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七)”: 养精化气,“精气”十足

 水木年华138 2016-11-23

精气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刺法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素问·举痛论》-----百病皆生于气;《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黄帝内经(七)”: 养精化气,“精气”十足

一、气的五大作用:

“气”的繁体字是“氣”,“气”字中有个“米”子,而“米”是一种精微的物质,说明气也是一种精微物质,“气”实际是介于精与神、有形与无形之间的一种东西,它是维持生命活力的物质,又是人体器官活动的能力;既是物质,又是能量,也是一种信息,气的运行通道是“经络”

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输布、气血运行、津液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气的作用来实现和维持的,其有五大作用:

第一,推动作用:气可以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环,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作用。

第二、温煦作用: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第三,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即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做斗争,把邪气驱逐出去。

“黄帝内经(七)”: 养精化气,“精气”十足

第四,固摄作用: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并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故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第五,气化作用:气化作用即通过气的活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二、人体各种各样的气:

按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从父母遗传下来的叫“先天之气”,也叫“元气”,二是源自自然呼吸的清气,又叫“后天之气”,三是源自饮食的营养成分的“水谷之气”,也属于“后天之气”。

“黄帝内经(七)”: 养精化气,“精气”十足

《黄帝内经》描述人体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最重要的“气”,有四种:

第一种气叫元气:就是源自先天父母之气,是生命的原发性的“气”,这个元气也叫“真气”“真气”主要来源于肾脏,因为肾藏精,精又可以化成气,后来道家把它称为“先天之气”,它体现了先天原火的推动,写作“炁”,从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

第二种气叫宗气: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呼吸,是呼吸之气,所以它可以看成是一种心肺之气;肺是主气管的,又主管一身之气。

第三种气叫营气:是流行于人的血脉之中,营的意思就是营养,营气对人体起到营养滋养的作用。

“黄帝内经(七)”: 养精化气,“精气”十足

第四种气叫卫气:运行于经脉之外,基本上是在体表,卫就是保卫、护卫,卫气起到一种保护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