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优秀教师”何以成为一种灾难?

 昵称35178166 2016-11-25

王开东:“优秀教师”何以成为一种灾难?

王开东mp 11-20 05:20 90

“优秀教师”何以成为一种灾难

清官崇拜,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一点在小说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文学体裁中,不入流的小说,很显然最能体现民众的愿望和人生憧憬。

面对社会的不公,贫苦百姓的寄托无非是:

第一、寄托圣明君主。但圣明君主常累世而不见。浩浩历史,究竟有几个圣君?

第二、期待清官贤臣,为民张本。这是百姓不得以而求之,无数的公案小说因此而诞生。譬如《包龙图》《狄公案》,还有荒谬的《徐九经升官记》。

第三、期待英雄人物抱打不平,杀富济贫。于是,英雄侠义小说大行其道。譬如《水浒传》《瓦岗寨》等等。

第四、寄托于虚幻的鬼神,神魔小说又甚嚣尘上。于是,《西游记》《封神榜》等应运而生。

其中最为典型的还是老百姓的“清官情结”。

由于老百姓处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境地,迫切希望有人能为自己做主。清官的事迹正是百姓这种心理需求的集中反映。

伴随着清官在百姓中的神圣化,更多的士大夫则对清官颇有微词,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他们认为“赃官墨吏固不好,清官则也未必佳”,更有甚者反而认为“清官误国”。

其中代表人物当属晚清小说家刘鹗。

他在《老残游记》中说:“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这个念头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非惟刘鹗,就连封建最高统治者也对清官进行委婉的批评。康熙曾说:“清官多刻,刻则下属难堪,清而宽,方为尽善。居官人,清而不自以为清,乃为真清。”

因为清官道德上的优越感,甚至是道德洁癖,一方面,使他们自认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对得起皇天厚土,天地良心,因而居高临下,刚愎自用,为人苛刻,为所欲为。

另一方面,又使得他们嫉恶如仇,滥施刑法,草菅人命。所有这些对国计民生不但毫无裨益,甚而祸害有加。

由清官误国,我猛然间想到了我们的优秀教师。

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唤优秀教师,那么,优秀教师是否或多或少也有清官的毛病?

这样一思考,不由得大吃一惊。相对于清官,优秀教师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甚或成为一种灾难。

对领导和学校而言,一些优秀教师说不得、管不得。

一些公认的优秀教师、品牌老师、金牌老师,居功自傲,“老子天下第一”,视学校规章制度如无物,甚至以践踏制度为快乐。因为制度只针对平庸的老师,而破坏制度正是优秀教师的个性之所在。

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校园里这些人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横着膀子走路,竖着眼睛看人。他们的口头禅就是“我就这个德性,校长又能拿我怎么样?”

对同事而言,这类人很难相处,无法合作。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其他人都是尘埃、傻瓜、废品,苍天独降大任于他一身,只有他一个人是能人,必须他独挑大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当他看着我们的时候,我知道他的眼神游离于九霄云外;当他和我们谈话时,我知道他们并不在倾听……

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能否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接受,并且奉信不疑。当他的眼光,含着一种说不清的笑容,从我们的脸上划过,我知道,他们正在同情我们的不幸,并且嘲弄我们的愚蠢。

对学生而言,优秀教师或许不是一个喜剧,而是一场灾难。

那些平庸的老师,就像刘鹗笔下的贪官,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因为肚里没货,心中有愧,反而善待学生,倾听学生意见,时时修正,勤勉有加,最终情商战胜了智商,学生反而获得了好成绩。那些实习老师往往能和学生建立最真挚的关系,一些年轻教师更容易取得成绩,原因就在于此。

而一些所谓的优秀教师,因为无需证明自己,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江山已经做稳,天下已经打下,对学生的关注度严重不够,学生考得好,就是名师高徒;学生考得不好,就是生源问题、学生问题。

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对学生持续保持热情,他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名师甚至说,那些只会抓分数的老师,是可怜的口力劳动者,是奴才教师,真是岂有此理?

呜呼,所谓的优秀教师,必须防止优秀背后的误区,还有因优秀而产生的傲慢和偏见,如此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优秀教师的优秀如果不是体现在学生身上,这样的优秀就是耍流氓。

公众号:王开东

heimawangziwkd

wkd001@126.com

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但书人间善与恶,哪管湮没与流传

情怀|热血|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