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饭里加上它,胜过神丹药:降三高、软血管、护心脏

 长又长一二 2016-11-23

米饭您肯定天天都吃,但是您一定不知道,米饭除了可以填饱肚子,还有神奇的功效哦!

如果在米饭中加点儿料,不仅变得美味,而且很多困扰我们的毛病也会随着每天吃下去的饭轻松解决掉,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1

米饭+黑米

预防动脉硬化、健脾暖肝

黑米被称为「长寿米」,它含有的花青素类色素、黄酮活性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维生素C、钾、镁等营养物质都比大米含量高很多,而黑米还有防治气喘,抗衰老,预防动脉硬化,稳定血糖,控制血压,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功效。

中医认为,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用它入药,对头昏、贫血、白发、眼疾等功效甚佳。

2

米饭+醋

降低血糖,消食开胃

煮米饭时按500克米加1毫升醋的比例放些食醋,可使米饭松软,粒粒晶莹,米香更浓。醋种含有醋酸,对降低血糖,抑制细菌和病毒都有效。

中医认为,醋能消食开胃,散瘀血,收敛止泻,解毒。

3

米饭+豆

平衡血脂,滋补五脏

豆类包括黑豆、红豆、豌豆、大豆等,豆类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钾钙镁等矿物质,对于平衡血脂,稳定血压保护心脏,预防冠心病来说,尤为适合。

中医认为,红豆补心脏,黄豆补脾脏,绿豆补肝脏,白豆补肺脏,黑豆补肾脏,五豆补五脏。

4

米饭+玉米

预防冠心病,健脾除湿

老玉米被称为“黄金作物”,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谷胱甘肽、镁等营养成分,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可以延缓衰老。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

5

米饭+大麦

健胃消食,滋补脾虚

大麦入脾胃二经。可和胃,宽肠,利水。有消化不良、小便黄、脾虚等情况,可以适量多吃。

中医认为,大麦和胃,宽肠,利水。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

6

米饭+糙米

降胆固醇,调节血糖

糙米无论是对于高血脂还是糖尿病来说,都是绝佳的主食选择。在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的同时,对于心脏和其他各个器官的保护作用不可忽视。

中医认为,糙米有“止痢、补中益气、坚筋骨、和血脉之功。

7

米饭+小米

健脾和中,益肾清热

小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2、烟酸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肾气、清虚热、利小便的功效,对脾胃虚弱、体虚、精血受损、产后虚损、食欲不振的有着很好的功效。

中医认为,同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小米最佳。

米饭怎样煮更营养健康?

1、淘米次数不要太多

如果淘米次数太多,还连搓带洗,很容易造成大米中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淘米次数1~2次,洗去表面的灰尘即可。

2、加水要合理

新米与水的体积比为1:1,若为陈米,水分含量较少,则水量要增加,米水比例大概1:1.5。米放入锅中,浸泡0.5~2个小时,让米吸足水分。如果是大米里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粮,那么需要适当多加水,因为粗粮比较“吃水”。

3、煮饭前加点油和醋

在洗好米准备煮饭前,在米饭中滴一些植物油和白醋,因为油可使做熟的米饭油润透亮,颗粒分明;而醋不但可以保护维生素,还可让蒸出的米饭松软清香。

4、不要急着拔插头

一般情况下,电饭煲“跳闸”,就说明米饭已经熟了,但这时候不要着急拔插头,不开锅盖焖15~20分钟。用蘸过水的锅铲将米饭上下翻起,不要搅碎,松散即可,香喷喷的大米饭就可以食用了。

饮食就是最好的药,吃对了,健康长寿都不是问题哦!这么好的东西,赶快告诉您的朋友吧~

更多健康养生信息,请关注公众号“健康库”:jkku2016

每天懂点健康养生,自己的身体自己作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