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袖窿的旋转原理和绘制方法

 heih25 2016-11-28
袖窿是袖子的装配基础,一种袖窿配合一种袖子,也就是锁与钥匙的关系相互衔接。首先我们说一下袖窿存在的基础,也就是臂根围,是指经过人体肩点和前后腋窝点的围度。
如图13所示是按照臂根围把手臂切割分开后的切面,可以明显看到肩点,前后腋窝点在人体上的位置,与之对应在人体手臂上也存在一个完全一样的切面。在这个切面上也存在相对应的三个点,这三个点与服装版型上的肩点,前后腋窝点不是完全重合的,因为服装上的袖窿围不可能紧紧包随人体臂根围,而是根据款式和活动需要增加一定的量。例如原型的袖窿底点在胸围线上,而人体臂根围的最低点距离胸围线是有一定距离的,人体前腋窝点高于后腋窝点,但是服装上的前腋窝点就会低于后腋窝点,这也是根据放松量引起的对袖窿造型设计需要做出的改变,服装的前后腋窝点是装配袖子的重要依据。
如图14所示,是胸腰原型穿着在人体上的袖窿形态,从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前后腋窝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在这个椭圆形的袖窿的外缘绘制一个与袖窿弧线相切的矩形,矩形上的线就是袖窿高线,此线与袖窿弧线的切点就是袖窿顶点,前面的切线就是前胸宽线,切点就是前切点,后面的切线就是后背宽线,切点就是后切点,下面的切线是胸围线,切点就是袖窿底点。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把握好袖笼的形态的绘制,最主要是把握以下两点(图18所示):
一是矩形,在平面制版上就是前胸宽线,后背宽线,胸围线,前后冲肩线
二是四个切点,在平面制版上就是肩点,前后切点和袖窿底点。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上面内容的绘制方法和原理
如图20是比较女性化的袖窿椭圆,也就是胸腰米式原型的袖窿形态。图21是比较男性化的袖笼椭圆形态,我们用这两种形态讲解不同袖窿的绘制。
首先讲解前后切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对于后切点实在背宽线上的位置,采用等分的方式,如图20所示是把后宽线上的袖窿高AB分成4等份,然后把其中的一等分EF在取中点G,这个点就是后切点在背宽线上的位置。前切点是前袖窿高的三分之一点H的位置,道理与后切点相同。
再说一下其他两个切点,袖窿底点和肩平均点,这个肩平均点指的是平面制版时前后肩点连线的中点。这个点与图15/17中的袖窿顶点还不一样,袖窿顶点是出于立体状态下的名称,而平均肩点是出于平面状态下的名称。立体状态下的袖窿顶点在平面上展开后反映的就是平均肩点。虽然二者不是互等的关系,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袖窿底点也就是袖窿弧线的最低点,其位置在袖窿宽中线右边,两者的距离就是袖窿底点的偏移量。
如图21所示是袖窿旋转之后绘制袖窿的方法。这样的袖窿适合男性化的女职业装,而图20则适合时装化的袖窿绘制。两者之间也是存在过渡形态的,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绘制。
如图21所示我们会发现,新的前胸围宽比原来的前移了1cm,新的背宽线前移了0.5cm,新的袖窿底点比比袖窿宽中线偏移了0.8cm,新的前切点下移0.5cm,新的后切点上移到点E,这些变化的出现都是由于袖笼的旋转引起的。实际上这些数据并不是固定的,要掌握绘制袖窿的感觉,保持袖窿的圆顺形态最重要。

如图15所示是把图14的袖窿形态单独提取出来的情况,以便我们下一步的分析。为了介绍方便,我们把袖窿弧袖窿椭圆,也就是前后衣片,侧片,肩缝拼合后形成的孔洞。袖窿的设计就是,袖笼椭圆形状和位置设计。

如图16所示,是袖窿的旋转。所谓袖窿旋转,是指压住袖笼斜线上的某一点,把袖笼椭圆逆时针旋转某一角度,从而是袖笼椭圆形成一个新的形态。

如图17所示,在旋转之后的袖隆椭圆上重新绘制矩形和袖窿宽中线即可。这时,我们会发现新的矩形和四个切点做出很多变化,例如新的矩形宽度即袖窿宽度比原来宽了,原来的后切点位置提高到了新的后切点位置,原来的前切点位置下降到新的前切点位置,袖窿底点和袖窿宽中点也由重合状态变为分离开来,袖窿底点不断前移到新的位置,同时原来的袖窿顶点也移动到新的位置。

以上这些变化都是随着袖笼椭圆的旋转而产生的,那么这个袖笼椭圆的旋转程度有如何判断呢?这就要看袖窿斜线的倾斜状态了,如图17要比图15倾斜大一些,对袖窿斜线倾斜角程度最直观的判断就是袖窿总的斜量,即袖窿总斜量=袖窿顶点斜量+袖窿底点斜量。那么这两者如何区分呢?

标志就是袖窿宽中线,因此我们知道袖笼顶点与袖窿宽中线之间的距离就是袖笼顶点的倾斜量,袖窿底点与袖窿宽中线之间的距离就是袖窿底点的倾斜量,袖窿总的倾斜,量可以从整体上判断袖窿的选装情况,袖窿顶点的倾斜量可以判断袖笼椭圆上半部分的偏移情况,袖窿底点倾斜量可以判断袖窿椭圆下半部分的移动情况。
袖窿椭圆的这一旋转,对服装款式造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在传统的女装制版当中,对于突出女性化特征的款式使用图15的袖窿形态比较合适,而变化比较大的图17用在趋于男性化的女性职业装更为合适。当然,在这两个状态之间也存在很多过度的袖窿形态,总之袖窿形态设计的越是女性化越是接近图15的造型,反之越是男性化的款式越是接近图17的造型。从图18图19当中可以发现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偏于男性化的女装为什么会出现呢?这是因为西式套装最早实在男性套装裁剪中独有的,后来因为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程度越来越高,于是出现了男款女穿的套装,其中保留了众多男装的特点,比如袖子,戗驳头,平驳头,三开身结构都是男装的影子。

猜你喜欢


西服袖的三种制图方法及优缺点比较

制版基础|袖窿、直裁、袖山知识整理

国内原型配袖与日本原型配袖的优劣对比!

服装制版中两片袖的调整

男装西服袖山深的四种计算方法

— 服装云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