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瓷器——历史上的无意造化 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2016-11-27阅读原文 漏斗瓷器是斗彩瓷器的半成品。斗彩瓷器在工艺上是分两次绘制烧造而成的,即第一次先在坯胎上用青花勾出纹饰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经高温把青花烧出来,然后在轮廓线内填绘其它彩,再二次入窑低温把其它彩烧上,这就形成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其它彩的互相拼逗,争奇斗艳,所以叫斗彩。漏斗瓷器就是完成了斗彩瓷器的第一道工序,因某种原因没有填绘釉上其它彩、没有进行二次烧造的瓷器。 就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而言,漏斗的鸡缸杯瓷器是这样的(如下图): 成品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是这样的(如下图): 漏斗瓷器产生的原因大多是第一道工序烧出来后质量有问题,如有的因烧结温度过高或过低,青花发色不好(如下图杯子);有的画片不完美、达不到要求;还有的有开裂、变形、磕碰、爆釉、缩釉等,便被淘汰了,不必要再完成第二道工序在釉上面填绘其它彩。但也要因遗忘而造成了漏斗。 成化漏斗折枝菊纹杯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成化斗彩折枝菊纹杯 故宫博物院藏成化斗彩折枝菊纹杯 英国达维德艺术基金会藏成化斗彩小碟 大英博物馆藏成化漏斗小碟 “明清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 展出的成化斗彩小碟残器 上图:明成化天子罐因为底足部位有严重的爆釉而漏斗 下图:“明清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 展出的明成化漏斗天子罐和斗彩天子罐残器 漏斗瓷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是反映和证明了历史上斗彩瓷器的烧造工艺;二是显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线描绘画技艺,绘画线条纤细、流畅,让人叹为观止;三是漏斗瓷器画面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和表现力,给人一种淡雅的美!恬静的美!非常受收藏爱好者喜爱,逐渐成为收藏热点。 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藏清乾隆漏斗云龙纹圆罐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