷淡孤傲,深沉博学,对上流社会喜爱的娱乐都感到无聊和厌烦。他的父亲曾担任俄国陆军元帅,历来对他严格要求,无论从军或者从政,他的前途都一片光明。作为一名英勇无畏的军人,他还多次请缨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效命。

乍看之下,他们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然而,皮埃尔与安德烈一直把对方当做最好的朋友,作为与主流社会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人,他们有一个本质的共同点——想要追求精神上的平静,寻找生死之谜的答案。而这一点,不仅是托尔斯泰在多部作品中表达的美好愿景,更是他本人在现实中奋斗终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英雄幻想的破灭

成为别祖霍夫家的继承人以后,皮埃尔突然成为莫斯科炙手可热的未婚夫人选,太太先生们都盘算着把女儿嫁给他。最终,华西里·库拉金公爵使用诡计,让皮埃尔稀里糊涂娶了他的女儿海伦。

皮埃尔与海伦

跟皮埃尔设想的婚姻生活不同,艳名远扬的海伦不安于室,时常与人传出绯闻,其中甚至包括他盛情款待的朋友陶洛霍夫。等到收到告密信,皮埃尔才不得不相信妻子就在他眼皮底下偷情。

忍无可忍的皮埃尔跟妻子分居,向陶洛霍夫发起决斗。他连枪都不知道怎么开,居然侥幸打中了对方,随即又被善良的本性压倒,充满伤人性命的罪恶感。

对皮埃尔来说,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还能勉强忍受,而让崇拜的偶像跌下神坛,则是灭顶之灾。

作为刚回国不久的留学青年,皮埃尔对声名显赫的拿破仑极度推崇。在1805年与法国交战前的敏感时期,皮埃尔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社交场合公开为拿破仑辩护,声称拿破仑处死政敌当甘公爵,是出于国家的需要,而他不怕独自对这事承担责任,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战场上的拿破仑

在皮埃尔心中,不仅将拿破仑视为唯一懂得革命的人,更将他看做超越革命的人,因为他制止了革命中的过火行为,保持了一切好的东西,比如民权平等、言论出版自由等等,他还致力于维护人权,消除偏见,总之是个空前绝后的伟大领袖。

等到1812年,拿破仑率领大军,深入俄国腹地两千俄里,皮埃尔参与了惨烈的博罗季诺据守战,并且亲眼目睹莫斯科沦陷后,法军在焚城大火中的滔天罪恶,他对拿破仑的英雄幻想彻底破灭了。

皮埃尔在迷茫与煎熬中,下定决心暗杀拿破仑。他隐瞒身份,换上农民的服装,带着匕首,准备在拿破仑进入莫斯科时动手。

从皮埃尔的角度来说,拿破仑从伟大领袖变成混蛋恶棍,他自己又从拿破仑的拥护者变成暗杀者,不能不说是一次地动山摇的信仰巨变。

然而仔细一想,其实恰好落入了托尔斯泰所批判的英雄主义史观——前面将拿破仑视为“伟大领袖”,是他将历史事件的功绩全部归功于拿破仑;后面将拿破仑视为“混蛋恶棍”,是他将历史事件的罪恶全部归罪于拿破仑,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三、生与死的思考

之前皮埃尔公开为拿破仑辩护的时候,安德烈也在场,他主动为群起而攻之的皮埃尔解围,认为对于政治家的行为,应该分清哪些属于私人行为,哪些属于统帅或者皇帝的行为,不应该以偏概全。

显然,对于战功显赫的拿破仑,安德烈确有几分钦佩,在后来他与父亲的交谈中也表明了这一点。

等到1805年爆发奥斯特里茨战役,法军大败俄奥联军。安德烈原本作为总司令库图佐夫的副官,不必参与拼杀。然而,当他看到旗手阵亡后,象征军队尊严的军旗倒在地上,他便英勇地扛起军旗,号召溃败叛逃的士兵重返战场。就在这个时候,法军的利刃刺中了他。

拿破仑看到手握军旗的安德烈

战斗过后,拿破仑巡视战场看到了安德烈,对他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还让人对他进行救治。

而此时躺在地上的安德烈,仰望奥斯特里茨这片高邈仁慈的天空,心中豁然开朗,发觉拿破仑所关心的一切,都是那么微不足道。这个他曾经心目中的英雄,怀着的庸俗虚荣心,以及胜利的欢乐都是那么渺小。安德烈得出结论:

