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高”人群冬季如何养生?

 geros 2016-11-27

冬季天气寒冷,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三高人群,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危害身体健康。那么三高人群在冬季得如何科学地养生保健?如何将中风几率降到最低呢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都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往往是引起中风的根源。每到寒冬,医院接诊的脑血管病患者都会明显增加。据统计,60-70%的脑卒发生在秋冬季节以及冬春季变换时。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了解三高人群的冬季养生知识,才能防患于未然。


冬季养生宜“慢”



心脏喜欢“慢半拍”,所以“三高”人群做事切勿贪多求快,平常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如果思虑过多,熬夜劳累,也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血压波动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冬季养生宜“慢”,做到作息有规律、心态平和,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三高”人群的饮食,要注意每天摄入的热量别超标,同时少吃卤味、咸菜等含盐高的食物。


冬季运动“快不得”



天冷时节,三高人群最好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此外,在早晚温差过大、风大且寒冷的时间段,老年患者最好不要出门,选择阳光充足的时候来锻炼是最好的,且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早晚防寒  保护血管



一些“三高”病人在冬天还喜欢冬泳、洗冷水脸甚至洗冷水澡等等,希望以此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寒冷气温的适应能力。但这样做其实是不大科学的。“三高”人群应该努力克制紧张、易怒、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以避免血压升高诱发疾病,时刻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四句箴言”指导一日三餐


谷类为主,有粗有细


谷类食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应保持中国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习惯,这样可避免欧美发达国家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纤维膳食模式的弊端,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将有很大的益处。因此,饮食应“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白米白面虽然口感好,但从营养学的角度讲,大米面粉加工得越精细,维生素B、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丢失得越多。


因此,还是要常吃粗杂粮和全谷类食物,比如小米、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等,最好每天50-100克。


动物类食品首选“白肉”


“白肉”(即鱼、禽类肉)与猪肉相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鱼类,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三高”人士可将“白肉”作为动物类食品的首选食物。建议成人每天摄入鱼虾类50-100克,禽畜肉类50-75克。


吃清淡少盐膳食


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包括用过多的烹调油,都是高血脂患者的危险因素。因此,专家建议,烹调时多采用蒸、煮、炖等少用油的方式,减少油炸食品。每天食盐摄入量也不超过6g(相当于一小啤酒盖)


每天一斤蔬菜水果


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份蔬菜水果的摄入,冠心病发病风险可以降低4%。


蔬菜水果是低能量的食物,主要是提供给我们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多吃水果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可以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另外,成年人为了控制体重,可以在餐前吃水果,增加饱腹感。建议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水果200-400克。

(文章来源:大自然大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