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株洲市中医院··脾胃病病案

 散萃 2016-11-24

1、腹痛(急性肠炎)
   张某,男,35岁,株洲市芦淞区。首诊(2012.8.22):患者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小便可,大便偏稀。在附近诊所就诊,考虑“急性肠胃炎”,予“抗感染、止痛、解痉”等治疗后症状减轻,今晨起腹痛再发后又在该诊所输液无效,遂来就诊。症见:腹痛阵发性加重,腹胀,恶心欲呕。大便色黄质稀,1-2次/日,口干乏力。无发热,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体查:生命体征正常,腹平软,肝脾无触痛,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肠鸣音稍活跃。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腹痛(肝火犯胃肠)
   中医治法:清肝泻火,缓急止痛
   方药: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合枳实芍药散主之
   黄芩12g      白芍20g       法夏10g      枳壳10g      甘草20g
   焦山楂20g    健神曲9g      生姜3片     大枣3粒*3剂
    清淡饮食,禁食辛辣
    二诊(2012.8.25):患者诉服完上方,腹痛及吐泻皆除。无不适,舌红,苔薄白,脉弦滑。上方去半夏、生姜继进4剂善后收功,继续饮食调理。
    黄芩12g      白芍20g       枳壳10g      甘草20g      焦山楂20g
    健神曲9g     大枣3粒*3剂
    按语:患者腹痛阵作,伴呕吐、大便溏稀,舌红,脉滑数,均为肝火犯胃之表现,《伤寒论》太阳病下篇云:“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该方清肝泻火,柔肝缓急,药简力专,投之辄效。

2、腹痛(慢性结肠炎)
    李某,男,51岁,干部,株洲市人。初诊(2010.11.13):腹痛,大便稀溏六年余,曾在新疆、西安等地住院治疗,经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用西药及中药等多方治疗效不显。现仍常腹痛,喜温喜按,遇冷则痛甚,大便稀溏,日2~3次,每晚睡时自觉腹中冷气窜动,腹胀肠鸣,盛夏亦要盖被严密,至次晨冷气渐除。患者并患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自感胸闷、气短、心动缓,偶感胸痛。脉沉细弱,舌尖红,苔薄黄而润。
    中医诊断:腹痛病(肾脾阳虚,水谷失运)
    中医治法:温中行气,健脾利湿
    方药:附子粳米汤化裁
    附子9g      粳米30g(后下)    生姜24g      白芍9g      炙甘草6g
    小茴香6g    荜澄茄9g           川朴12g*7剂
    二诊(2010.11.20.):服上药后腹痛显减,腹中冷气窜动有间隔,已非每晚皆有,余如前。宗前法加白术9g,茯苓12g,附片3g。继进10剂。
    附子9g      粳米30g(后下)    生姜24g      白芍9g      炙甘草6g
    小茴香6g    荜澄茄9g           川朴12g      白术9g      茯苓12g
    附片3g*10剂
    三诊(2010.11.30):大便转为日1次,仍稀溏,腹中冷气偶尔发作,胸闷、气短减轻,脉沉缓,舌苔白薄。后一直守此方,有时增吴茱萸、赤石脂、苡仁、粟壳等;减去小茴香、白芍、粳米。
    四诊(2011.3.27.),共服120余剂(每剂皆有附片),诸证悉除,精神振作,胸已不闷,大便日1~2次,成形,仅偶或呈糊状。
    2012年2月回访:前病愈后至今未犯,一直坚持工作。
    按语:结合病史、舌、脉表现,此证属肾脾阳虚,水谷失运而下泄,浊阴寒气不行,窜扰为患。《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与本证基本切合,故用附子粳米汤化裁。先后加温中行气、或健脾利湿、或涩肠止泻之品,共服120剂而愈。

3、腹痛 (胆道蛔虫证)
    郑某,女,36岁。初诊(2010.4.6):2010年3月某日夜间,患者突然脘胁疼痛,宛如刀绞,彻于右侧肩背,四肢冰冷,汗出如珠,兼发恶心呕吐,吐出黄绿苦水,并吐蛔虫一条,胃中灼热嘈杂,脘腹痞胀,烦躁不宁,呻吟不止,终夜不能入眠。天明,其痛稍有减轻,方才交睫,又复作痛如前,遂来求诊,见患者脉沉弦而紧,舌苔白腻,舌质青黯,不渴饮。石老曰:此乃厥阴脏寒,肝胆气机郁结,腹中蛔虫上扰作痛,属蛔厥之证。照仲景法,以乌梅丸主之。
    中医诊断: 蛔厥证
    中医治法:安蛔止痛
    方药:乌梅丸加减
    制附片(先煎)10g     干姜30g       肉桂12g     当归15g        党参15g 
    黄连6g               黄柏9g        川椒5g       细辛5g        乌梅3枚
    煎一服,疼痛稍减,三眼尽疼痛呕吐均止,手足已回温,夜间已能安静入睡。惟胃中仍唷杂,脘腹尚感痞闷。口苦,不思饮食。脉沉弦,已不似昨日兼有紧象,腻苔稍退,舌质仍含青色。蛔虫虽安,但肝胆寒凝之气尚未祛尽。照原方加川楝子9g,槟榔片9g。连服二剂后,便下蛔虫二十余条,腹中感到舒缓,饮食渐有恢复。脉缓,苔退。再以香砂理中汤加荜拨、高良姜调理二剂,气机恢复,诸症消失。