“伟大其实毫无价值,生命也毫无价值,而死亡更是毫无价值。”

等到安德烈伤愈后回家,生与死用更加戏剧性的方式呈现:他的妻子难产而死,他的儿子因此诞生。

过了数年离群索居的生活后,31岁的安德烈在皮埃尔的鼓励下重返社交界。正值罗斯托夫家的次女娜塔莎满15岁,第一次参加舞会。由于家道中落,拿不出像样的嫁妆,娜塔莎没有收到任何邀舞。一直对娜塔莎充满特殊柔情的皮埃尔,因为对外貌不自信,就请求安德烈向她邀舞。

安德烈与娜塔莎

安德烈与娜塔莎由此相爱,并向她求婚。由于安德烈父亲的反对,婚期定在一年以后,安德烈正好旧伤发作,到国外疗养,约定一年后完婚。在此期间,娜塔莎受到安德烈父亲和妹妹的冷遇,倍感屈辱时,被皮埃尔的内兄阿纳托里引诱,差点闹出私奔丑闻,还一时头脑发热,给保尔康斯基家写了解除婚约的信。

回国后的安德烈得知此事,悲愤交加,虽然明知娜塔莎悔恨万分,还是出于高傲的自尊心,与她解除了婚约。对于诱拐他未婚妻的阿纳托里,安德烈发誓再见到他一定会杀了他。

四、安德烈的答案

1812年8月,俄法两军在莫斯科外125公里的博罗季诺村爆发惨烈的据守战,双方均损失惨重,法军伤亡近三万人,俄军伤亡约四万人,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俄军弃守莫斯科,被法军占领。表面上看是法军赢了,然而神奇之处在于,也是从这一战开始,俄军逐渐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法军的溃败由此开始。

安德烈在战场

安德烈所带领的军团也参与了这次战斗。跟以前一样,他丝毫没有利用总司令库图佐夫与他父亲的交情,不愿呆在安全的司令参谋部,反而申请去战火最激烈的地方,在枪林弹雨中镇定自若。

直到一颗霰弹落在他身边,再一次被死亡的阴影所吞没时,安德烈突然参透了生与死的问题,心中充满了来自灵魂深处的爱。这种甚至无需具体对象的爱,令他获得从没有过的安宁与幸福。

安德烈腹部重伤后,被抬到救助站,发现躺在旁边的人是阿纳托里。医生正在锯掉他的一条伤腿,那张迷倒无数太太小姐的俊脸在剧痛中扭曲。安德烈看着这个他发誓要杀掉的仇敌,竟然没有任何快意,只有无尽的悲悯,甚至为他流下同情的泪水。

好不容易保住性命,安德烈被转移到撤离莫斯科的队伍中。在那里,他惊喜地遇到娜塔莎,她羞愧万分,拼命求安德烈原谅她,于是发生了这样一段极为动人的对白:

安德烈与娜塔莎
“是您?真是太幸福了!”
“原谅我!请原谅我!”
“我爱您。”
“原谅我……”
“原谅什么呀?”
“原谅我所做的……事。”
“我比以前更爱你了。”

经受死亡的洗礼后,安德烈对她的爱彻底苏醒了。从前他爱她娇俏活泼,爱她纯真可爱,如今却能深刻体察到她的痛苦和悔恨,也懂得了他解除婚约给她带来的残酷。这种越发深沉的爱,对他们双方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救赎意义。

弥留之际,安德烈领会到的这种爱的精神,使他彻底消除了生与死的鸿沟,甚至逐渐摒弃尘世,因为死并不可怕。他不仅爱恋人,也爱仇敌,时常挂念阿纳托里的安危。最终,他与阿纳托里都成为了博罗季诺阵亡名单中的一员。

五、皮埃尔的重生

莫斯科沦陷以后,城里的贵族们大多早就打了包,拿着值钱的东西快速撤离。而皮埃尔放着巨大的家业不管不问,将财富视为过眼云烟,他自己更是打算豁出一条命,杀掉罪大恶极的拿破仑。

在莫斯科的焚城大火中,皮埃尔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营救被困的孩子;随后又为了保护一个俄国姑娘,与几个心怀不轨的法国士兵打起来。后来寡不敌众,被诬陷为纵火犯抓到了战俘营。

