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浪诗话

 山海关前观山海 2016-11-26

沧浪诗话

、诗歌至境:入神

严羽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无)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那么怎样是入神境界呢?

其一,别材、别趣说:

严羽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即说诗不同于其他的以阐述事理的文章著作,诗的材料是独特的,即有独特的艺术性格;“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即说诗不同于说理,而有独特的情趣,意趣,趣味等。这里严羽提出了其诗学的重要见解,对别材别趣,严羽进一步具体阐发为:一是“不涉理路”,不是不要事理,而是诗歌非其他文章著述的说理,即作诗非理论思维(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诗境非理论形态(理论境界),当然作为诗人需得读书穷理,但作诗、诗境非是一般的议论说理。二是“不落言筌”:(筌:捕鱼的竹器)不是不要言辞,而是不落于语言牢笼,即不拘于言,也非议论、说理之言,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言。严羽所说的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亦是直接源于佛学(禅学)思想,六祖慧能便是“教外别传”,“不立不字”,即完全是人的直觉体验,而非思辨认识,随机而顿悟,不立文字,是因为立了文字便容易落于言筌,就象轮扁说齐桓公读的是糟粕一样,精华意趣非是文字所能言传的。严羽以禅喻诗,便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他极力反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因为这些都是舍本求末,不懂诗。他是有针对性的,宋人写说理诗,即议论诗,是古代诗歌的一景观。其实其中亦有好诗,当代学者钱穆《理学六家诗钞》中收集了北宋邵雍(邵康节),还有朱熹、陈白沙、王阳明、高景逸、陆桴亭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诗兴与人同”,“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是其中的佳句。尽管宋代的说理诗有其特殊之处,但总体看来是不成功的,亦是必然不成功的,今日也有所谓哲理诗,尽管严羽说的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有些过了头,但其别材别趣说还是切中了要害。

其二,镜象水月说。

在指出作诗非理论思维,诗境非理论形态(境界)之后,严羽形象地说到诗境的形态: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它不是思辨中的虚无,又非毫无生气的实有,镜象水月是有而无,无而有,它是言中出象,象中出意,而又意在言外,韵味无穷,如王维诗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明,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淡远清丽的图画,恰如严羽所说的镜象水月,是虚无吗?否,分明有雨有山、有灯、有草有虫,有月,有松,有泉有石,是实有吗,否,分明是一片空灵逷透。这便是严羽所称举的别材别趣的入神之境。即所谓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说,此境不可“奇特解会”,即不可作知性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