4、腹痛 (肠粘连)
    李某,女,42岁。初诊(2009.5.12)腹痛如绞,难以忍耐,每日必作,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形如羊矢。病已10余年,曾经腹部手术,术后肠粘连较重。面色苍黑,舌红苔黄根厚,脉象沉弦滑数,按之有力。性情急躁,夜寐梦多。
   此肝郁化火,疏泄不利,肠间燥矢,阻碍气机,不得升降,故腹痛阵作,痛则如绞。先用疏调,令气机通畅,大便则下而痛止矣。
    中医诊断:腹痛(食积腹痛)
    中医治法:温中散寒止痛
    方药:
    柴胡6g      黄芩10g      川楝子10g      元胡10g      炒枳壳6g
    龙胆草3g    焦三仙各10g  红花10g        大腹皮10g    槟榔10g
    大黄3g      瓜萎仁30g*7剂
    七剂药后大便即通,仍较干,腹痛减缓。据述多年以来,大便干结难下,数日一行,凡便通之日,腹痛即轻,若无大便,其痛必重。此传化之病,继用疏调    三焦方法:
    焦三仙各10g  红花10g     大腹皮10g     槟榔10g      大黄5g(后下)
    瓜蒌仁30g    炒枳壳6g    厚朴6g        川楝于10g    元胡10g
    防风6g*7剂
    七剂后,大便二日一行,腹痛之势大减,心中烦急渐轻,夜寐亦安。病已久延,宜用丸药调理。并须坚持运动。每日散步早晚各1次1~2小时。若能坚持,可望大便复常,腹痛渐止。
    柴胡10g       升麻10g       防风10g      川楝子20g     元胡20g
    厚朴10g       枳壳10g       枳实10g      白术20g       木香6g
    青陈皮各20g   黄芩20g       龙胆草10g    焦三仙各30g   红花 30g
   大腹皮30g     槟榔30g       大黄15g      芒硝(溶)10g  三棱10g
    莪术10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每服1丸,每日早晚各1次,以便通为度,若不知,可加至2、3丸。患者依法配药1料,服之大便逐渐转为正常,腹痛渐轻,其问坚持运动锻炼,一年后腹痛消失。
    按语:患者腹痛,大便干结,便后痛减,说明疼痛是由便结引起的。当治便结,便通则痛止。其面苍,脉沉弦,性急暴,为肝经郁火,用柴胡、黄芩、川楝子泻之;便结为传导之证,疏调三焦,用焦三仙、水红花子、大腹皮、槟榔;热结便坚,用大黄、瓜萎仁攻之润之。先用汤剂救急,待证缓,制丸药缓图之。并辅以运动锻炼,以促进肠蠕动,持久以收全功。

5、腹痛 (肠易激综合征)
    李某,男,35岁,下腹疼痛,伴肠鸣、腹泻反复发作5年,尤以春、夏两季发作频繁,几乎每月都要发作1-2次,饮食稍不注意即会发病,每次发作可持续5-15天不等,甚感痛苦;曾于做胃、肠镜检,除发现有“糜烂性胃炎”外,未发现其他器质性病变。近因在外朋友聚餐后诱发腹痛、腹泻4天,刻诊:腹痛以左下腹为甚,伴肠鸣腹泻,每日5-8次左右,大便多为少量稀糊状,并带有黏液,往往腹痛剧时即欲腹泻,泻后则腹痛减轻。伴有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时作干呕,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处方:法半夏、黄芩、陈皮各10g,炒白术12g,白芍、葛根15g,蒲公英30g,黄连、干姜、防风、炙甘草各6g,日服1剂,水煎分2次服。服完7剂后,诸症基本消失,大便日一次,但仍不成形,胃纳稍差。再予前方加党参、砂仁、炒鸡内金、怀山药、茯苓,续服7剂。三诊时已诸症已愈,续予二诊方5剂量,除蒲公英外,诸药共经烘烤后粉碎为细末,再以蒲公英煎取浓汁,泛上药末为丸如绿豆大,烘干后密闭储藏备用,每服6g,开水送下,日3次。近日患者因外感来诊,谓自上次治愈后,近一年来腹痛、腹泻宿疾未再复发。
    按:该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虚肝郁,湿热中阻,治疗当以健脾疏肝、清热燥湿为主法,故石老常以痛泻要方合半夏泻心汤加减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基本方药:法半夏、黄芩、防风、陈皮各10克,炒白术12克,白芍、葛根各15克,黄连、干姜、炙甘草各6克。日服1剂,水煎分2次服。方中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甘温健脾止泻;白芍、陈皮柔肝理气止痛;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葛根、法半夏,共建升清降浊之功;防风祛风除湿,尚有疏肝和脾之效。临床辨证加减:脾气虚甚者,加党参、怀山药;腹胀便秘者,选加大黄、厚朴、槟榔等;排便困难,舌苔白而干燥者,去葛根,加枳实6克,改用生白术30克~60克;伴有上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者,选加蒲公英、乌贼骨、元胡、煅瓦楞子等;伴胁下胀痛、嗳气,或情志郁闷易怒者,去葛根、干姜,选加柴胡、炒香附、炒白蒺藜等;失眠者,去干姜,选加茯神、酸枣仁、川芎、夜交藤等。      

