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叕在咖啡馆,跟大家问好~ 今天要聊的主题是:
再来介绍一下番茄??工作法,特别简单—就是在25分钟里只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然后休息5分钟。一个完整的30分钟,叫番茄钟。这么做的好处是:
好工具一定是简单的。不论你的手机机型是苹果还是安卓,都会找到[计时器]功能,调成25分钟,随时都可以使用它。老钱之前的文章里说过,上班的8小时才是职场人分高下的战场,而番茄工作法绝对是最有效的武器。 番茄钟可以把8小时上班时间分割成16个单位,理论上,你每天可以完成16件事。老钱自己的体会是,没有什么工作是16个番茄钟完不成的。如果有,那就再加几个。
“看起来毫不费力”只是海平面上的冰山。一个人做事越有效率,实际上就有越多的目标和有效事务在鞭策他。 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时间定价,千万不要浪费上班的时间。换个角度看,假设老钱的月薪是8000元,每个月上班天数为22天,那么每天8个小时的价值是400元左右,时薪50元。如果老钱每天能用5个小时就完成当天的工作,相当于时薪变成了80元,月薪1.4W了。 再想想,如果个周末都价值1千多元,你还好意思睡到中午11点起床么?正如老钱上篇文章所说—我最怕浪费各位的时间。
番茄工作法只是辅助管理时间的工具。而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精力管理。其实我们每天能够专注而高效地做事的时间特别少。然而,大部分的收获,恰恰由这些少而精的付出决定的。取得卓越成就所需的时间,往往比我们想象得要少。
理财也一样,没要必要学习各种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在这上面花20%的时间可能都是多的。重要的是,明白了道理要去执行,认可了风险就别在犹豫。 老钱现在是番茄工作法彻底的死忠粉。接触它之后,对时间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基本上衡量所有工作的角度都是:我需要用多少个半小时完成它? 以前我的拖延症挺严重的,越拖越烦,越拖越焦虑。番茄工作法让我不再以困难程度来衡量一件事了,而是变成了优先级和时间长度。如果一件事复杂,那我多花些时间就好了。 拿写公众号举例。基本上,每篇文章我都需要2个番茄钟来看资料,1个番茄钟捋顺逻辑。然后在上下班通勤等零碎时间,用有道云笔记的语音速记功能口述,转成文字。最后再花2两个番茄钟成文,1个番茄钟找排版找配图。 最近几天快速扫了一本书,名叫《最重要的事儿只有一件》,文章里所有配图都来自这本书。读后感是,挺快餐的一本书,基本上就讲了精力管理这一件事儿。要是你看完了这篇文章,那书也没啥看的必要了。 在菜单栏—??财商—职场进击,能看到老钱写的其它职场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