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选40条崔玉涛的喂养建议,碎片化阅读收获会更大!

 万花筒宝贝熊 2016-11-26

精选40条崔玉涛的喂养建议,碎片化阅读收获会更大!

著名儿科医生崔玉涛,以其专业、耐心、友善的性情深受众宝妈的拥戴,虽然绝大多数家长并没有亲身得到崔医生的会诊,但他通过媒体传达出来的育儿理念,影响范围十分深广。

精选40条崔玉涛的喂养建议,碎片化阅读收获会更大!

关于崔医生的喂养建议网络有很多的版本,真假难辨,今天我总结的这50条,来自他的微博和书籍,绝对没有水份,给大家做个参考。

这样碎片化阅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哦!

精选40条崔玉涛的喂养建议,碎片化阅读收获会更大!

1、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母乳协会都建议宝宝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

我的理解是把6个月作为一个指导时间但不是绝对时间,观察你自己的宝宝吧,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宝宝。宝宝是不是对食物开始感兴趣了,是不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你们吃饭了,挺舌反应是不是消失了,有没有抓拿食物送进嘴里的意识等等。那么你就有答案了。

2、非常支持母乳喂养,但是母乳喂养再好,满六个月后也要给孩子添加富含铁的辅食。纯母乳喂养超过六个月就会增加婴儿缺铁的机会,出现贫血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如果孩子出现贫血,除了尽快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比如婴儿营养米粉外,还要补充铁剂。铁剂的补充需要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

3、很多家长纠结喂奶期间的婴儿是否应该额外添加水。不论母乳喂养,还是配方粉喂养都是液体喂养,从理论上将不需额外加水。但孩子的日常活动不同,可能会造成水分丢失过多,比如大汗后,所以建议尿色发黄时,可适当添加额外水。注意:服用维生素的孩子可能尿色发黄,不属添加水的范畴。

4、对于婴儿营养米粉,还是建议用水冲调。由于有的米粉来自西方,所以很多冲调建议是依据西方人的生活习惯而言。西餐多含奶油,所以他们建议可用奶粉冲调米粉。对于中餐的喂养习惯,还是建议用水冲调米粉,然后逐渐添加菜泥、肉泥、蛋黄等。逐渐向正常的中餐靠近。

5、孩子每次到底应该喝多少奶或吃多少辅食?只有孩子自己才能知道。如果每次都能将为其准备的奶喝完或辅食吃完,同时没有呕吐、腹泻等不适表现,家长就可以逐渐给孩子增加奶量或辅食量。孩子对食物的接受状况非常重要。家长千万不要以其他孩子的进食状况作为自己孩子进食的标准。

6、观察婴儿是否能接受某种辅食需要至少三天。所以给婴儿添加辅食要一种一种添加。这样即可获得婴儿可接受的食谱。如果几种新食物同时添加,一旦孩子出现不耐受现象,家长很难一下子发现原因。

7、不要给1岁以内婴儿的辅食主动添加盐或糖。虽然,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米粉不是咸味,但不意味着没有钠和氯离子,只不过不是食盐(氯化钠)而已。过早给孩子加食盐,致使钠摄入过多,增加今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早期加糖增加出现龋齿的风险。

8、不推荐给孩子喝菜水喝果汁。原因:

1、经过水煮的菜水中除了色素,几乎没有营养,因为水煮过程几乎破坏了蔬菜中的维生素;

2、果汁味道好,会使孩子厌恶/拒绝白水,当出牙后,因拒绝白水,很难做到口腔清理,对牙齿不利;

3、果汁和菜水的介入,会是孩子不喜欢味道清淡的米粉,甚至奶粉。

9、建议米粉与各种菜泥等混合后再喂婴儿.

这是由于米粉、米粥的味道,与菜泥的味道差异较大。如果分别喂养婴儿,就如同给孩子出选择题一样,刺激孩子做出选择。有些婴儿就会选择菜泥,而不喜欢米粉,或相反。这样容易造成挑食。以后,再加肉泥、蛋黄等一样,都要与米粉等混合后喂养婴儿。

10、如何在家制作菜泥?

如果选择根茎状蔬菜,可将土豆、南瓜、红薯、胡萝卜蒸熟后,去皮,再制成泥糊状,然后加入米粉、米粥内喂养婴儿。注意:胡萝卜最好用少许油热烹饪,这样有利于吸收胡萝卜素;

如果是青菜,可将青菜叶直接置于滚开水内数秒钟,待变软并呈深绿色后取出,剁成菜泥加入米粉、米粥等中即可喂养婴儿。青菜叶直接放入滚开水中,可通过沸水滤掉附着于菜叶上的化肥、农药等残留物;注意必须将菜叶整根放入沸水内