6、胃痛(慢性胃炎)
    杜某,男,47岁,干部。初诊(2008.10.15):在某医院经胃纤维镜检查:胃小弯部3cm溃疡,粘膜水肿,大弯糜烂。情志郁结时胃脘胀痛,胸闷嗳气,胃纳    不振,呕吐,口干,大便秘,舌苔腻,脉弦中带滑象。
    中医诊断:胃痛(肝气犯胃,湿浊中阻)
    中医治法:清疏肝和胃,兼化湿浊
    方药:金铃子散加减
    金铃子15g      半夏15g      延胡索15g      制香附15g      青陈皮10g
    砂仁10g        枳实10g      瓜蒌15g*6剂
    二诊(2008.10.21):胃脘痛减轻,夜寐不安,舌薄根腻,脉弦带滑。守前方出入。
    金铃子15g      半夏15g      延胡索15g      制香附15g      青陈皮10g
    砂仁10g        枳实10g      瓜蒌15g        广木香5g       炒秫米20g
    茯苓15g*6剂                         
    三诊(2008.10.27):胃痛减轻而未除,面色萎黄,舌根腻,舌质青。肝胃不和,瘀血留滞,拟疏肝和胃,佐活血化瘀。
    失笑散2包      半夏15g      延胡索15g      制香附15g     青陈皮10g
    砂仁10g        枳实10g      瓜蒌15g        广木香5g      炒秫米20g
    茯苓15g        赤芍15g*6剂
    四诊(2008.11.1):胃已不痛,吞酸烧心俱消除。大便正常,日一次,脉滑舌红润薄苔。宗上方稍事加减,继用10余剂。经胃纤维镜复查溃疡愈合,大弯糜烂已不存在,病告痊愈。
    按:本例是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疼痛。每因情志郁结而发作,疼痛性质为胀痛,胸闷嗳气,呕吐,脉弦等,皆是肝郁气滞横逆犯胃的表现。舌苔腻、胃纳不振是夹湿之故。方用金铃子散加香附、半夏、砂仁等疏肝和胃,半夏、砂仁兼有化湿作用,大便秘结,故用枳实、瓜蒌。第二次处方用秫米,因为夜寐不安,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第三次处方加入了活血化瘀的赤芍及失笑散,是由于服前方后痛减而不除,考虑可能挟有瘀血内停,舌青为瘀血佐证。凡久患胃脘痛者,每多有瘀血,所谓“久病入络”,处方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可提高疗效。

7、胃痛(萎缩性胃炎)
   郭某,男,38岁。初诊(2012.9.29):胃脘部阵发性隐痛6年余。行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经服健脾疏肝和胃之剂1月未效。近日疼痛频作,纳食不香,时有嗳气,夜寐不宁,五心烦热,盗汗,腰酸乏力,遗精,口干不多饮。诊见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舌质略红,少津无苔,脉沉细数。
    中医诊断:胃脘痛(阴虚火旺)
    西医诊断:萎缩性胃炎
    中医治法:滋肾阴降浮火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味:
   生熟地各25g      山药20g      山茱萸10g      丹皮10g      茯苓15g           泽泻12g          枣仁30g      黄柏10g        麦冬15g      五味子15g*22剂
   二诊(2012.10.27),服药22剂后痛止热除,惟觉头晕、眠差,再予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8g,1月后诸症消失。胃镜检查胃粘膜恢复正常。
按语:萎缩性胃炎多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郁结所致。临床所见因胃阴不足者固多,但亦有因肾水匮乏,胃阴失濡,虚火上炎而致者。肾阴乃人身阴精之根本,源乏则流枯。本案即久病失治伤深所致,故见胃脘疼痛而伴五心烦热,盗汗,腰酸乏力,遗精等症。故治以六味地黄丸滋肾益阴,资其源而裕其流;再加黄柏清虚火,酸枣仁。五味子宁心神,麦冬养胃阴。守方服药近2月,使肾液渐充而胃津复常,正所谓治病求本之意也。

8、胃痛
    徐某,男,27岁。初诊(2009.12.29):上腹部疼痛18年,加重2年。患者自9岁之时因含水饺过多而当即感到脘腹胀满,同时腹泻,经治腹泻已止。从此之后,腹部经常胀满,吐酸水,饮食明显减少,反复吐血、便血,曾因上消化道出血而手术治疗,术后胃脘疼痛仍反复发作,多次住院。遍求中西医等治疗,效果不显,慕名来诊。石老询问知不但空腹时疼痛,而且每因饮食入胃之后,即刻疼痛,有时即便饮入西瓜汁亦感疼痛,更为甚者,每当饮水、或饮茶后即感心口隐隐而痛。若仰卧时,上腹部自感胀满,如有物堵其间,大便排解无力。面色萎黄,精神萎靡不振。舌质稍淡,舌体大,苔薄白、微黄而滑,边有齿印。右脉浮弦,关虚大,左脉沉弦。
    中医诊断:胃痛(脾胃气虚)
    中医治法:补脾益气
    方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炙甘草15g      白芍50g      白术50g      茯苓50g      大枣30g
    生姜50g
    3剂后疼痛减其大半,饮食较前增多,胀满已明显减轻,宗上方仍服3剂,疼痛己止,胀满已除。为巩固疗效,仍服上方10剂,而疼痛一直不发。
    按语:本案胃脘痛属虚证,以久病体虚,空腹疼痛,痛而喜按,脉虚气怯为辨。以本方治疗,似不符临床之常规。其实,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其主症即是“心下满,微痛”,而关键是其“微痛“一症。“微痛”,即微微而痛,乃隐痛之变词,隐痛为虚性疼痛,多为脾胃气虚所致。至于“心下满”症,有有形和无形之分。无形之满,多病在气,常为肝气横逆犯胃;有形之满,多病在积,常为水积和食积。然不论何型之“满”,都必须依据“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金匮要略》)者,方可应用此方。本方主治及配伍,正为“心下满,微痛”而设。方中茯苓、白术,一治水积,一治食积,二药相伍,健脾利湿,以去“心下满”;炙甘草、白芍相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生姜行气散水;大枣补脾和营。本方以补为主,兼以攻实,对虚中挟实之“微痛”和“心下满”,较为适宜,临床不妨一试。

