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简答题(详细版、一)~~源自:中华文本库

 镇勇 2016-08-03
~~中华文本库~~

  1/2第1页

  预览:

  儒家思想是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周公姬旦的思想基础上形成。

  1、殷文化到周文化(从神本到人本):

  ①巫史影响早期文化:学术政治纠缠、神学科学交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混杂、社科出现文史哲的汇通;

  ②周文化对儒家学说影响:

  i.周文化观念创新:天命靡常、敬德保民

  ii周文化制度创新:宗法建构

  iii.周公政治思想(明德慎罚敬德保民、周公制礼):

  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

  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精神、仁爱精神、礼让精神以及自强精神等,奠定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调,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

  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究整的遵循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

  哲学思想既有唯心主义成分,也有唯物主义因素,是西周天命观向战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转变的过渡环节。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关于知识论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待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矣;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强调后天的学习不学习,人身上应当具备的仁、智、信、直、勇、刚等品质就会被六蔽吞没,

  九思,学以致用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显著特色:

  ①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的价值,提倡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仁者,爱人”。

  ②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希望社会上下和谐。

  ③希望实行“仁政”,爱惜民力,关心人民生机,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

  ④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

  ⑤提倡“中有”、“中和”,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

  儒家的义利观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命题。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利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

  "利"是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须以人为前提,"利"合于"义"则取之, 违于义则去之。

  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义,小人看重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

  重义者荣,重利者辱。

  董仲舒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故至后代的宋明理学产生了天理人欲之辩,儒家的义利观为了强调义的重要性,而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从中提取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合理内涵,就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崇尚道义,不重私利的传统美德。

  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1、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但通观《论语》及其他儒家文献,“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他人也是人,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

  2、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所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

  “人而不仁如礼何”即是这样的意思。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如果上层人物以仁道治理社会,就会像天上的北辰那样,成为世人道德的方向。

  3、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

  孟子面对的现实与孔子不同,孔子时代是旧贵族普遍地堕落,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嗜杀的新贵,所以”救弊“方略有不同。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它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

  (4)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孔子不谈超越形上问题。用仁道仁心善待他人就是道德就是善,儒家认为这种善、道德根源于”天地之大德“。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即人是天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但这种德,只是一种根芽,需要加以培养,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贤成圣。这就是儒家”修身之学“。

  另一部儒家重要的典籍是《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

  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

  “仁”的主要内容孔子提出了一个能够将诸德统摄起来、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最高的道德范畴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调节一切社会关系的道德基础,因此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学”。

  “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

  它至少包含两层意义:

  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提出“杀身成仁”的观点,成为士大夫阶层以及许多封建知识分子自我完善的神圣节操。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孔子主张实行德政。

  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即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对民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反对无节制地剥削人民,认为过分剥削会造成不均;不均是有国有家者的大患。

  政治上宽民,反对不教而杀,反对单纯使用刑罚的苛政,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为了实行德政,孔子主张举贤才。

  孔子的功绩创立了儒家学:

  首先,它注重人的因素,主张“仁者,爱人”。

  2、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社会问题;

  3、希望实行“仁政”,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

  4、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

  5、提倡“中有”、“中和”,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

  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作为从贵族阶级没落而来的下层的“士”,他首先揭起私学的旗帜,招收弟子,推动了学术下移。

  他的思想初步形成以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和实践自己的学说而努力。整理了古代文化遗产。

  中庸说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发展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①孟子将孔子的“三母德”(“仁、义、礼”)发展为四母德——“仁、义、礼、智”;

  ②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

  ②孟子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

  儒家思想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思想则强调“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追求精神世界的“逍遥游”,主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苦命”。

  对儒、道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1、儒家思想的特点: 重血亲人伦、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

  2、联系实际谈个人对儒家思想的看法;

  3、道家思想的特点:主张“天道”、“无为”,“超世”、“顺世”、“游世”;

  4、联系实际谈个人对道家思想的看法;

  5、对中国文化中的儒道合流进行自己的论述和评价。理学,称新儒学。之所以称其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神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 :

  程朱理学:“理本论”,尤其是程颐的理气论,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或根本,天地,人,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根本的理所产生,所承载。

  王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观点的唯心主义的哲学。

  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性为目标,同样喜欢鼓吹“明天理,去人欲”。

  而二者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

  前者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与人的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主体;

  后者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

  评析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理论:

