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瞎侃历史之儒家的致命伤

 霃楓 2016-11-25

瞎侃历史之儒家的致命伤曾经看过一本书,其中有文怀沙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功勋盖世,罪恶滔天。”文老的平仄用得极好,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对帝王的功过如此概况,不失为一种狡猾和聪明。事实是我曾将这幅对联奉为圭臬,并很得意地讲给祖父听,祖父却说这老家伙是个大滑头。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从来都不只是专业的历史学者或者小众的事。伟人做的事可以影响历史的进程。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说几句话调侃一下那些所谓左右日月乾坤的帝王,可能只是为了满足阿Q式意淫的需要,无论要不要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很好玩的。

南怀瑾说:“圣人征服自己,不征服天下,也不征服任何人。英雄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每个英雄都被女人征服了。”而内圣外王要追求二者的统一,既做圣人又做英雄。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句非常不恭敬的话:“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婊子和牌坊能够兼得吗?孟子作为一个圣人,他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是他理性思考的结果,但再理性的人,即使是圣贤,也有感性的时候。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其实是非常感性的,就像孟子不相信武王伐纣“流血漂橹”的记载一样。

瞎侃历史之儒家的致命伤

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内圣是不能当婊子,外王是要立牌坊。这样看来,内圣和外王是统一的,没有矛盾,然而问题的根本出在“圣”和“王”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统一。对内和对外从来就不可能统一,对自己怎么样和对别人怎么样能一样吗?儒家的理想是想让人人都能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然而同样是儒家的仁爱理论却指出,人的爱是有差别的,人是有私心的。这一点从儒墨之争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因为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感性和理性的冲突,造成了儒家思想的致命伤。这种矛盾与冲突,在儒家内部没有充分地认知,而作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则在一开始就察觉到了。

然而老子同样没有把所有的矛盾与冲突化解掉,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这种矛盾和冲突是互生共存的关系,就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反过来,由万物推向道,说万物就等同于道,那就错了。上帝可以创造万物,但万物加起来却不等同于上帝。所以,即便是“三才”之一的人,距离道本身还是差得太远。人类试图找到一个永恒的平衡点,将对立的矛盾统一得刚刚好,多么幼稚的想法!南怀瑾在《禅话》中举了善慧大士的例子,他说:“我们由于傅大士的卖妻子,集资财,作布施的故事,便可了解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事难两全的道理。世间法以富贵功名为极致,所以‘洪范’五福,富居其一。出世法以成道的智慧为成就,所以佛学以般若解脱为依归。但作法施(慧学的施舍)者,又非资财而不办,自古至今,从事宗教与学术思想者,莫不因此困厄而寂寞终身,否则,必依赖于权势和财力,方能施行其道。”

所以说古今中外,无论是谁想建立一套没有丝毫矛盾的理论都是不可能的。多少大智慧者都是犯了这个错误,就像追求永动机一样。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明确一个方向,那就是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是孟子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作为一个艺术家,木心知道怎么向孟子学习,他说,我养我浩然之气,这股气要用在艺术上,不可败泄在生活、人际关系上。现代人的失败,就在于不肯牺牲:“来美国十一年半,我眼睁睁看了许多人跌下去——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生活没有这么便宜的。”

瞎侃历史之儒家的致命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