皮埃尔救孩子

此时,他对世界的美好、人类的良知以及对上帝的信仰,全都破灭了。

在战俘营中,他遇到生病被俘的士兵普拉东,他乐天知命的态度令皮埃尔感到惊奇。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中,他热心友善地对待遇到的任何人,甚至用本来就匮乏的食物养着一条流浪狗。他发现皮埃尔饿得不行,就大方地把土豆分给他吃。

皮埃尔正准备狼吞虎咽,普拉东制止了他,随后用一把小刀把土豆切成两半,再小心地撒上盐粒,说这样吃着才美味。这种感觉相当奇妙: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老爷,被一个农民教导如何优雅地用餐。

战俘营中的普拉东

这件事极大地震撼了皮埃尔,他开始反思,在他条件比现在优渥一万倍的时候,他是否用普拉东这种审慎的态度对待过一个土豆,甚至这样对待过自己的人生?

在长达一个月的相处中,皮埃尔从普拉东朴实的智慧中,获得了以前从艰深的书本、以及共济会的导师身上都没有得到过的重大启示。

在法军后撤的时候,皮埃尔与其他战俘被迫在严寒中跟随行军,掉队的人只有死路一条。他眼看着普拉东被枪杀,自己也处在生死不明的危难处境,后来侥幸被一组俄国游击队营救,等他回到从前那种富足安全的环境时,身心都已得到重生。

六、真正的英雄主义

1812年9月俄军撤离莫斯科后,在附近展开运动战,阻挡法军向南的去路,并从侧面威胁敌人,切断其同后方的联系,同时补充了军队,准备反攻。更可贵的是,在敌占区,俄国人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法军处于四面受敌,弹尽粮绝的境地。这时严冬逼近,拿破仑企图南下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被迫于10月19日放弃莫斯科,结束了长达一个月多的疯狂劫掠。在撤退途中,俄军和游击队乘胜追击,最终在12月底,拿破仑带着三万残部逃回巴黎。

那么,托尔斯泰所说的影响历史进程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

来自严寒饥饿?不,只要合理分配,不任意劫掠,在莫斯科可以弄到全军过冬的衣物,以及供军队食用半年的粮草。

来自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的英明领导?不,无论是按兵不动,还是后撤保留实力,他的绝大部分决策,都遭到沙皇亚历山大的训斥反对,更别说以参谋长别尼生为首的权斗碾压。

来自拿破仑的失误?不,他在这一时期的行为,并不比他在埃及、意大利、奥地利和普鲁士逊色。他从进入莫斯科到退出莫斯科,接二连三地发布命令,从军事、司法、外交和行政各方面,他的决策都没有漏洞。

显然,这股强大的力量,能够凌驾于皇帝、统帅这些历史傀儡之上。而当你看完这本《战争与和平》,或详或略地了解书中五百多个人物的事迹,自然就会明白:

这股力量,来自无数个像皮埃尔那样的贵族,他们拿出大笔财产招募组建民兵团,鼓励家奴参军赢得自由;来自无数个像安德烈那样的军官,他们远离优渥的生活,英勇无畏地为祖国而战,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也来自无数个像娜塔莎那样的女性,她们关心将士疾苦,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服务,宁愿舍弃财物,也要将马车腾出来转移伤兵……

当然,这股力量更来自于千千万万个面容模糊、不知姓名的俄国人民,他们或者参军、或者组建游击队,执行“坚壁清野”的作战方针,在自己耕作劳动的土地上痛击侵略者。

这股能够将皇帝拉下马的宏大力量,是士气,更是民心。

在托尔斯泰看来,相较于那些名垂青史的所谓“英雄人物”,这些平凡的人身上,所具有的改变历史进程的力量,更能彰显一种朴素的英雄主义,《战争与和平》正是这样一部恢宏磅礴的英雄主义赞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历史层面的“英雄主义”,托尔斯泰还在书中探讨了个人层面的“英雄主义。他利用安德烈和普拉东的事迹,让这两个来自不同阶级的人物,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答案:

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相关文章:

再谈《战争与和平》:女性人物的美与罪

《安娜·卡列尼娜》:命途中的羁旅人,精神上的同路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