  二程和朱熹将理视为绝对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天理,表明了它是一种道德本位(体)的伦理哲学和政治思想。

  二程说:“‘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 又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人心、道心二分说和理欲对立说。他虽然肯定人心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但是,又强调人心的危害性,说:“人心者,人欲也。危者,危殆也。” 又说,“人心”出之于“形气之私”,“人心易动而难反,故危而不安”;

  “人心既从形骸上发出来,易得流于恶”。然而,“道心则是义理之心”,“道心是本来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因此,

  道心是至善的。

  由于人心是恶,是危殆,所以,人君必须要正心,以此去人心及私欲,这样才能明道心和天理,才能为圣为王。

  质言之,不正心(去人心和私欲),就不能存道心和明天理。故此,朱熹十分赞成孟子“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的观点。换句话说,这里的天理是指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事,而人欲则指人的私欲或说不好的,不道德思想。所以,宋明理学之所以推崇“存天理,灭人性”这句,就是告诫人们在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上合乎义理,不要因为一己之私而害了别人。

  儒学为什么带有宗教色彩

  1、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孔子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有许多“天命观”的内容。认为统治者是按天意、或者天命行事,来治理天下的。可见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但却有宗教的色彩;

  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家宗教化。汉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春秋公羊》,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来成一,分开成阴阳,再分成四季,配列五方成五行,得出“道之大原出于天”的结论,使儒学走向神秘。

谶纬是谜语式预言。
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推论灾异,为儒生造谶开了先路,西汉末造谶成了儒生的专业。两汉使儒学宗教化到了严重地步;
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
摄取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合到自己义理之中。理学家强调坐禅、主静可以看出宗教的意识。
宋明理学宗教功能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
1)宋明理学摄取佛教思想。
儒家本来也是讲心性的,隋唐佛教吸收了心性说。
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中,表明这种义理的实质是儒学化的理论,因而带有明显的宗教功能。

(2)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此提出的修行方法更是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的“明心见性”,所以主张坐禅、主静。
这种目的和方法,也是将宗教意识和功能注入其中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母德。在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等德目,把人们之间的道德规范具体化。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的的四母德:“恻陷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母德是与生俱来的。

  3)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为“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他还提出了“五常之道”。
在孟子四母德之上,加了一个“信”,形成了五母德。这些思想的发展,使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得到了强化。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什么?
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是圣贤。
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
即圣和贤。
圣指圣 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肪追求的人格目 标。
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例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
与其说儒家的理想人 格是圣贤,不如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而 固守节操、好学自强、严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家养。
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我们的理想人格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不谋 私利、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那些可以作为效法榜样的人。
道家文化创始人贡献《老子》(《道德经》)宇宙观: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
辩证法:“反者道之动”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处世方法:贵柔守雌。政治观、人生观“清静无为”:政治观“无为而治”(统治者少私寡欲;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人生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把道当作世界的本原,提出一个以道为中心的宇宙本体论哲学。
这是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也是对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道家的道来自天道,又与天道不同。
天道一般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轨道或法则,道则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这个思想经老子提出后,成为道家思想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道家各派都强调无为是道的主要性质。作为治国方 法,无为要求君主舍弃自己的意志欲望,听任百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使百姓处于自然状态。
作为生活态度,无为就是逍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命感受。老子强调身体重于名和利,要求统治者重身贵身。
道家要处理的问题主要包括治身与治国两个方面即《庄子·天下》篇说的内圣外王。
内圣就是内备圣人之至德,强调治身问题;外王就是外施王者之仁政,强调治国问题。道家各派虽追求内圣外王的统一,但思想都带一定偏向性。老子和黄老学派更关心外王,即治国方面,杨朱、列子、庄子学派倾向内圣,即治身方面。
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天下万物都来自道,道是世界的根本,世界万物从道产生,最后又回复到道,道自身则是永恒的。
关于道大致有三方面的含义:
1.道为无形无象的无;
2.道是普遍的法则;
3. 道为混成之物。
前两个含义体现出客观唯心主义意义,而后一个含义又表明唯物主义倾向。
道的提出是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提供一种有效的统治方法。这种方法体现在无为的观念中。
《老子》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辅助万物按固有的规律发展,而不敢有所作为。
《老子》体系中,无为与自然是关系密切的概念。无为是对道或君主的要求,自然指道或君主无为下万物或百姓的自主状态。统治者无为,百姓生活就自然。无为表现的是柔弱的态度。
一般人视刚强为美德,老子却发现柔弱的价值。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
把柔弱视为道的性质和作用。老子认为,与刚强相比,柔弱是生命的象征。老子贵柔说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
老子的道论: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第一个宇宙观“道”的形而上特征 “道”之所以能够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关键就在于它所独具的形而上的特性。
“道”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任何规定性,因而人们无法用感官来感知它,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只能运用理性的力量来认识它的存在。
“道”作为万物始基的特性,老子的“道”具有独特的超越性,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万物的始基。它“先天地生”,是一切存在的始基和根源(“万物之宗”、“天下母”),万物都是“道”创生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三”,从动态上来看,是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作用;从静态上来看,是指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和合之气。
阴阳二气交感氤氲的和合之气所含能量的释放,其结果便是万物的生成。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 还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最终归宿。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所以受万物尊崇,就在于它是“自然”的,从不对万物发号施令,从不对万物进行丝毫的限制与干扰,完全顺其自然地任万物自我化育、自我完成。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辩证法“反者道之动”核心, 原初的“道”在自身中潜在地蕴含有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阴”和“阳”,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活跃机制的作用,才使得“道”具有了运动的本性 。
正是由于这种内在作用的存在,才使得“道”能够循环不止、化生万物 。
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往往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弱变强、由柔变刚的变化发展过程。
老子的人道观:清静无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主张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念,其中包含着“自然”与“无为”两层内容。
“自然”是一种观念、态度和价值,也是一种状态和效果,“无为”则是一种行为,是实现“自然”的手段和方法。
“无为”的确切含义,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
顺其自然不妄为,实际上也是“为”。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观的具体内容
①统治者要“少私寡欲”。
只要统治者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就能恢复清静无为的政治,人民自然就会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会走上正轨。
②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清静无事的具体要求,包括:
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
谨慎用兵,不要发动不义的战争;
减轻刑罚,删简法令,不要用高压政策对付老百姓。
小国寡民表达了老子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相当激进的政治思想。
“见素抱朴”的人生观比喻不加任何人为的巧饰、拘束与扭曲的人心的自然状态。
在老子看来,有出自人类朴素无性的自然的道德,也有矫揉造作、被人利用的人为的道德。
正是由于这种自然道德的失落,才有了人为提倡的道德。

