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课 | 《论语·述而》16

 deckie 2017-10-19
此章可以与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互参。朱子讲“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这句实际上是对于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对阐发。所谓浑然天理,也就是圣人之性全(万物皆备),如此即便处于穷困之中,也可“自得其乐”(字面意义),因为道不远人,自在吾性之中。因此,反过来讲,所谓“动心”或“陷溺于情”,从儒家的道德形上学上说,就是“性不全”,或者说“性偏”,这也就是宋明儒讲得“气质”。因为性不全,所以,有求于外物以补之,比如复归,如此“义与不义”的天理标准也就被遮蔽了。而孔子讲得“不义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说到底也就是自反而万物皆备于我,天命本性自全,因此,此心不为外物所动(孟子曰不动心),所以,富贵只是完全无影响的浮云而已。基本上,儒家的“乐”在这个层面上说是具有本体意义的,不能作“情”层面的理解。所以周茂叔每令寻孔颜乐处,其实并非是说要找到道德使人快乐的那个关节,而是要求学生去体会儒家所追求的“万物皆备与我,反身而诚”的那种本然的道德境界,这也就是颜回的“三月不违仁”之所以能“三月不违”的关键,这个关键从主观感觉上被孔孟称作“乐”,是一种上承天命的道德本心(性)全然澄澈无蔽的境界。而从客观德性上被归于“仁”,其背后则是不可言说的性与天道。同时,在儒家看来,达到这一点的根本方法论进路不是外求的(外烁于我),而是自反内求的,因为人性本然的就已经包涵了这个道德全集。所以学而时习之是“悦”乎,有朋自远方来,才是“乐”乎,朋是学生,学生为什么从老远跑来找孔夫子学习,显然是对本性自足的道德根据有所体悟。所以基于这一内在性假设,儒家与基督教不通,只接纳来学而不强求往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