11、大便干结、排便费力就是便秘。婴儿五个多月开始添加辅食偏早一些;出现便秘,应该增加纤维素食物,主要是绿叶菜,而且不要将绿叶菜蒸/煮熟后再打成泥,而应在滚开水中烫一下再剁碎。这样纤维素容易起到作用。还可以给孩子服活益生菌制剂。如果仍然便秘,可以服乳果糖 益生菌制剂。


12、为使婴幼儿能养成顺利进餐习惯,建议家长注意几点:

1、将辅食时间调整到大人进餐期间或进餐后。大人进餐对孩子有行为引导作用;

2、喂辅食时,大人嘴里同时嚼食物,哪怕仅是口香糖。咀嚼的动作同样诱导孩子顺利进食;

3、每次喂饭控制于30分钟之内,没有吃完也要结束,避免产生厌恶情绪。

13、婴儿出牙早晚与缺钙无直接关系,多与遗传有关。双胞胎,多出生偏早,属早产,判断其生长要考虑矫正孕周直至2-3岁。双胞胎的营养需求与单胎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考虑矫正孕周。充足奶量(18月-2岁保证至少400-500毫升) 合理辅食(粮食为主,辅以菜、肉、蛋;食物性状与咀嚼能力相符)。

精选40条崔玉涛的喂养建议,碎片化阅读收获会更大!

14、18个月以后以后,才以奶为辅,以饭为主。现在好多婴儿,在10-11个月 就开始以饭为主了,这是不对的。对婴儿来说,吃辅食能吃饱的量,不能满足他们营养的需要量,如果能满足他们营养需要的辅食量,却是他们无法吃到那么多的。

15、不应给一岁内婴儿主动提供食糖(蔗糖)和食盐(氯化钠),更不能给婴儿喝葡萄糖水,葡萄糖与蔗糖、乳糖不同,属单糖,在肠道中不需分解,直接吸收入血,参与血糖浓度。血糖指的是血液葡萄糖水平。口服葡萄糖水直接影响血糖浓度,对胰腺压力太大。葡萄糖属于药物,不能当成“食糖”看待。不要轻易给孩子喝葡萄糖水,除非出现低血糖。喝葡萄糖水给新生儿退黄也无理论依据。

16、孩子生长正常,频繁哭闹,特别是夜间,要考虑婴儿肠绞痛。婴儿肠绞痛是症状的叙述,不是由单一原因所知,除了与胃肠发育不适有关,也可能与喂养有关。建议:母乳喂养儿,可服西甲硅油,没有改善应服用乳糖酶;配方粉喂养儿,可以换成部分水解配方。清醒时多趴着;顺时针按摩腹部;

17、对于婴儿生长的评估不是仅仅根据体重、身长的数值,而是要从出生开始,使用生长曲线,记录生长的轨迹。如果生长轨迹始终在一定的百分位生长,就属正常。千万不要与人家孩子比较,也不要与平均水平比较。如果母乳充足,原则上应该建议纯母乳喂养。不要迷信微量元素检查和补充。


18、对牛奶过敏宝宝经过深度水解/氨基酸配方治疗见效期间到了需添加辅食时,应以添加辅食为主。保持治疗期间的特殊水解配方不变,开始添加辅食。

辅食一定要从单一食物添加,每加一种观察至少三天。当孩子能接受以米为主的粮食 2-3种蔬菜,在保持这些可接受的辅食前提下,再转换配方粉。


19、2岁以下婴儿的奶量:0-6个月孩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饱为准。 6-12个月每天保证800ML奶量,12-18个月每天保证700ML奶量,18-24个月每天保证600ML奶量。

20、不要让孩子长得过快,如果一个6个月的孩子看上去像9个月,家长就要小心了,过快的发育会导致日后肥胖几率增大很多。而且婴儿生长过快也为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精选40条崔玉涛的喂养建议,碎片化阅读收获会更大!

21、一定要在母乳喂养期间增加辅食。也就是母乳喂养的同时,进行辅食的喂养启动,不要断了母乳后再增加辅食。这样做是为了宝宝肠胃的适应性。

22、6个月以上的婴儿,进行辅食添加时,要能扶着坐,并能用上嘴唇“清扫勺里的食物”,而不是仅仅吸吮勺中的半固体食物

喂辅食的正确方式是:要用碗和勺喂,不要把米粉拌在奶里,用奶瓶喂。让宝宝学习咀嚼的动作。并且,喂宝宝吃饭的时候,妈妈的状态很重要,一定要跟宝宝一起吃,让宝宝看着妈妈在嚼,“嚼”这个动作的示范非常重要,哪怕你在嚼口香糖都行,千万不能做的就是一边喂宝宝吃饭,妈妈却在聊天、分神、看电视或者做别的不相干的事情。那样很快就会发展为喂饭非常费劲。