9、胃痛
    徐某,男,40岁。2010年3月24日初诊。患者胃痛证已二十余年,经中西药物屡治未效,近则病情日见增剧,形体消瘦,面容不展。胸膈痞胀作痛,两胁满闷不舒,脘腹灼痛,痛极则彻于胸背,固定不移,从心下至脐腹窿起板硬如石,按之亦痛,腰背如负薄冰,饿懔而寒。时而泛酸上冲咽喉,呕吐黄绿酸苦诞水,心中嘈杂,知饥而不能食,唯喜烫饮,饮而不多。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涩,手足不温,少气无力,入夜难寐。舌淡苔白滑腻,脉来沉迟,息间仅两至半,且短而弱。
    石老看来良由病久阳虚,真火内衰,阴寒内结,脾阳不运,无力以制水邪,肝郁不舒,挟寒水上逆犯胃凌心。阳虚为病之本,寒水泛溢为病之标,乃本虚标实之证,法当扶阳温散寒水之邪治之,先拟乌梅丸方一剂。
    中医诊断:腹痛(脾胃虚寒)
    中医治法:扶阳散寒止痛
    方药:乌梅丸加减
    制附片(先煎)10g      干姜30g      桂尖30g      细辛6g       黄连5g
    焦柏10g               当归25g      川椒3g       党参3g       乌梅2枚
    服上方,痛稍减,呕吐酸苦水已少。石老教导:此病历经二十余载,根深蒂固,邪实而证顽矣,欲除病根,非大剂辛温连进,方能奏效。以余多年临床体验,此证每于服药之后,或见脘腹增痛,或吐酸、便泻、小便色赤而浊等征象,可一时有所表露,此乃药与病相攻,驱邪之兆,若药能胜病,犹兵能胜敌,倘畏惧不专,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也,何以克服!古云:“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将此理告病者,务期早除痛苦,渠则严然信守,遂以吴萸四逆汤加味治之。
    制附片(先煎)15g    吴萸18g      干姜60g     肉桂18g(研末,泡水兑入) 
    公丁5g              茯苓30g      白胡椒3g(研束,兑服)  甘草15g
    服药后果如石老所言,一剂则痛反较增,二剂则腹中气动雷鸣。三剂则涌吐大作,吐出黄绿苦水盈盂,吐后胸胃痞胀舒缓,白滑苔渐退。更照原方附片量增至20g,每日一剂,连进十剂,愈服越见吐,痛不减反有所增之势,小便色赤,但较长,已十余日不大便,诊视则白滑苔已退尽,但舌本透白而无血色,脉转缓和稍有神,仍喜滚饮而畏寒,正邪交作,势均力敌。仍照前法,再进不怠。拟方白通汤加上肉桂。
制附片(先煎)15g      干姜30g      葱白9茎     肉桂10g(研末,泡水兑入)
连服二剂,大便始通,色黑如漆,腹痛,痞硬稍减,能略进饮食。再服数剂,大便则畅泻,色黑绿,臭不可当,脘腹疼痛及痞硬顿失其半,胃逆作酸已减少。此阴寒溃退,元阳渐复。照原方去葱白加茯苓30g,砂仁15g,白术30g,甘草18g。连进数剂,大便由稀而溏,色渐转黄,饮食渐增,舌质已略显红润之色,脉沉细一息已四至,腹中痞硬已消去八、九,唯胃脘中仍感灼辣疼痛,时而吐酸水一、二口,复主以乌梅丸方。服三剂,吐止痛减,食量增加,背寒肢厥已回温。唯形体枯瘦,正气未充,精神尚差,胃中尚时而隐痛,继以桂附理中汤加黄芪,并兼服乌梅丸,每日三丸。每服均见好,连服十数余剂而愈,体健如常。

10、泄泻
    林某 ,男,60岁。初诊(2009.10.15):因食凉冷之物而病腹泻,每日四五次,腹中幽幽冷痛,手足厥冷,脉沉伏欲绝,先投四逆汤,服药后腹痛似乎有所减轻。但腹泻仍未能止,脉象如故。石老说:《伤寒论》有“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之说,想来正为此证而设。
    制附片(先煎)20g    干姜15g      葱白5茎
    服药一剂,即脉起而手温,再服一剂,腹泻止而安。
    按语: 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而成。葱白辛滑性热,专能通阳气而破阴寒,用于温阳剂中,可以疏通被郁之阳气。所以,白通汤适用于少阴寒证,阴邪太盛不但伤阳,而且抑遏阳气,以致阳气既不能固于内,又不能通于脉,处于既虚且郁的状态。这种情况与单纯的阳虚证既有共同的一面,如下利,四肢厥冷;又有不同的一面,单纯阳虚脉见微弱欲绝,而阳虚且郁则表现为脉沉伏不起。四逆汤只能回阳救逆,却不能回阳通郁。所以,临床治疗阳虚性下利肢厥而用四逆汤不效时,即可考虑改用白通汤治疗。清代医家钱潢曾说:“(四逆汤)甘草所以缓阴气之急,和姜附而调护中州;(白通汤〕葱则辛滑行气,可以通阳而解散寒邪。二者相较,一缓一速,故其治也,颇有缓急之殊也”。