老子主张人心应该向真朴的自然之性复归。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
还有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法,即“复归于婴儿”。
婴儿象征着纯真,老子认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其内心就如婴儿般纯洁天真,没有半点虚饰和杂念。
联系实际说道家的现代意义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影响,这可以从它的命运中清楚地看到。人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当时著名的显学有所谓儒、墨、法、道等等,这些派别各执其说,互不相让。
但就是这些各不相同的学派,却都受到过道家学派的影响。
时至今日,在弘扬东方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老子》一书已经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和推崇。
在政治领域,科学界,生态界,思想文化和学术界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当前,世界性的"老子热"、"大道热",的确是汹涌澎湃,大势之所趋,不是出于人力的所为,而是人类历史的命运所内蕴的自身要求,即从对自然、对自身本性的异化,而复归于自然、复归于道的内在的不可抗拒的要求,也即是历史必然性的作用。
一部《老子》,字数不过五千,却拥有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故历来受到社会的重视。
中国人性格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国民心理影响既深且广;《老子》所注重的直觉认识方法论,受到了诸如爱因斯坦、彭加勒、波普、汤川秀树等世界级科学家的充分肯定,认为是现代物理学乃至哲学思想的重要方法;
环境学家也把《老子》的思想作为他们注重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此外,《老子》所阐发的和平主义、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处理当代国际政治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可贵的启迪意义。
《老子》这部凝结着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不朽之作,必将在新的时代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特”,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简述道家文化的主要内容道家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当大的差异。
1、老子
①在人生观上,“清虚自守,卑弱自持”;②在政治上崇尚“无力而无不为”。
即以“无为”的状态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需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
只有摆脱一己的成见,矜持、私心等主观的障碍,才可以全面地认识外物,不受蒙蔽,才可以有效地驾驭臣民,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2、庄子
①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他也不否认客观现实,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
②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对生活中各种欺压、纷争、污浊,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
因此他的人生哲学特别容易为后代那些现实的失败者所接受。
③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于艺术精神的培养。
他那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特别能涤荡人的心胸,以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对中国的诗歌、绘画等,有重要的影响.