和宝宝一起吃,或者你先吃给宝宝看,他会非常有愿望模仿你的动作。我们很多妈妈是自己不吃,先喂宝宝吃,这样的宝宝很容易就不爱吃饭了。

24、不爱吃饭的孩子推荐一种“愉快饥饿疗法”——吃饭的时候,和宝宝一起吃,或者让宝宝看着大人愉快地进食,但如果他自己不想吃,也绝对不强迫他吃。30分钟后,收拾所有的饭菜,进餐结束。在下顿饭之前,除了清水外也不提供其他食物,重要的是,在这期间也不要让孩子看 到任何食物,不要拿食物气孩子。大人和孩子一起,什么也不吃。

到下顿饭,仍然是30分钟的就餐时间,大人自己愉快地吃给孩子看。很多孩子这时候就会愉快地 大口吃东西了。如果还是不吃,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个办法要全家人一起合作执行,不要有人偷着在非用餐时间给孩子喂东西吃,这样孩子在下顿用餐时间仍然不饿,还是不会好好吃饭。

精选40条崔玉涛的喂养建议,碎片化阅读收获会更大!

2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是能量物质。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少吃米粉,也不能少吃蔬菜和钙水。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食非常多,而且胃口也好,为何不长体重?仔细询问得知,每次一碗饭内,米粉只有1-2小勺,蔬菜占至少一半,另外还有鸡蛋或肉。结果进食中产生能量的成分不足,所以出现生长缓慢。

26、牛奶中的铁含量匮乏,而且容易引发过敏,不能做为12个月一下婴儿的主要摄入液体。


27、不要认为脂肪是坏东西。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占55%,这说明孩子是非常需要脂肪的。但注意要摄入“好”脂肪。不要给12个月以下的婴儿饮食中加动物脂肪(不要用动物油给孩子做辅食)。


28、不要认为蛋白质是好东西。蛋白质摄入过多,孩子在头2年的生长会非常快,造成肥胖基因活性强,今后肥胖的可能性增大很多倍。一周吃4个以上鸡蛋,蛋白质的摄入就会超标。

29、最好的DHA来源在母乳中,深海鱼,亚麻油中也富含DHA,但要注意是否会引起孩子过敏。


30、过早(不足3个月)添加麸质食物易于增加婴儿体内胰岛素细胞自身抗体,增加了成年后患I型糖尿病风险;

31、说到罐装食物,有的孩子会对罐装食物中的添加剂过敏。所以在判定孩子是否对一种食物过敏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相关因素。如果孩子吃了一罐胡萝卜泥罐头后产生过敏现象,那一定不是对胡萝卜过敏,而是对罐头中其他的添加剂过敏了。

32、中国孩子全体补钙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即便没有三聚氰胺事件,中国孩子患结石的比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因为家长全都给孩子补钙啊!千万不要以为钙是什么好东西,补钙多了,轻的是肾结石,重的还可能在大脑心脏中造成钙化,下场很可怕。只要孩子饮食正常,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量都正常,就不需要加钙。有很多医生毫无根据地让家长给孩子补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精选40条崔玉涛的喂养建议,碎片化阅读收获会更大!

33、小孩子“枕秃”完全是物理性摩擦造成的,和缺钙无关

34、安抚奶嘴,不会引起牙龈变形。如果你的孩子吃手指的话,那最好还是给他安抚奶嘴。吃手指是会对牙龈造成不良影响的。

35、“40多天的宝宝,每次吃奶时或后,喉咙会明显发出如同有痰样的声音,有时安静睡着时,突然发声也会有一些。”这是喉软骨软化的征象。位于喉部的软骨较软,当喉部运动时就会出现摆动发出类似喉咙内有痰的声音。只要吃奶/喝水时不出现呛的现象,在积极喂养下,耐心等待喉软骨发育。

36、不论是何原因,停止母乳喂养后选择了配方粉,需要观察婴儿对配方粉的耐受情况,有无牛奶过敏或乳糖不耐受等?如果耐受良好,观察体重;身长;头围增长是否满意?如果生长正常,随着孩子长大,按部就班添加辅食,没必要一段时间必须更换一种配方粉。随孩子长大,辅食所占比分越来越大。


37、纯母乳喂养儿每天需补400IU(国际单位)或10微克的维生素D。混合喂养和纯配方粉喂养应根据配方粉含量逐减。至于其它营养素,母乳或配方粉中含量应可满足六月龄内婴儿所需。

38、消毒剂无论在地板上,衣服上,都能让孩子触摸之后通过口腔进入肠道,消毒剂在杀死肠道

的有益菌群、破坏肠道屏障后,造成肠道菌群不健全,导致渗漏现象,使食物中的营养直接渗漏进血液中,导致过敏发生。

39、已经养成没甜味就不喝水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用无热卡糖来代替蔗糖过度一下,起码这样可以不给孩子的身体造成过 多无用的热量及龋齿。Sugar free,无热卡糖,国外超市都有买,也有很多无热卡糖做的食物。但国内还没有卖。

40、磨牙长出之前,孩子必须只吃糜状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