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24篇:方寸讲文学(34)

 hejunwei_yeah 2016-11-23

《死魂灵》(一)

  

《死魂灵》,是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果戈理享誉世界文坛的代表作,是果戈理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

 

果戈理在创作《死魂灵》时,原计划创作三部,由于后期创作力的衰退和思想局限,他创作的第二部于1852年被迫自己焚烧,第三部未及动笔。仅完成并且流传下来的只有第一部。

 

第 <wbr>224 <wbr>篇:方寸讲文学(34)—果戈理与《死魂灵》(一)
 

【作品简介】

 

《死魂灵》书名很怪,然而这正是果戈理写作的特点,用似乎荒诞不经的故事来展现俄国当时的社会风貌。“死魂灵”的本义是指死了的农奴,由于俄语中“魂灵”和“农奴”属于一词多义,所以也可以理解成死了的魂灵,从而产生离奇的联想。

 

《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石,也是“自然派 ”文学的奠基作品。别林斯基高度赞扬它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着”,是一部“高出于俄国文学过去以及现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高度艺术的作品”。

  

    《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从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文学作品的典范。

 

《死魂灵》通过一心钻营的商人乞乞科夫买卖 “死魂灵 ”的故事,全面地讽刺揭露了19世纪俄国城乡落后腐败的现实,大胆揭露了专制农奴制这个俄国社会的痼疾,刻画了一批腐朽、没落、庸俗的地主、官僚和新生的投机商人的丑恶形象,深刻挖掘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荒诞性和腐朽性。

 

第 <wbr>224 <wbr>篇:方寸讲文学(34)—果戈理与《死魂灵》(一)
 

【人物形象】

 

果戈理在《死魂灵》第一部中,描写了五个俄国地主的丑陋形象:玛尼洛夫、科落皤契加、罗士特莱夫、梭巴开维支和泼留希金。其中泼留希金是世界文学中著名的守财奴形象。他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以及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一起,成为世界经典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第 <wbr>224 <wbr>篇:方寸讲文学(34)—果戈理与《死魂灵》(一)
 

泼留希金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农奴主的典型,在他身上集中了守财奴最特出的特征:贪婪、吝啬、保守、没落和腐败。他穿戴不男不女,破破烂烂;他剥削成性,贪得无厌;家中粮食布匹腐烂变质,不仅自己生活得象囚犯一样,还不择手段积聚财产,到处拾破烂,顺手牵羊地偷窃他人财物。

 

他是五个地主中的首富,其庄园中死农奴之多也是首屈一指,死农奴的名单 “密得象苍蝇屎”一般。当乞乞科夫来购买他的死魂灵时,他只知道感激,根本不去思考这种行为的原因何在。这是一个完全失去了人性的吝啬鬼、守财奴。

 

泼留希金不是一般的守财奴,他是俄罗斯民族的一个毒瘤,他与他庄园后面的充满生机的大地是一个反差,而造成这种反差的深刻原因,就是俄国专制农奴制,而腐朽反动的官僚又是这一制度的支柱。作品如此刻划泼留希金这个典型的人物,就在于指明,专制农奴制整个基础已经腐败,整个支柱将要倒塌。

 

 

第 <wbr>224 <wbr>篇:方寸讲文学(34)—果戈理与《死魂灵》(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