11、泄泻
    张某 男,50岁,初诊(2011.4.6):大便溏,便前腹痛5年余,食后腹胀,精神差,多次大便常规均正常,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现大便稀软,日3~6次,便前腹痛,胃脘作胀,食后尤甚,面色不华,精神困疲,喜暖畏寒,舌质淡,苔薄腻、脉弦
    中医诊断:泄泻(脾虚泄)
    中医治法:扶脾抑肝,温运中阳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灸黄芪20g     炒白术 20g      桂枝6g      白芍20g       防风30g
   茯苓20g       焦山楂 30g      干姜10g     大枣10g       灸甘草10g*7剂
    二诊(2011.4.13):大便虽溏,性质转稠,次数亦减,便前腹痛减轻,精神较前好转,但腹中胀气未除,前方去甘草、茯苓加陈皮10g 广木香10g*7剂
   灸黄芪20g     炒白术 20g      桂枝6g      白芍20g       防风30g
   茯苓20g       焦山楂 30g      干姜10g     大枣10g       陈皮10g
    广木香10g*7剂
    三诊(2011.4.20)时偶有腹痛,大便未成形但稠,大便2~3次,便前腹痛减轻,精神较前好转,腹中胀气有所消退。继续前方14剂
     四诊(2011.5.4)腹痛腹胀均除,大便成形,大便1~2次精神及饮食均明显好转。
    按:本案病病史5年余,神疲色萎,喜暖畏寒,属久泄虚寒之症,张景岳云:凡脾泄久泄证,大都与前治脾弱之法不相远,但新泻者可治标,久泄者不可治标,且久泄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根据本案症状来辩,应以脾虚为主,但初诊时脉象弦,右肋作胀,可见肝气偏旺,故以扶脾抑肝,温运中阳为治疗原则。

12、泄泻
    姚某,女,39岁,初诊(2011.4.2):腹泻1年,常因受冷、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到多家医院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等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口渴,纳差,大便稀溏,每日5—6次,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腻,脉细缓。
    中医诊断:泄泻(脾肾阳虚)
    中医治法:健脾补肾化湿
    方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
    党参20g     炒白术15g       茯苓12g      山药10g      芡实15g
    补骨脂8g    肉豆蔻5g        吴茱萸5g     五味子3g     焦山楂6g
    焦麦芽6g    藿香10g         炙甘草8g*5剂
    二诊(2011.4.7):患者自诉胃纳较前明显好转,服用第二剂时排出成型大便,考虑患者病程较久,阳气久虚,故在原方基础上调整用药。
    党参20g     炒白术15g       茯苓12g      山药10g      芡实15g
    补骨脂8g    肉豆蔻5g        吴茱萸5g     五味子3g     藿香10g
    炙甘草8g    熟地黄20g       牡丹皮12g    官桂12g     川牛膝15g*5剂
    按:脾胃虚弱所以不能腐熟水谷,输布精微,除脾胃本身之外,同时也需要肾阳之温煦,“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阳虚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泄泻日久,脾虚益甚,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聚水成湿”“湿盛则濡泻“,所以健脾补肾化湿为主要治则。

13、呕吐
     刘某,男,28岁,株洲县王十万人。首诊(2011.5.7):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半年前出现纳差、食少,曾在株洲市一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给予相关治疗症状反复发作,近3天来多食即出现恶心干呕症状,口服止呕、促进胃肠蠕动药物无明显缓解,遂来我院急诊。现症见:频频干呕,自觉胃脘灼热不适,手心热,时有心烦,夜寐不佳,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质红苔少,脉弦细。
     中医诊断:呕吐(胃阴不足,气失和降)
    中医治法:养胃滋阴,平逆止呕。
    方药:益胃汤加减
    沙参15g     麦冬12g      玉竹15g      半夏9g      杷叶12g
    竹茹10g     旋覆花10g(包)代赭石20g(包)苏梗10g  枳壳8g
    白芍30g     甘草10g*3剂
   二诊(2011.5.10):药后呕吐缓解,无胃胀烧心,偶有胃脘不适,眠转佳,心烦好转。大便溏,日一行,口干,尿黄。舌脉同前。治法同前,上方去旋覆花、代赭石,加莪术10g、山药15g、大枣5枚。促进脾胃的腐熟及运化功能。使后天之本得以恢复。追访患者,服上方5剂后,诸证悉平,未再就诊。
  沙参15g     麦冬12g      玉竹15g      半夏9g      杷叶12g
  竹茹10g     旋覆花10g(包)代赭石20g(包)苏梗10g  枳壳8g
  白芍30g     甘草10g*3剂
  按:张仲景《金匮要略》云: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麦门冬汤主之。胃属阳明燥土,得阴而安,具有喜柔润而恶刚燥之性,古人养胃阴的代表方是金匮麦门冬汤和叶天士的养胃阴汤,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凡见胃阴不足,津液内耗,胃失和降者,均可选用。在滋养胃阴时需兼顾以下两方面:养胃阴与理气兼顾,须配合降气之品,如杷叶、竹茹等,使补而不滞;养胃阴与养肝阴兼顾,配以白芍,乌梅等酸甘化阴之品,肝体阴而用阳,胃阴不足,常会引起肝阴不足。