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有共同点:
①宇宙观方面:
均认为道乃宇宙之根,是衍生万物的本体。其特性是超乎物外的,并超越时间、空间而无所不在,而且超乎一切认知绝对性的,即本性是人的五官所不能认知的。因而这个本体是绝对的无差別的。
②认识论方面:
均认为要放弃知识。认为知识文明是使人丧失自然本性的根源,故此反对一切后天知识的追求。
③处世态度上:
均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反等级、反宗法、反专制,崇尚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越,均幻想社会向原始纯朴状态的回归。
④相对性问题:
均认为現象界的事物是相对的。老子认为事物由矛盾对立的要素构成,矛盾对立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庄子则把这种相对性绝对化了。

佛教(释迦牟尼)基本要点:
四圣谛简称“四谛”,是佛教关于人生为什么会有痛苦和烦恼的“四条真理。”
谛为真理之意,“四谛”分别是苦、集、灭、道四条真理。
苦谛:指社会人生充满各种痛苦,人的生命与各种烦恼痛苦相始相终。苦谛把世俗社会生活看成一场永恒的苦难,表明佛教对现世人生持悲观消极态度。
集谛 :“因谛”,指造成人世苦难的原因,是佛教对人生痛苦原因进行探讨的真谛。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的贪欲,是人性贪婪造成自身的种种烦恼。
集是苦因,苦是结果,这个真理叫做集谛。灭谛:指消灭烦恼与痛苦,获得彻底解脱与自由的真谛。
灭的意思是指欲念的寂灭。
消灭欲念途径:
用佛教修行方式保持内心的平静,断灭引起烦恼苦的各种心理欲望,使心灵处于熄灭一切烦恼的“涅槃”状态。
道谛:指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是揭示灭苦的具体方法即通向涅槃或达到涅槃境界的正道。
灭除烦恼必须修道,这个真理叫做道谛。
佛教“戒、定、慧”三学的基本认识释道安《比丘大戒序》:“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戒: 指佛门僧人的自我节制或强制性约束,包括用戒律戒条对僧人的行为、语言、思想进行种种规范。

戒律分类:
按数目分类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等;
按修行对象分类: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
定:指禅定,是一种要求修行者思虑集中,凝心入定,以消除内心杂念烦恼的具体修行方法﹙这种方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打坐”﹚。
慧:是指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体悟佛理的智慧。
佛门僧人从其独特的宗教立场出发,用理性的态度,对世俗生活,对人生因果关系以及大千世界本来面目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达到一种洞察世俗人生、洞察宇宙世界的宗教理性认识。

小结:
一切佛教的教理教义,其核心本旨,是教人如何解脱人生苦海,而“戒定慧”三学,则是具体解脱的理论方法或实践修行途径之一。

佛教的影响哲学方面:
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本原、宇宙本体之类的哲学探讨非常薄弱,对人死后灵魂的去向或灵魂的安顿问题缺乏神学论证。
佛教传入中国,其哲学体系中的宇宙无限、时空无限、四大皆空、生死轮回、灵魂转世等系列概念,弥补了中国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灵魂安顿研究方面的天然欠缺和不足。此外,佛教的般若学理论被魏晋玄学吸收,丰富了魏晋玄学的思想内容。
佛教的心性学说与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相结合,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完成;文学艺术方面:无论是文学、诗歌还是书法、绘画,都打下了佛教的深刻印痕。中国评话、评书、戏曲、俗文学等深受其影响;石窟壁画艺术也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书、画都很注重“境界”,与佛教的“禅机”多有相通之处。
中国的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如《西游记》就是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经典文学作品。

语言学方面:
我们平常许多用语都来自佛教语汇,丰富了中国的词汇。
中国古代的音韵学也是因佛教而发展起来。社会民俗方面:饮食方面,佛教戒杀生,提倡吃素,大力开发植物饮食品种,推动传统素餐饮食的发展。
丧葬方面,佛教提出火葬,有助于火葬习俗在古典民间社会的推行。
婚姻方面,佛教禁婚,把信佛出家男女变为非婚姻人口,对传统生育文化及社会人口的增减,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
此外,佛教形成的节日如“盂兰盆节”、“佛诞节”、“腊八节”等等,成为古典民间重要的宗教民俗节日。
其他如求神拜佛、超度亡灵、慈悲放生等等活动,都是佛教影响民间社会的重要内容。怎样演变为另化的佛教: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人中国的。
佛教传人中国后,由于受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

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有:
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
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
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
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又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