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救命到致命——抗生素的前世今生

 五柳桃源 2016-11-27

从救命到致命——抗生素的前世今生

2016-11-23 10:05阅读:4,597
1941年,抗生素真正被用于临床。它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寿命的延长至少贡献了10岁,因而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
今年5月,英国Jim O’Neill爵士发表的《全球抗菌素耐药回顾》报告显示:到2050年,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每年会造成1000万人死亡,造成100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世卫组织专门刊文呼吁应对抗生素的全球耐药感染问题。
仅仅相隔75年时间,滥用导致抗生素走向了两个极端:从最初稀有的“救命药”,到后来被滥用的“万能药”,如今抗生素耐药性竟成致命威胁。
在“后抗生素时代”,遏制抗生素的滥用已迫在眉睫。
“耐药性已然成为全球性问题”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肖永红说,如果抗生素滥用不能有效遏制,耐药性问题可能导致人类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
抗生素“家族”
抗生素,也称抗菌药,主要功能就是治疗各种细菌感染。作为一个医学名词,虽然并不为普通人所熟悉,但它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很多抗生素的名称为人们所熟知。例如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类(如XX头孢)、红霉素类(如阿奇霉素)、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喹诺酮类(氟哌酸、XX沙星)、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增效联磺)、甲硝唑、氯霉素、庆大霉素等。
追根溯源,最先被人类发现的抗生素是青霉素。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
不过,抗生素真正被用于临床是1941年,战争成了“催生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莱明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弗洛里、钱恩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制成了治疗细菌感染的药品。
战争期间,用于防治伤口感染的药品自然是紧缺的战略物资。据说,美国曾把青霉素的研制放在同研制原子弹同等重要的地位。
对于人类健康而言,发现抗生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感染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一个普通的肺炎都会夺去人的生命。”接受本刊采访时,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说。有资料显示,抗生素的发现,对人类寿命的延长至少贡献了10岁。
过去几十年间,抗生素的“家族”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抗生素有万余种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然而,绝大多数抗生素毒性太大,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牲畜传染病的仅有百种左右。
从“救命药”到“万能药”
很多人家里的常备药中都有抗生素,有点头痛发热身体不适就自己吃上几片儿。更有甚者,将抗生素视为“消炎药”“万能药”。
“在美国买抗生素比枪支还难”冀连梅在所著的《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一书中写道,而中国老百姓却将抗生素整盒备在家里!不仅阿莫西林,还把头孢、阿奇霉素、甲硝唑和庆大霉素等当成包治百病的消炎药。
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防治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中,抗生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大国。去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万吨,其中48%为人用抗生素,其余为兽用抗生素。
“不仅临床医用,抗生素滥用还存在于畜牧业、农业等领域,这种影响将体现在人们的食物链中。”接受采访时,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主任李家斌说,日常所食用的鸡肉、猪肉、蛋类等食物中有些可能也含有残留的抗生素。
“之前曾对一所小学做过检测,虽然被检测者半年中未使用过抗生素,但部分学生体内却含有抗生素,我们分析这可能是来源于食物链。”李家斌说。
综合多位采访对象的分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可能来自几个方面:药店无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医疗和养殖领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制药企业废弃物排放不达标,以及人们合理用药意识不高等。
“无药可用”
李家斌所在的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成立于2004年,该中心的主要工作是监测本省各级医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情况,然后通过省卫计委发文干预。例如,细菌的耐药性超过60%,必须要停止使用这种抗生素药物。
接受本刊采访时,李家斌举例说,“以青霉素为例,以前,治疗大叶性肺炎用青霉素敏感有效;随着青霉素被广泛使用后就产生了耐药性,目前用青霉素对这种病原体基本无效。”
抗生素耐药性绝非一地或一国所独有的问题,而是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今年G20杭州峰会发布的公报在最后一部分列举了影响世界经济的5项深远因素,除了英国脱欧、气候变化、难民、恐怖主义外,还有抗生素耐药性。
该公报提到——
“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稳定。”“有必要……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以实证方法预防和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同时推动研发新的和现有的抗生素。”“谨慎使用抗生素,并考虑在抗生素可负担和可获得性方面的巨大挑战及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此外,抗生素耐药性还会导致药企缺少研发动力。“耐药性产生速度加快导致药企缺乏研发的动力。”李家斌解释说,从研发到临床使用,一种新抗生素的出现往往需要5至10年,花费10亿美元左右;而耐药性三五年就产生,导致难以收回成本。
耐药性的发展速度惊人,可能仅需一年,但是要恢复它的敏感性,则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抗生素滥用得不到遏制,面对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等常见病也会束手无策;如果细菌耐药性严重到一定程度,人类将面临着无药可用的局面。”肖永红说。
\
▲在“后抗生素时代”,遏制抗生素的滥用已迫在眉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