14、阴瘅证(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方某,男,28岁。初诊(2009.8.26):肝脾肿大,全身发黄已八年,曾先后在各大医院治疗,效果不显著,继而出现腹水肿胀,腹围达98厘米,经湘雅医院行腹腔镜探查,取肝脏活体组织做病理检验,证实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见患者病体赢瘦,面色黄黯晦滞无光,巩膜深度黄染,周身皮肤亦呈深黯黄色,干枯搔痒而留见抓痕。精神倦怠,声低息短,少气懒言,不思食,不渴饮。小便短少,色深黄如浓茶水,腹水鼓胀,四肢瘦削,颜面及足跗以下浮肿,两胁疼痛,尤以肝区为甚。扪之,肝肿大于右肋沿下约二横指,脾肿大于左肋沿下约三横指。脉沉取弦劲而紧,舌苔白滑厚腻而带黄色,少津。
  中医诊断:阴瘅证
  西医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中医治法:扶阳抑阴,舒肝利胆,健脾除湿
  方药:四逆茵陈五苓散加减
  制附片(先煎)10g      干姜50g      吴萸15g      败酱15g      茵陈30g
  猪苓15g               茯苓50g      肉桂15g(研末,兑服)        细辛8g
  苍术20g               甘草8g*10剂
  二诊(2009.09.05):服上方十剂后,黄疸已退去十之八、九,肝脾肿大已减小,小便色转清长,外肿内胀渐消,面部黄色减退,已渐现润红色,食欲增加,大便正常,精神转佳。然患病已久,肝肾极为虚寒,脾气尚弱,寒湿邪阴尚未肃清,宜再以扶阳温化主之。
制附片(先煎)20g       干姜80g     茵陈80g    茯苓30g   苡仁20g
肉桂15g(研末,泡水兑入) 吴萸10g    白术20g    桂枝30g   甘草10g*6剂
  三诊(2009.09.11),服上方六剂后,肝脾已不肿大,胁痛若失,小便清利如常,面脚浮肿及腹水鼓胀已全消退,饮食、精神倍增,皮肤及巩膜已不见发黄色。脉象和缓,舌苔白润,厚腻苔已全退。此水湿之邪已除,元阳尚虚,再拟抉阳温化之剂调理之,促其正气早复,以图巩固效果。
  制附片(先煎)15g   干姜50g     砂仁15g    郁金10g  肉桂15g(研末,泡水兑入)  苡仁30g           佛手20g     甘草10g*7剂
  四诊(2009.09.18),服上方七剂后,患者已基本恢复健康。半年后询访,肝脾肿痛及黄疸诸证均未再发作。
  按:患者因阳虚水寒,肝气郁结不得温升,脾虚失其运化,湿浊阻遏中焦,胆液失其顺降,溢于肌肤,故全身发黄。阳虚则湿从寒化,水湿之邪泛滥于内,脾阳失其运化,日久则成为腹水肿胀之证。肤色黄黯不鲜,似阴黄之象。以上病证,实由阳虚水寒,寒湿内滞,肝气郁结不舒所致。阳虚则水邪泛溢,肝郁则易g伐脾土,脾虚不能健运,湿从寒化,而至肝脾肿大、腹水、黄疸诸证丛生。余所拟用各方,旨在温暖肾寒、舒肝解郁,健运脾湿,化气行水。寒湿内滞之证,施以温化之剂,犹如春和日暖,冰雪消融,故能治之而愈。

15、鼓胀(肝硬化腹水)
    胡某,男,56岁。初诊(2009.12.12):病者始因患红白痢证一月余,继后渐感腹胀,逐渐发展而成腹水肿胀之证。见面色黄暗,神情淡漠, 卧床不起,腹部鼓胀膨窿,已有腹水内积,肝脏肿大,触之稍硬,小腹坠胀,小便短少,饮食不进。脉象缓弱,舌苔白滑,舌质含青色。既往有乙肝病史10余年。B超示肝硬化大量腹水。经护肝利尿抽腹水治疗,病情反复。    
    中医诊断:鼓胀(脾肾阳虚,寒湿内停)
    西医诊断:晚期胃癌
    中医治法:温中扶阳化气逐水
    方药:四逆五苓散加减
    附片(先煎)10g   干姜30g   上肉桂8g(研末,泡水兑入)    败酱草15g   猪苓15g
    茯苓30g  甘草10g
    同时以大戟、芫花、甘遂各等量,研末和匀(即十枣汤粉剂),日服6至10g。*3剂
    二诊(2009.12.15)。服后次日,每日畅泻稀水大便数次。泻后腹水大减,精神稍欠,又继服上方,扶阳温化逐水。服上方三剂后,腹水已消去一半多,体重减轻二十余斤。诊其脉来沉缓,右脉较弱,系脾湿阳虚脉象。左肝脉带弦,系肝寒郁结,寒水内停之象。舌质较转.红润,自苔已退去其半,再照上方加减与服之。
    制附片(先煎)10g     干姜40g   川椒6g(炒去汗)  上肉桂10g(研末,泡水兑入) 
    吴萸10g              茯苓30g   苍术15g         公丁5g
    如前法再服十枣汤粉剂二日。
    三诊(2009.12.17)服药后昨日又水泻十多次,吐一、二次,腹水消去十分之八,体重又减轻十余斤。患者面色已转为红润,精神不减,舌苔退,舌质亦转红活。小便清长,饮食转佳,已能下床行动,自行至厕所大小便。唯口中干,但思热饮而不多。系泻水之后,肾阳尚虚,津液不升所致。继以扶阳温化主之。
    制附片(先煎)10g   干姜20g   砂仁10g   枳壳8g  肉桂8g(研末,泡水兑入) 
    猪苓10g             茯苓30g
    服此方十余剂后,腹水、肝肿全消,食量增加,即告痊愈。
    按:此系下痢日久,肝气郁结、脾肾阳虚,寒湿内停而致肝脏肿大,肺肾气虚,不能行司通调水遭、化气利水之职能,遂致寒水内停,日积月累而成腹水。臌胀证寒水内停为病之标,脾肾阳表为病之长。标实本虚治以攻补相兼之法,皆相得宜。所治之法一如离照当空,一如凿渠引水,寒水坚冰何得不去焉!如不放胆用此峻猛之剂,姑息乔奸,于此危证,终不免肿胀癃闭,衰竭而逝。

