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内幕:古人如何锻炼身体

 等待MYLOVE 2016-11-25

现代的人们更注重健身,许多名人都引领着这股风尚,而在中国古代同样也有许多健身爱好者。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宋代一些著名人物的健身故事。

古代诗人陆游:长啸

宋代的陆游是一位著名的创作性诗人,他在一生中创作了两万多首古诗。陆游创作如此之多古诗的原因在于他所拥有的才能,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生命之长寿。据史料记载,陆游高寿85,是宋朝最长寿的诗人。

然而,陆游年幼时身体极度虚弱,极易患病。少年时参加科举考试时,由于病得太严重,不得不停止答卷,提前上交试卷。那么,在身体状况如此恶劣的情况下,陆游是如何拥有如此长的寿命呢?

陆游在中年时以顾问的身份参了军,开始锻炼身体并学习武术。在训练了两年之后,陆游就可以用弓箭射下飞鹰,甚至还能够杀死老虎。

晚年时期,陆游开始了一种名为长啸的健身运动,或者称为呐喊,即为长时间的大声喊叫。长啸在古代颇为流行,并非咆哮或者吹哨,而是一种优雅、严肃并且灵巧的健身方式。当古人长啸时,他们会舒展自己的身体,有节奏地深吸一口气,然后再将其呼出。

长啸可助人增加肺活量,放松身体并使你心情愉悦。对于陆游来说,长啸使其摆脱了疾病与药物。当被问及其长寿秘诀时,陆游说:“在读了许多医术,用了很多药以后,我发现长啸对我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

苏东坡:长跑,每日5公里

宋代伟大的诗人苏东坡(或苏轼)偏爱长跑,他认为只有按时运动才能强身健体,并能迅速适应季节变化。

在他给好友程正福的信中,苏东坡谈到了自己的锻炼习惯,即每天长跑五公里。在呼吸困难时减速,呼吸恢复平衡时加速。苏东坡会不停奔跑,直到汗流浃背、身体发热、血液循环和四肢感到焕然一新时才会停止。

我们从中看出,苏东坡在跑步时强调“气”,即“能量”或者“生命的本质”。苏东坡是气功(一种深呼吸系统)爱好者,他通常在早晨跑步,晚上静坐冥想,从而使“气”游走于身体内部。在给好友张安道的信中,苏东坡说在冥想了将近20天之后,他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强壮,可以在中途不休息的情况下,从第一层直接跑到第五层。他相信这样的锻炼方式可以使其获得永生。

呼延赞:冷水浴

古代学者非常喜欢健身,军事人员也不例外。南宋时期有两大军衔世袭家族,其中之一便是呼家。据史料记载,呼延赞将军在大雪纷飞的冬天训练他的孩子,让他们站在户外,将冷水倾倒在他们身上。

初唐时期(公元618至907年间),在十二月有一个名为“泼冷水”的年度节日,当天会有一批赤身裸体的壮男在街上跳舞唱歌,同时人们会往他们身上泼冷水。这个节日是对神灵的祭奠,人们认为其有助于健身。

宋朝时,呼延赞将唱歌跳舞的部分取消,保留泼冷水的部分,并将此延续下去,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