16、噎嗝(肺癌化疗后)
    刘国文,男,69岁,退休工人。初诊(2012.6.11):患者2011年3月于湘雅医院行右肺鳞癌根治术,术后以红豆杉胶囊口服1月,遂出现呃逆不止,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于精神紧张之时,呃逆更甚。自觉胃中饱闷,时有逆气上冲,气冲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近来逐渐加剧,以致情绪不安,心情烦闷,睡眠差,影响生活起居。来我处就诊时症见:呃逆频作,面色少华。舌淡质嫩,苔腻微黄,脉象沉缓而弦。
    中医诊断:噎嗝(脾胃虚寒)
    中医治法:温中降逆,调和气机
    方剂:旋覆代赭汤加味
    旋覆花(包)9g       代赭石6g      法夏9g       明党参15g      砂仁9g
    厚朴9g              生姜15g        大枣10g     甘草6g         *3剂
    二诊(2012.6.14):服上方3剂后,呃逆减少,间隔时问有所延长,脘闷气逆亦感减轻。情绪亦好转,睡眠、饮食均有改善。脉沉缓,关部尚弦。腻苔已退,苔薄白而润。继以温中益气、和胃降逆治之。用前方,明党参增至30克,加入公丁3克,柿蒂6克。
    旋覆花(包)9g       代赭石6g      法夏9g      明党参30g      砂仁9g
    甘草6g              公丁香3g       柿蒂6g      *4剂
    三诊(2012.6.18):上方已连服4剂,呃逆停止不再发作。
    按: 《景岳全书》曰:“致呃之由,总由气逆。”乃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逆气上冲所致。阳虚有寒者,宜温中降逆为主,不离乎调理升降气机为原则。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嗳,是为君药。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但味苦气寒,故用量稍小为臣药;生姜用量独重,一为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二为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三可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臣药。党参、炙甘草、大枣益脾胃,补气虚,扶助已伤之中气,为佐使之用。诸药配合,共成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剂。

17、 噎嗝(肺癌化疗后)
    付香姣,女,56岁,农民,初诊(2012.1.2):患者于2011年7月发现左肺癌,后行5周期化疗,2011年11月再行姑息性肺部放疗,并再以口服替吉奥化疗一周期。11月底起每于吞咽时有阻碍感,并伴有牵拉样疼痛,且疼痛部位从项部逐渐下移。12月份初移至剑突上胸骨后疼痛并向背部及上胸部放射,时有胃脘烧灼感及恶心,但无呕吐,行纤维胃镜,诊断为食道炎。诊时除上述吞咽受阻伴食道下段疼痛症状外,并见疼痛加剧,发作严重时则不能食,强咽即吐,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舌嫩,苔白润,脉弦滑,重按无力。
    中医诊断:噎嗝(气虚痰阻)
    中医治法:健脾除痰,调和气机
    方药:
    威灵仙15g      竹茹10g      胆南星10g      枳实5g      党参15g
    云苓12g        白术10g      甘草5g         *7剂
    二诊(2012.1.9):服上方共7剂,自觉疼痛发作时间缩短,间歇时间延长,且胃纳转佳,舌淡胖嫩,苔白浊厚,脉细滑。病有好转之机,仍守上法。
    三诊(2012.1.19):服上方药10剂后,食道疼痛减轻,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脉细滑。再予原方10剂以收全功。
    按:噎膈一证,多因痰、瘀、气虚等因素所致。本例因病后损伤中气,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聚湿成痰,痰浊阻膈而成。从患者面色白、气短乏力、舌嫩苔白、脉重按无力,可知脾气内虚;食道疼痛,饮食难下,强咽即吐,舌苔润,脉弦滑,乃痰浊中阻之象,脾虚为本,痰浊为标,本虚标实。故治以健脾除痰,冀以扶正驱痰,标本兼治。初用四君子汤加胆星、竹茹、枳实、灵仙,后予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取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以扶正固本;遣温胆汤或胆星、竹茹之类,以除内结之痰;灵仙除湿通络止痛,用以引经。谨守病机,效不更法,终收预期之效。

18、 泄泻(结肠癌术后)
    彭锡龙,男,67岁,退休干部,初诊(2012.3.6):结肠癌术后1年余,多程辅助化疗后,白细胞、血钾长期低下。此次就诊大便溏泄3日,日10余次,泻前腹先痛,多为脐下疼痛,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诊断:泄泻(湿热泻)
    中医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
    粉葛根9 g      淡黄芩6g      川连2g        防风6g      白芍9g
    青皮6g         白槿花9g      滑石9g(包)    生甘草3g    荷叶6g*2剂
    二诊(2012.3.8):服2剂后,热退,但里急后重,泻不爽,有粘液,头晕困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因湿热积滞于肠道,治宜行气导滞。
    当归9g        杏仁16g        郁李仁9g      枳实9g      白芍9g
    桔梗6g        防风9g         槟榔9g        生艾叶5g*2剂
    三诊(2012.3.10):上方2剂后,里急后重明显减轻,日泻2次,便不成形,泻稍不爽,舌红苔黄脉数。后重渐除,再清其肠,消其炎。以白头翁加减5剂以收功。
    黄柏5g        苦参6g         桑白皮9g      白头翁9g    秦皮9g
    川连3g        银花9g         败酱草9g      马齿苋15g   白芍12g
    甘草5g*5剂
    按:此案初起有恶寒发热、腹痛、泄泻,为痢疾夹表证,故用葛根芩连、痛泻要方加减。二诊热退,但里急后重、大便混有粘液,为肠有湿热积滞,不可止涩,用当归、杏仁、郁李仁、枳实、槟榔通下祛邪,行气导滞。其中杏仁用量大,以疏利开达、破壅降逆,对痢之积滞而里急后重者有显效。三诊里急除,说明积滞已大挫,不必再用行气药,转方用白头翁汤加味以清肠消炎治痢。

19、厌食(乳腺癌术后)
    罗玉华,女,55岁,工人,初诊(2012.04.12):患者于2003年行左乳癌根治术并行辅助化疗、根治性放疗,2011年1月出现胸腔积液,行多程化疗,期间日渐饮食不能分辨五味,经激素治疗无效。2011年12月份,出现胸壁转移、心包积液,再行放及腔内化疗。2012年3月份起日渐出现舌硬不灵活,舌面疼痛,饮食仍不辨五味,心烦不寐,口干纳呆。舌体肥厚、质红、舌面满布散在红刺、苔光剥无津,脉弦细而数。此属阴虚内热、心火上炎之象,津液耗损、胃阴枯竭之症。治以急救胃阴,滋阴泄热。
    中医诊断:厌食(阴虚内热、心火上炎)
    中医治法:滋阴泄热
    方药:
    石斛12g      天冬10g      麦冬10g      玄参 15g      生地 15g
    沙参15g      黄精15g      玉竹10g      黄芩15g      远志6g
    大腹皮10g    神曲10g      谷芽10g      麦芽10g*7剂
    二诊(2012.04.20):服前方7剂药后,夜寐转安,食欲增加,腹胀不适,舌象同前,脉细弦数。再予前方,去谷芽、麦芽,加用白芍10g、枳壳10g、瓜蒌皮10g。再予7剂。
    石斛12g      天冬10g      麦冬10g      玄参 15g      生地 15g
    沙参15g      黄精15g      玉竹10g      黄芩15g      远志6g
    大腹皮10g    神曲10g      白芍10g      枳壳10g      瓜蒌皮10g*7剂
    三诊(2012.04.28):服上药7剂后,胃纳增加,腹胀缓解,寐安,口干明显好转,舌面疼痛已明显减轻,舌体活动好转。舌面津润、质红、有红刺、无苔,脉弦细数。再以育阴生津、泄热消肿为法,更改处方,再予7剂。
    石斛 12g     天冬10g        麦冬10g     山栀子3g     沙参 15g
    莲子心10g   大青叶6g       蛇舌草15g    黄芩 6g      半枝莲10g
    夏枯草10g   牛黄(冲服)0.15g   白芍 6g*7剂
    四诊(2012.05.06):纳可,寐安,无口干。舌质淡红,活动灵活,红刺渐退,舌根出现薄苔,脉细。胃阴恢复,心火消退,久病体虚,改为调治以固其本善其后。再予7剂。
    生地10g      熟地10g       麦冬10g      沙参10g     白芍10g
    丹参10g      蛇舌草10g     神曲10g      生甘草5g    大枣10g
    牛黄(冲服)0.15g
    按:本例舌硬不灵活,舌面满布红刺,质肥厚,味蕾水肿,味觉失司,属于“舌菌症”。v由于阴虚生内热,久之渐渐津液耗损,胃阴枯竭,津液不能上承,水亏不能制火,心火上炎,致生舌菌。运用育阴生津泄热之剂,待津液回复后加入牛以清热消肿,标本兼施、虚实同治。

20、虚劳(胃癌晚期)
    余某,女,35岁。2012年3月26日就诊。
    因多年胃病,而近期有黑粪,胃镜检查,诊为胃窦癌而于2012年2月行胃大部切除及区域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为低分化腺癌,已侵至肌层。区域淋巴中,80%已有癌细胞。术后曾用化疗药物,因此一般情况差,白细胞计数甚低,而未再用。2012年3月初诊:术后一月余,症见消瘦明显,乏力,气怯,纳少,大便不畅,苔薄,舌质偏红,脉软无力。
    中医诊断:虚劳(气虚)
    西医诊断:晚期胃癌
    中医治法: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30g      白术10g      茯苓15g      神曲15g      炒谷芽、麦芽各15g
    山楂15g      木通15g      乌药10g      半枝莲30g*10剂
    二诊,服上药10剂后,症状明显减轻,乏力改善,懒言好转,脉转有力,纳谷品香,大便得畅。原方续进。精神恢复,一身无所苦,心情亦随之舒畅;患者坚持服用上方达半年之久,以后恢复工作。
    按语:拟为术后气虚。脾胃为中土,一身元气之本,胃既经手术,大部切除,脾气之虚可知,故脉软无力而见乏力、怯弱。法当健脾为主,方用四君子汤加减。本方党参、白术、茯苓为主药。因纳少,予神曲、炒谷芽、炒麦芽、生山楂。治标也。脾气虚弱,但多导致气滞不化,加八月札,乌药,少用之,以理气,助脾之运化、大便不畅,也常因气不健运之故,脾气壮盛,大便自通。但脾气壮盛,常有待一段时间。此时,若稍用苦寒泻下如大黄之类,苦寒败胃,更损脾胃,若不用缓泻药,又恐在脾气未复之前。大便阻滞,影响进食、因此少用半枝莲,因半枝莲有轻泻作用,其作用弱于大黄,不致重损脾胃,且半枝莲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因此在上方中加入半枝莲。另外,常用之所谓抗癌中药,如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分为苦寒清热药,对胃癌术后患者,长期用常不利。宜少用、不用。术后常见者有脾气虚,如本例情况;也有是脾阳虚者,除乏力外,常见便溏、恶寒,宜温脾阳,以理中药为主;也有表现为胃阴伤者,则见舌红,口干之类,宜滋养胃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